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35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涉及夯实器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把手,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器,所述操作器的底端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端安装有拆卸装置,所述拆卸装置的底端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底端安装有夯实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接板固定在操作器的底端,当有震动撞击时,由内侧的减震弹簧杆将震动消除,再由阻尼器缓冲保护减震弹簧杆,两侧的卡槽杆可进行撞击伸缩,固定在下接板的上端,保障工作时的部件安全,再由拆合板安装在下接板的底端,框架中的异型拆合杆的顶端卡在下接板底端槽口,在拆卸时拉动侧板右端的拉块,带动异型拆合杆从槽口拉出,从而使两个装置分开。从而使两个装置分开。从而使两个装置分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夯实器
,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

技术介绍

[0002]土木建造是各类土地工程设施中科学技术的一只分流,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它是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在进行房屋或路面铺设时,首先需要将地表夯实,地面夯实后才可进行后续建设,但是,现有的夯实器还是存有一定的缺陷。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在使用中,夯实机的工作产生强烈的震动,对于的连接部件会有震动撞击影响,进而缩短连接部件的使用寿命;
[0005]2、现有的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在使用中,夯实机的关键部件定期维修时,拆卸较为困难,导致浪费大量时间;
[0006]3、现有的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在使用中,在对土木建筑的建筑坑进行夯实时,因为设备长度有限,不仅操作麻烦,还导致效果不佳;
[0007]4、现有的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在使用中,在进行建筑夯实时,平整度较差,导致验收质量较低,从而影响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把手,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器,所述操作器的底端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端安装有拆卸装置,所述拆卸装置的底端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底端安装有夯实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接板,所述上接板的上端与操作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接板的内腔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下端安装有减震弹簧杆,所述上接板的底端两侧设置有卡槽杆,所述卡槽杆的底端安装有下接板,所述拆卸装置包括拆合板,所述拆合板的上端与下接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拆合板的下方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腔安装有异型拆合杆,所诉异型拆合杆的右端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右侧安装有拉块。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接板的内腔表面与阻尼器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槽杆的底端与下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拆合板的下端表面与框架的上端表面活动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板的右端与拉块的左端活动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上端与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内侧板,所述内侧板的右侧安装有齿轮杆,所述外筒的右端设置有齿轮调阀,所述齿轮杆的底端安装有支架板。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筒的内腔表面与内侧板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杆的底端与支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夯实装置包括接块,所述接块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下端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油缸,所述密封油缸的下端安装有夯实块。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块的底端与控制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油缸的底端与夯实块的上端活动连接。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通过上接板、阻尼器、减震弹簧杆、卡槽杆、下接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夯实机工作产生强烈的震动消减掉,不会对连接部件产生震动撞击,从而不会缩短连接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上接板固定在操作器的底端,当有震动撞击时,由内侧的减震弹簧杆将震动消除,再由阻尼器缓冲保护减震弹簧杆,两侧的卡槽杆可进行撞击伸缩,固定在下接板的上端,保障工作时的部件安全。
[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通过拆合板、框架、异型拆合杆、侧板、拉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在夯实机的关键部件定期维修时,轻松拆卸掉,从而避免浪费大量时间,通过拆合板安装在下接板的底端,框架中的异型拆合杆的顶端卡在下接板底端槽口,在拆卸时拉动侧板右端的拉块,带动异型拆合杆从槽口拉出,从而使两个装置分开,组装时,对准装置位置,再将拉块左端连接的异型拆合杆推到槽口里,进行固定连接。
[002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通过外筒、内侧板、齿轮杆、齿轮调阀、支架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在对土木建筑的建筑坑进行夯实时,将夯实设备进行调节延伸,不仅避免了过于操作,还增大了实用效果,通过外筒固定在框架的底端,再旋转右端的齿轮调阀,将外桶内壁连接的内侧板右端齿轮杆进行向下延伸,从而带动底端连接的支架板将夯实设备延伸工作。
[002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通过接块、控制器、液压杆、密封油缸、夯实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在进行建筑夯实时,保持一致的平整度,从而验收质量提高,也加大了使用率,通过接块固定在支架板的底端,再由下端的控制器通电控制夯实装置,由密封油缸进行冲油,带动液压杆进行重复液压伸缩运动,从而带动底端连接的夯实块有序平整的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土木建筑用夯实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夯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夯实装置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主体;2、把手;3、操作器;4、减震装置;5、拆卸装置;6、升降装置;7、夯实装置;41、上接板;42、阻尼器;43、减震弹簧杆;44、卡槽杆;45、下接板;51、拆合板;52、框架;53、异型拆合杆;54、侧板;55、拉块;61、外筒;62、内侧板;63、齿轮杆;64、齿轮调阀;65、支架板;71、接块;72、控制器;73、液压杆;74、密封油缸;75、夯实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把手2,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器3,操作器3的底端安装有减震装置4,减震装置4的底端安装有拆卸装置5,拆卸装置5的底端安装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的底端安装有夯实装置7。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1

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减震装置4包括上接板41,上接板41的上端与操作器3的底端固定连接,上接板41的内腔设置有阻尼器42,阻尼器42的下端安装有减震弹簧杆43,上接板41的底端两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器(3),所述操作器(3)的底端安装有减震装置(4),所述减震装置(4)的底端安装有拆卸装置(5),所述拆卸装置(5)的底端安装有升降装置(6),所述升降装置(6)的底端安装有夯实装置(7);所述减震装置(4)包括上接板(41),所述上接板(41)的上端与操作器(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接板(41)的内腔设置有阻尼器(42),所述阻尼器(42)的下端安装有减震弹簧杆(43),所述上接板(41)的底端两侧设置有卡槽杆(44),所述卡槽杆(44)的底端安装有下接板(45);所述拆卸装置(5)包括拆合板(51),所述拆合板(51)的上端与下接板(45)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拆合板(51)的下方设置有框架(52),所述框架(52)的内腔安装有异型拆合杆(53),所诉异型拆合杆(53)的右端设置有侧板(54),所述侧板(54)的右侧安装有拉块(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板(41)的内腔表面与阻尼器(42)的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杆(44)的底端与下接板(45)的上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用夯实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祝郭莉梅宋雨程桂米孟思佩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