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62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第二开关切换网络、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和超宽带接收放大网络;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出端、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和第二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入端依次连接;第二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出端、超宽带接收放大网络和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入端依次连接;第一开关切换网络设置有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的发射输入端/接收输出端;第二开关切换网络设置有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的发射输出端/接收输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超宽带、高收发隔离、接收高线性高谐波抑制、发射高增益高功率、高集成度和高一致性等特点。高集成度和高一致性等特点。高集成度和高一致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

技术介绍

[0002]收发组件是有源阵列天线的核心组成单元,在综合射频系统、相控阵雷达和数字阵列雷达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收发多功能芯片是收发组件的关键部件,主要由微波单片集成电路技术实现。将收发组件中的低噪声放大器、开关和功率放大器等通过设计在芯片内部集成,就得到了典型的收发多功能芯片,这种设计方案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系统应用提出了超宽带、低噪声、高功率,高线性度和高谐波抑制度的要求,而如何在超宽带工作频带内实现这些性能指标,提高系统的动态范围和抗干扰能力,则对收发多功能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包括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第二开关切换网络、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和超宽带接收放大网络;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出端、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和第二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入端依次连接;第二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出端、超宽带接收放大网络和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入端依次连接;第一开关切换网络设置有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的发射输入端/接收输出端;第二开关切换网络设置有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的发射输出端/接收输入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第一开关切换网络采用一串一并对称结构,兼顾低插损和高隔离度,在超宽带内实现信号的接收通道输出和发射通道输入状态切换;第二开关切换网络采用双栅对称结构,兼顾低插损和高功率特性,在超宽带内实现信号的接收通道输入和发射通道输出状态切换;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采用改进的共源共栅+行波结构,可实现高增益高功率输出特性;超宽带接收放大网络采用巴伦平衡式差分放大结构,可在超宽带范围内实现高线性和高谐波抑制放大功能。本专利技术具有超宽带、高收发隔离、接收高线性高谐波抑制、发射高增益高功率、高集成度和高一致性等特点。
[0006]进一步地,第一开关切换网络包括微带线TL1、微带线TL2、微带线TL3、晶体管M1、晶体管M2、晶体管M3和晶体管M4;晶体管M1的漏极作为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发射输入端/接收输出端,并与晶体管M1的源极连接;晶体管M1的栅极和开关通断状态控制信号V2连接,其源极分别与晶体管M4的源极和微带线TL1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L1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出端;晶体管M2的栅极和开关通断状态控制信号V1连接,其漏极和微带线TL2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L2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M3的源极和微带线TL3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L3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入端;晶体管M3的栅极和开关通断状态控制信号V2连接;晶体管M3的漏极和晶体管M4的漏极均接地。
[0007]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用在发射信号输入端和接收信号输出端,采用一串一并的开关管结构,在超宽带工作频带内兼顾低插损和高隔离度的需求,V1和V2为开关通断状态的控制信号,通过0/

