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56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雾化玻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所述上夹层真空玻璃与下夹层真空玻璃之间通过密封边框对合连接,所述密封边框的框架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分隔肋框,所述分隔肋框的框架内部安放有液晶调光膜,且分隔肋框的上下端分别安放有上防护膜、下防护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两组真空玻璃为基体,在密封边框的弹力包裹衬垫下,能够对其内部的液晶调光膜进行良好的密封、隔热保温处理,且通过利用密封边框的弹力衬垫,其能够有效的对外界冲击进行弹力缓冲,同时通过在调光膜前后侧加设两组防护膜,其一方面能够提高调光膜的弹力形变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对外界直射的紫外线进行阻拦。直射的紫外线进行阻拦。直射的紫外线进行阻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玻璃
,具体是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

技术介绍

[0002]电控雾化玻璃是由透明玻璃EVA/PVB以及液晶调光膜经高压高温制成的一种夹层玻璃,当断电时,液晶调光膜中的液晶分子会随机排列,将照射过来的光线散射到各个方向,令玻璃呈现磨砂态,当通电时,液晶膜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成和调光膜垂直的方向,使光线顺利通过,玻璃呈现透明状态,随着技术的发展,雾化玻璃的安全使用功能愈发完善,例如现有专利技术所示: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网公开了雾化调光玻璃(公告号CN205827012U),上述公开专利以及现有市场所采取的雾化调光玻璃,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类通过在雾化玻璃内部设置真空腔实现隔热保温的方式,其仅仅具有单一的隔热保温性能,对于来自外界的撞击冲击力缓冲性能较为低下,极易导致雾化玻璃内部的调光膜在受到冲击时出现振动损坏的情况,且对于外界直射的紫外线亦无法进行有效的隔绝,紫外线的直射,对于调光膜的损坏性较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包括上夹层真空玻璃和下夹层真空玻璃,所述上夹层真空玻璃与下夹层真空玻璃之间通过密封边框对合连接,所述密封边框的框边位于上下板面位置处对称开设有两组注胶槽,且密封边框的框架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分隔肋框,所述分隔肋框的框架内部安放有液晶调光膜,且分隔肋框的上下端分别安放有上防护膜、下防护膜。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隔肋框的边框内部开设有与液晶调光膜相匹配的第二安装腔室,且分隔肋框的边框上下端正对于密封边框的框架内部依次开设有与上防护膜、下防护膜相匹配的两组第一安装腔室。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防护膜、液晶调光膜、下防护膜的壁厚总高与密封边框的框高相同。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胶槽为方框形结构,且注胶槽的内部滴注有环氧树脂胶。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边框与分隔肋框均采用天然橡胶材质构件。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防护膜为防紫外线膜,所述下防护膜为TPU热熔胶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以两组真空玻璃为基体,在密封边框的弹力包裹衬垫下,能够对其内部的液晶调光膜进行良好的密封、隔热保温处理,避免外界高温、水气等损坏液晶调光膜,且通过利用密封边框的弹力衬垫,其能够有效的对外界冲击进行弹力缓冲,避免冲击产生的振动冲击损坏调光膜,同时通过在调光膜前后侧加设两组防护膜,其一方面能够提高调光膜的弹力形变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对外界直射的紫外线进行阻拦,避免紫外线长久照射在调光膜致使其内部液晶分子出现失效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的展开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