【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动力电池电压调节电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电压调节电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循环充电、安全环保等优点,动力模块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系统等领域中。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动力模块的各种性能都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动力模块的电压,普遍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0003]然而,目前使用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压仍然低于具有较高电压的新型动力模块所需求的充电电压,动力模块也难以根据不同负载设备的需求调整输出电压。因此,如何在不同场景下灵活调整动力模块的充放电电压,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电压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能够灵活调整动力模块的充放电电压,以满足不同场景下动力模块对充电电压或放电电压的需求。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电压调节电路,包括动力模块、加热模块、充放电接口和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加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动力电池电压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模块、加热模块、充放电接口和电压调节开关组件;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储能元件及开关模块;所述动力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动力电池和第二动力电池;所述动力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并联连接;外部充放电设备通过所述充放电接口与所述动力模块并联;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包括多个开关,所述多个开关设置于所述充放电接口与所述动力模块之间;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及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响应于电压调节控制信号,调节所述外部充放电设备与所述动力模块之间的充放电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以及第五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充放电接口的正极侧和负极侧;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的正极侧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五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的负极侧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四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电池负极侧和第二动力电池正极侧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并联的充放电切换模块以及桥臂组,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接口的正极,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切换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接口的负极侧,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切换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的正极侧,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桥臂组的所有上桥臂共线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的负极侧,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所述桥臂组的所有下桥臂以及所述充放电切换模块的第二端共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的正极侧还连接所述充放电切换模块的第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相并联的充放电切换模块以及桥臂组,储能元件的第一端与桥臂组连接,储能元件的第二端与充放电切换模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元件包括M相电机;所述桥臂组包括M相桥臂,M为正整数;所述M相电机的M相绕组分别与所述M相桥臂中每相桥臂的上下桥臂连接点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充放电切换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切换电路和第二切换电路;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和第二切换电路的连接点与所述M相电机的中性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和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均包括并联的三极管和续流二极管。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和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均包括三极管或继电器开关。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包括二极管,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包括开关;或者,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包括开关,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包括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两端并联有第一稳压电容,所述充放电接口两端并联有第二稳压电容。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流经所述电机的全部绕组的电流的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三相电机。12.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及如权利要求1
‑
11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电压调节电路;控制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及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及所述开关模块,调节外部充放电设备与所述动力模块之间的充放电电压。13.一种动力电池电压调节系统,包括外部充放电设备及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电设备,所述外部充放电设备与所述用电设备中的所述充放电接口连接。14.一种动力电池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电池电压调节系统,包括:获取动力模块的第一电压,以及获取外部充放电设备的第二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控制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及所述开关模块调节外部充放电设备与所述动力模块之间的充放电电压。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力电池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为所述动力模块的电池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所述外部充放电设备的输出电压;或,所述第一电压为所述动力模块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作为负载的所述外部充放电设备的请求电压。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电池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控制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及所述开关模块调节外部充放电设备与所述动力模块之间的充放电电压,具体包括:当所述电池电压大于所述输出电压时,控制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及所述开关模块,升高所述外部充放电设备向所述动力模块充电的充电电压;当所述电池电压小于所述输出电压时,控制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及所述开关模块,降低所述外部充放电设备向所述动力模块充电的充电电压。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电池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及所述开关模块,升高所述外部充放电设备向所述动力模块充电的充电电压,具体包括:在第一时段,控制所述外部充放电设备给所述储能元件进行充电;在第二时段,控制所述外部充放电设备和所述储能元件一起给所述动力电池充电。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动力电池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并联的充放电切换模块以及桥臂组;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以及第五开关;控制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组件及所述开关模块,升高所述外部充放电设备向所述动力模块充电的充电电压,具体包括:在第一时段,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元淼,黄孝键,李占良,颜昱,陈新伟,但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