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道术后病患饲喂营养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饲喂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胃肠道术后病患饲喂营养管。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尤其在胃病的治疗过程中,营养管的用途有很多种,如消化系统的引流、胃肠营养的供给等,这些都需要将营养管插入到人体内;然而,现有使用的营养管大都由硅胶做成,在插入人体的过程中容易弯曲打折,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尤其遇到不配合或者不能配合的患者,操作起来更困难。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956814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胃管,该营养管本体上设有流食孔和营养液通道,营养管本体的侧壁呈中空状态,中空的营养管本体侧壁内设有若干个分隔膜,分隔膜将营养管本体侧壁分隔成若干个空腔,空腔的隔膜上均设有通孔,通孔将若干个空腔进行连通,空腔内装有医用石蜡油,装有医用石蜡油的空腔所对应的侧壁上设有针孔;当营养管本体插入人体内后出现部分堵塞时,营养管本体受到挤压,医用石蜡油从空腔中的针孔挤出,进而对营养管本体插入的堵塞位置形成润滑,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降低插管的难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道术后病患饲喂营养管,包括管口部(100)、管体部(200)和圆头部(300),管体部(200)固定在管口部(100)和圆头部(30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200)包括外管(210)、置于外管(210)内部的内管(220)、多个环形隔片(230)、分隔膜(240)、导丝管(260)和固定在相邻两个分隔膜(240)之间的弹性膜(250);所述内管(220)和外管(210)远离管口部(100)的一端均固定在圆头部(300)上;所述环形隔片(230)位于内管(220)和外管(210)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隔片(230)之间均匀固定有多个长方形的分隔膜(240),多个分隔膜(240)沿着外管(210)内壁排列成环形,分隔膜(240)远离内管(220)的一端与外管(210)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膜(250)沿着内管(22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环形隔片(230)上;所述外管(210)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油口(211),出油口(211)与空腔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道术后病患饲喂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片(230)的中心轴方向与内管(220)的长度方向相同,环形隔片(230)的外直径与外管(210)的内直径相同,环形隔片(230)的内直径大于内管(220)的外直径;所述外管(210)、环形隔片(230)、分隔膜(240)和弹性膜(250)这四者围成的空间为空腔,空腔的数量与弹性膜(250)的数量相同,弹性膜(250)和内管(220)之间的空间为气腔(222);所述分隔膜(240)上开设有竖直通孔(241),竖直通孔(241)使得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空腔连通;所述环形隔片(230)上开设有多个水平通孔(231),水平通孔(231)使得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空腔连通;所述导丝管(260)的方向与外管(210)的方向相同,导丝管(260)穿过多个环形隔片(230),使得导丝插进导丝管(260)内引导外管(210)在人体内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肠道术后病患饲喂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200)还包括多个覆盖膜(212),覆盖膜(212)与出油口(211)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所述覆盖膜(212)整体形状为长方形,覆盖膜(212)固定在外管(210)外壁上且覆盖膜(212)靠近管口部(100)的一端开口,使得覆盖膜(212)呈口袋状将出油口(211)覆盖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胃肠道术后病患饲喂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部(100)包括连接环块(110)、输气管(120)、按压球囊(130)、注油管(140)和密封盖(150);所述连接环块(110)套接在内管(220)上,连接环块(110)靠近圆头部(300)的一端与外管(210)远离圆头部(30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环块(110)的外直径不小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冲,赵家敏,刘永宁,王建超,王圣刚,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