5V的高低电平切换实现开关状态的变换。
[0008]进一步地,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包括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电阻46、接地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接地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60、电阻R61、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接地电容C21、接地电容C22、接地电容C23、接地电容C24、接地电容C25、接地电容C26、接地电容C27、接地电容C28、接地电容C29、接地电容C30、接地电容C31、接地电容C32、接地电容C33、接地电容C34、接地电容C35、接地电容C36、电容C37、接地电容C38、电容C39、电感L7、电感L8、微带线TL7、微带线TL8、微带线TL9、微带线TL10、微带线TL11、微带线TL12、微带线TL13、微带线TL14、微带线TL15、晶体管M13、晶体管M14、晶体管M15、晶体管M16、晶体管M17、晶体管M18、晶体管M19、晶体管M20、晶体管M21和晶体管M22;电容C39的一端作为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的输入端,其另一端和微带线TL7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L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和微带线TL8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L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和微带线TL9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L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和微带线TL10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L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和微带线TL11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L11的另一端和电阻R49的一端连接;电阻R49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1连接;晶体管M21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M21的漏极、电阻R45的一端、电阻R46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34连接,其源极和接地电阻R47连接;晶体管M1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连接,其源极接地,其漏极和晶体管M17的源极连接;晶体管M17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和电阻R44的一端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电阻R40的一端、电感L8的一端和微带线TL12的一端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5连接;晶体管M22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M22的漏极、电阻R51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38连接,其源极和接地电阻R50连接;电阻R5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5的另一端、电阻R48的一端、接地电容C36、电感L7的一端和漏电压VDT连接;电阻R48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35连接;电感L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1的一端和电感L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33连接;电阻R40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32连接;电阻R42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阻R43和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M18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6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29连接,其源极和晶体管M14的漏极连接,其漏极分别与微带线TL12的另一端和微带线TL13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6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和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晶体管M14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0的另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2连接,其源极接地;电阻R25的另一端和电阻R26的一端连接;电阻R36的另一端和电阻R37的一端连接; 晶体管M19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7的另一端、电阻R38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30连接,其源极和晶体管M15的漏极连接,其漏极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第二开关切换网络、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和超宽带接收放大网络;所述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出端、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和第二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出端、超宽带接收放大网络和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切换网络设置有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的发射输入端/接收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切换网络设置有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的发射输出端/接收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切换网络包括微带线TL1、微带线TL2、微带线TL3、晶体管M1、晶体管M2、晶体管M3和晶体管M4;所述晶体管M1的漏极作为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发射输入端/接收输出端,并与晶体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晶体管M1的栅极和开关通断状态控制信号V2连接,其源极分别与晶体管M4的源极和微带线TL1的一端连接;所述微带线TL1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出端;所述晶体管M2的栅极和开关通断状态控制信号V1连接,其漏极和微带线TL2的一端连接;所述微带线TL2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M3的源极和微带线TL3的一端连接;所述微带线TL3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切换网络的输入端;所述晶体管M3的栅极和开关通断状态控制信号V2连接;所述晶体管M3的漏极和晶体管M4的漏极均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收发多功能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包括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电阻46、接地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接地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60、电阻R61、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接地电容C21、接地电容C22、接地电容C23、接地电容C24、接地电容C25、接地电容C26、接地电容C27、接地电容C28、接地电容C29、接地电容C30、接地电容C31、接地电容C32、接地电容C33、接地电容C34、接地电容C35、接地电容C36、电容C37、接地电容C38、电容C39、电感L7、电感L8、微带线TL7、微带线TL8、微带线TL9、微带线TL10、微带线TL11、微带线TL12、微带线TL13、微带线TL14、微带线TL15、晶体管M13、晶体管M14、晶体管M15、晶体管M16、晶体管M17、晶体管M18、晶体管M19、晶体管M20、晶体管M21和晶体管M22;所述电容C39的一端作为超宽带发射放大网络的输入端,其另一端和微带线TL7的一端连接;所述微带线TL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和微带线TL8的一端连接;所述微带线TL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和微带线TL9的一端连接;所述微带线TL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和微带线TL10的一端连接;所述微带线TL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和微带线TL11的一端连接;所述微带线TL11的另一端和电阻R4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1连接;所述晶体管M21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M21的漏极、电阻R45的一端、电阻R46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34连接,其源极和接地电阻R47连接;所述晶体管M1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连接,其源极接地,其漏极和晶体管M17的源极连接;所述晶体管M17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和电阻R44的一端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电阻R40的一端、电感L8的一端和微带线TL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5连接;所述晶体管M22的栅极分别与晶体管M22的
漏极、电阻R51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38连接,其源极和接地电阻R50连接;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5的另一端、电阻R48的一端、接地电容C36、电感L7的一端和漏电压VDT连接;所述电阻R48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35连接;所述电感L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1的一端和电感L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33连接;所述电阻R40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32连接;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阻R43和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M18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6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29连接,其源极和晶体管M14的漏极连接,其漏极分别与微带线TL12的另一端和微带线TL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6连接;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和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M14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0的另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2连接,其源极接地;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和电阻R2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和电阻R37的一端连接; 所述晶体管M19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介王测天刘莹童伟邬海峰羊洪轮叶珍黄梦蒋文兵黄敏叶倩石君卢娜姚乃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