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62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设有用于喷涂上光油的喷油机头,喷油机头的喷油嘴处安设有回收盒,回收盒的底部开设有凸台部,凸台部开设用于安装喷印模板的中间腔口,凸台部的四周设有导流坡,导流坡连通集油槽,回收盒于集油槽的同等水平高度位置处开设有出油孔,回收盒的出油孔与电磁泵的入液口连通,电磁泵的出液口与油箱相连通,回收盒的上方盖设有用于防止油雾外溅的防溅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对上光油进行回收,实现重复利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上光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印刷上光技术是在印刷品的表面喷涂一层油光物质,其主要起到美化功能、以及提高印刷品表面的耐水性、耐摩擦性等性能。在对印刷品进行上光时,需要将镂空的印版放置到印刷品的上方,喷油机头再朝着印版喷涂上光油,上光油通过印版的镂空孔被喷涂到印刷品上形成特制的亮光图案。但是,其余被喷涂在印版的遮挡部分的上光油无法被进行有效回收,进而造成大量浪费。授权公开号为CN21383096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印刷品局部表面UV高光泽效果处理装置,其在喷涂压印盘处采用挡油框可对喷涂到喷涂压印盘除漏油槽以外的上光油进行阻挡和收集,在聚集达到一定量后可进行回收重复利用。此种方式需要工作人员将喷涂压印盘拆卸下并手动将喷涂压印盘内收集的上光油进行倾倒回收,无法实现上光油的自动回收。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设有用于喷涂上光油的喷油机头,所述喷油机头的喷油嘴处安设有回收盒,所述回收盒的底部开设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开设用于安装喷印模板的中间腔口,所述凸台部的四周设有导流坡,所述导流坡连通集油槽,所述回收盒于所述集油槽的同等水平高度位置处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回收盒的所述出油孔与电磁泵的入液口连通,所述电磁泵的出液口与油箱相连通,所述回收盒的上方盖设有用于防止油雾外溅的防溅罩。
[0005]进一步阐述,所述防溅罩处开设有与所述喷油机头的喷油嘴相对应的定位口。
[0006]进一步阐述,所述凸台部与所述喷印模板之间夹设有防漏垫片,所述防漏垫片开设有与所述回收盒的所述中间腔口相对应的中间通口。
[0007]进一步阐述,所述喷油机头处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横板部、立板部,所述回收盒、所述防溅罩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横板部,所述电磁泵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立板部。
[0008]进一步阐述,所述喷油机头横向移设于横移导向架,所述横移导向架处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喷油机头进行横向移动的横移驱动组件。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自动对上光油进行回收,实现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4]图5为回收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号:10、喷油机头;11、喷油嘴;20、回收盒;21、凸台部;22、中间腔口;23、导流坡;24、集油槽;25、出油孔;26、软管接口;30、喷印模板;31、镂空孔;40、电磁泵;41、入液口;42、出液口;50、防溅罩;51、定位口;60、防漏垫片;61、中间通口;70、安装座;71、横板部;72、立板部;80、横移导向架;90、横移驱动组件;91、横移驱动电机;92、主动带轮;93、从动带轮;94、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7]具体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设有用于喷涂上光油的喷油机头10,喷油机头10的喷油嘴11处安设有回收盒20,结合附图3和附图5所示,回收盒20的底部开设有凸台部21,凸台部21开设用于安装喷印模板30的中间腔口22,凸台部21的四周设有导流坡23,导流坡23连通集油槽24,回收盒20于集油槽24的同等水平高度位置处开设有出油孔25,回收盒20的出油孔25开设于集油槽24的同等水平高度位置处,出油孔25处具体安装有软管接口26,既能防止喷油机头10在移动过程中其软管接口26与印刷品发生碰撞,又能保证集油槽24处的上光油可沿着集油槽24流入出油孔25。
[0018]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回收盒20的出油孔25与电磁泵40的入液口41连通,电磁泵40的出液口42与油箱(注:附图中未示出)相连通。在进行喷油作业时,喷油机头10的喷油嘴11向喷印模板30喷洒上光油,一部分上光油穿过喷印模板30的镂空孔31被喷涂到印刷品上形成特制的亮光图案,另一部分的上光油从回收盒20的凸台部21沿着导流坡23流入集油槽24。结合附图2至附图5所示,由于回收盒20的出油孔25开设于集油槽24的同等水平高度位置处,并且出油孔25与电磁泵40的入液口41连通,集油槽24处的上光油可沿着集油槽24流入出油孔25,电磁泵40通过出油孔25将该部分上光油泵回油箱内,从而实现对上光油的回收。
[0019]结合附图2至附图4所示,回收盒20的上方盖设有用于防止油雾外溅的防溅罩50,防溅罩50处开设有与喷油机头10的喷油嘴11相对应的定位口51。安装时,喷油机头10的喷油嘴11先插入防溅罩50的定位口51,随后再装上回收盒20,进而保证喷油机头10的喷油嘴11对准喷印模板30的中心。凸台部21与喷印模板30之间夹设有防漏垫片60,防漏垫片60开设有与回收盒20的中间腔口22相对应的中间通口61。防漏垫片60可以防止部分上光油从喷印模板30与回收盒20的凸台部21之间的缝隙处外溢,保证回收盒20内的上光油均能被回收。
[0020]结合附图1所示,喷油机头10处固定设置有安装座70,安装座70设有横板部71、立板部72,回收盒20、防溅罩50均固定安装于安装座70的横板部71,电磁泵40固定安装于安装座70的立板部72,解决了回收盒20、电磁泵40之间的安装设置问题。当需要打开回收盒20更换喷印模板30时,无需拆卸电磁泵40,只需拆下安装座70的横板部71处的回收盒20即可。
[0021]具体实施例二:结合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设有用于喷
涂上光油的喷油机头10,喷油机头10的喷油嘴11处安设有回收盒20,回收盒20的底部开设有凸台部21,凸台部21开设用于安装喷印模板30的中间腔口22,凸台部21的四周设有导流坡23,导流坡23连通集油槽24,回收盒20于集油槽24的同等水平高度位置处开设有出油孔25,回收盒20的出油孔25开设于集油槽24的同等水平高度位置处,出油孔25处具体安装有软管接口26,既能防止喷油机头10在移动过程中其软管接口26与印刷品发生碰撞,又能保证集油槽24处的上光油可沿着集油槽24流入出油孔25。回收盒20的出油孔25与电磁泵40的入液口41连通,电磁泵40的出液口42与油箱(注:附图中未示出)相连通,回收盒20的上方盖设有用于防止油雾外溅的防溅罩50。
[0022]喷油机头10横向移设于横移导向架80,横移导向架80处设有用于驱动喷油机头10进行横向移动的横移驱动组件90。横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设有用于喷涂上光油的喷油机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机头(10)的喷油嘴(11)处安设有回收盒(20),所述回收盒(20)的底部开设有凸台部(21),所述凸台部(21)开设用于安装喷印模板(30)的中间腔口(22),所述凸台部(21)的四周设有导流坡(23),所述导流坡(23)连通集油槽(24),所述回收盒(20)于所述集油槽(24)的同等水平高度位置处开设有出油孔(25),所述回收盒(20)的所述出油孔(25)与电磁泵(40)的入液口(41)连通,所述电磁泵(40)的出液口(42)与油箱相连通,所述回收盒(20)的上方盖设有用于防止油雾外溅的防溅罩(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上光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罩(50)处开设有与所述喷油机头(10)的喷油嘴(11)相对应的定位口(51)。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杭远周子英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远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