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两坐标雷达的点迹融合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3404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两坐标雷达的点迹融合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原始回波依次经过一门限和二门限检测后得到在多个相同距离单元的不同仰角上持续的回波点;将每个单元分别作为凝聚团并将回波点中幅度最大点作为凝聚计算中心进行相应计算,得到凝聚点参数;以同距离仰角凝聚的输出作为空间凝聚的输入,对凝聚点进一步融合凝聚,最后输出数据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点迹融合过程中,把干扰点剥离出,不让其参与到融合计算,使探测结果精度更高,探测结果更接近于真实目标信息;将回波强度作为权重系数来计算各个参数的真实值,能有效权衡各个探测到的目标信息;通过分步融合可以在每一步融合后,根据雷达实际状态对参数进行修正,可进一步修正雷达状态误差。步修正雷达状态误差。步修正雷达状态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两坐标雷达的点迹融合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信号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两坐标雷达的点迹融合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点迹融合是在信号处理之后,对回波数据整合并进一步加工处理的过程。处理的目的是将雷达分时看到的同一个目标所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几点融合处理,以保证处于同一个距离、方位、仰角分辨率范围内的点最后凝聚点。凝聚后的点充分参考了回波的特征,以此提高输出点迹的真实性、可靠性、可信度。凝聚后的点迹更少,这样减少目标点迹的实际输出数量,保障航迹处理跟踪的准确度。在常规的雷达探测过程中,点迹融合是至关重要的处理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雷达探测目标的性能。
[0003]测高雷达是基于距离维和仰角维对目标探测的警戒雷达,属于两坐标体系。它能测量目标的距离和仰角,再利用三角函数关系计算目标高度等信息。测高雷达常用于专门测量目标高度,相比于三坐标雷达,对目标高度探测的准确度、精度都更高。目前基本上都是使用三种坐标雷达的凝聚方法,最后测量精度与三坐标一样,甚至更差;三坐标雷达的点迹融合方法常使用依次凝聚融合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两坐标雷达的点迹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方法包括:数据检测处理步骤:将原始回波依次经过信号处理一门限检测和二门限检测后得到在多个相同距离单元的不同仰角上持续的回波点;同距离仰角凝聚步骤:将每个单元分别作为凝聚团并将回波点中幅度最大点作为凝聚计算中心进行相应计算,最后得到凝聚点参数;空间凝聚步骤:以同距离仰角凝聚的输出作为空间凝聚的输入,对凝聚点进一步融合凝聚,最后输出数据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坐标雷达的点迹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距离仰角凝聚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凝聚计算中心:将数据检测处理步骤中得到的每个单元分别作为凝聚团,查找回波点中幅度最大点,并以幅度最大点作为凝聚计算中心;计算凝聚团的平均幅度值:通过公式计算凝聚团的平均幅度值,其中,a
avg
为凝聚团幅度均值,a1…
a
n
为凝聚团中各个点的幅度,n为凝聚团点个数,并计算幅度剔除门限amp
l
=λa
avg
,其中λ为幅度剔除门限系数;剔除杂波点:轮询凝聚团中每一个点,依次比较回波点幅度a与amp
l
的大小,若amp
l
>a,则保留该点,若amp
l
<a,则剔除该点;计算凝聚点幅度:通过公式计算新凝聚团的幅度平均值,其中,a
target
为凝聚后点的幅度值,a
new1

a
newn
为新凝聚团各个点的幅度,n
new
为新凝聚团点数量;计算凝聚点仰角:通过公式对新的凝聚团使用幅度加权计算目标凝聚点的仰角,其中e
target
为凝聚点仰角,e
new1
e
new2
...e
newn
为新凝聚团各个点的仰角,a
new1
...a
newn
为新凝聚团点的幅度;特征提取:提取幅度最大点的时间、信噪比、杂内外标识和环境属性这些信息作为凝聚点其他参数,并根据系统标定误差或者雷达状态,修正凝聚点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坐标雷达的点迹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凝聚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查找凝聚起点:接收到同距离仰角凝聚步骤的仰角凝聚点后,查找仰角凝聚点中幅度最大点,以幅度最大点作为凝聚中心,以凝聚中心为起点,筛选可凝聚在一起的凝聚团;设置凝聚团门限:设置距离门限d
s
、仰角门限e
s
、距离展宽下限d
l
、距离展宽上限d
h
和仰角展宽下限e
l
、仰角展宽上限e
h
,提取仰角凝聚团中最大幅度点p
m
,并设置,并设置查找凝聚团:去除幅度最大点,在剩余点中轮询查找满足d
l

d
s
<=d<=d
h
+d
s
,e
l

e
s
<=e<=e
h
+e
s
的点,其中d为轮询点的距离,e为轮询点的仰角,如果轮询点不满足条件,则不处理,查找下一个点,如果轮询点满足条件,则将其提取出来放入新的凝聚团中并从原有凝聚团中剔除;
更新展宽并持续查找凝聚团:更新距离展宽,若d<d
l

d
s
,则d
l
=d;若d>d
h
+d
s
,则d
h
=d;更新仰角展宽,若e<e
l

e
s
,则e
l
=e;若e>e
h
+e
s
,则e
h
=e;如果展宽更新后发生变化,重新执行查找凝聚团的步骤;查找结束标识;在轮询查找完所有点,并且仰角展宽和距离展宽不再发生变化时,则该凝聚团中所有可凝聚在一起的点查找完全,形成凝聚团;依次进行计算幅度均值、剔除杂波点、计算凝聚点幅度、计算凝聚点距离、计算凝聚点仰角和特征提取的步骤得到修正凝聚点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坐标雷达的点迹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凝聚点距离的步骤包括:通过公式对新的凝聚团使用幅度加权计算目标凝聚点的距离,其中d
target
为凝聚点距离,d
new1
d
new2
...d
newn
为新凝聚团各个点的距离,a
new1
...a
newn
为新凝聚团点的幅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坐标雷达的点迹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凝聚步骤还包括:在特征提取的步骤计算完成后,将剩余的仰角凝聚点重新查找凝聚团重新执行查找结束标识的步骤,一直查询所有凝聚团并凝聚计算,直到将原有仰角凝聚点全部剔除完毕,则凝聚完成,再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坤周翔涂婷董万富毛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