上夹层真空玻璃;2、下夹层真空玻璃;3、密封边框;4、上防护膜;5、液晶调光膜;6、下防护膜;7、注胶槽;8、分隔肋框;9、第一安装腔室;10、第二安装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包括上夹层真空玻璃1和下夹层真空玻璃2,上夹层真空玻璃1与下夹层真空玻璃2之间通过密封边框3对合连接,分隔肋框8的边框内部开设有与液晶调光膜5相匹配的第二安装腔室10,且分隔肋框8的边框上下端正对于密封边框3的框架内部依次开设有与上防护膜4、下防护膜6相匹配的两组第一安装腔室9,上防护膜4、液晶调光膜5、下防护膜6的壁厚总高与密封边框3的框高相同,在对雾化玻璃生产组装过程中,首先将液晶调光膜5放入分隔肋框8内部的第二安装腔室10内,在安放完毕后,依次将上防护膜4、下防护膜6安放在分隔肋框8两侧的两组第一安装腔室9内,对液晶调光膜5进行包裹防护工作。
[0018]密封边框3的框边位于上下板面位置处对称开设有两组注胶槽7,注胶槽7为方框形结构,且注胶槽7的内部滴注有环氧树脂胶,在将三组膜装配于密封边框3内部后,依次在密封边框3的注胶槽7内滴注环氧树脂胶,继而将上夹层真空玻璃1与下夹层真空玻璃2对夹于密封边框3的两侧,与密封边框3进行挤压,利用密封边框3的弹性形变,使注胶槽7内的环氧树脂胶保持向外溢出趋势,与上夹层真空玻璃1与下夹层真空玻璃2进行紧密的粘合固定,使各类组件构成一体密封形式,封装在一起。
[0019]密封边框3的框架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分隔肋框8,密封边框3与分隔肋框8均采用天然橡胶材质构件,在对可变朦胧的雾化玻璃装配使用过程中,通过天然橡胶材质的密封边框3与分隔肋框8的良好弹力形变性能,其在下夹层真空玻璃2对夹于密封边框3的真空对夹下,一方面能够对液晶调光膜5进行良好的密封、隔热保温处理,避免外界高温、水气等损坏液晶调光膜5,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对外界冲击进行弹力缓冲,避免冲击产生的振动冲击损坏液晶调光膜5。
[0020]分隔肋框8的框架内部安放有液晶调光膜5,且分隔肋框8的上下端分别安放有上防护膜4、下防护膜6,上防护膜4为防紫外线膜,下防护膜6为TPU热熔胶膜,在对可变朦胧的雾化玻璃装配使用过程中,将上防护膜4的一面装配在墙体外侧,防紫外线膜形式的上防护
膜4,能够对外界直射紫外线进行阻隔,避免紫外线长久照射损坏液晶调光膜5的结构,且液晶调光膜5另一侧TPU热熔胶膜形式的下防护膜6,具有良好的弹性贴附性能,能够提高液晶调光膜5的弹力形变性能,维持其一体立放稳定性能。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对雾化玻璃生产组装过程中,首先将液晶调光膜5放入分隔肋框8内部的第二安装腔室10内,在安放完毕后,依次将上防护膜4、下防护膜6安放在分隔肋框8两侧的两组第一安装腔室9内,对液晶调光膜5进行包裹防护工作,继而在将三组膜装配于密封边框3内部后,依次在密封边框3的注胶槽7内滴注环氧树脂胶,继而将上夹层真空玻璃1与下夹层真空玻璃2对夹于密封边框3的两侧,与密封边框3进行挤压,利用密封边框3的弹性形变,使注胶槽7内的环氧树脂胶保持向外溢出趋势,与上夹层真空玻璃1与下夹层真空玻璃2进行紧密的粘合固定,使各类组件构成一体密封形式,封装在一起,进一步的在对可变朦胧的雾化玻璃装配使用过程中,将上防护膜4的一面装配在墙体外侧,防紫外线膜形式的上防护膜4,能够对外界直射紫外线进行阻隔,避免紫外线长久照射损坏液晶调光膜5的结构,且液晶调光膜5另一侧TPU热熔胶膜形式的下防护膜6,具有良好的弹性贴附性能,能够提高液晶调光膜5的弹力形变性能,维持其一体立放稳定性能,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包括上夹层真空玻璃(1)和下夹层真空玻璃(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层真空玻璃(1)与下夹层真空玻璃(2)之间通过密封边框(3)对合连接,所述密封边框(3)的框边位于上下板面位置处对称开设有两组注胶槽(7),且密封边框(3)的框架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分隔肋框(8),所述分隔肋框(8)的框架内部安放有液晶调光膜(5),且分隔肋框(8)的上下端分别安放有上防护膜(4)、下防护膜(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朦胧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肋框(8)的边框内部开设有与液晶调光膜(5)相匹配的第二安装腔室(10),且分隔肋框(8)的边框上下端正对于密封边框(3)的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坤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