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三维多向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及变截面三维预制体技术

技术编号:372329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截面三维多向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及变截面三维预制体,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平移动相邻梯度的外侧纱线,实现不同梯度间的纱线连接,从而实现截面尺寸沿长度方向变化或高度方向变化,该方法不受纱线股数变化的限制,截面尺寸可变化范围大;同时,水平移纱降低了操作者的移纱难度,提高了编织效率及编织质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变厚度预制体不同厚度间纱线衔接性强,因此预制体整体性好。体性好。体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截面三维多向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及变截面三维预制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预制体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变截面三维多向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及变截面三维预制体。

技术介绍

[0002]三维多向预制体由于其结构整体性好、纤维体积含量高,近年来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预制体的截面形状也由简单、等壁厚截面向复杂变截面形状发展。变截面预制体一般分为:截面尺寸沿编织长度方向变化的预制体、截面尺寸沿高度方向变化的预制体,以及上述两种变化组合的预制体。
[0003]中国专利CN102938019B公开的一种复合材料用三维多向编织物净尺寸仿形减纱编织方法和中国专利CN100491618C公开的变截面预成型制件的三维编织方法及其制件,均是通过改变编织过程中纱线数量的方式,实现预制体的截面尺寸沿编织长度方向不断变化。中国专利CN108998888B公开的一种行列变换变截面预成型制件的三维编织方法及制件,该编织方法在纤维总根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行列之间的相互变换实现沿长度方向横截面变化的异形预制体的整体织造。...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截面三维多向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相接的以下步骤:(1)预制体区域划分及纱线阵列分布:采用一虚拟平面将预制体分为第一梯度和第二梯度两部分,第一梯度对应的纱线阵列为M层N列,第二梯度对应的纱线阵列为M'层N'列,其中,M'

M=2X,X为自然数;(2)第一次纱线运动:M层纱线阵列中除第1层、第M层固定不动外,其余层沿着层向按照一层向左、一层向右的顺序间隔运动一个纱锭位置;M'层纱线阵列中除第1层、第M'层固定不动外,其余层按照与M层纱线阵列一致的运动规律运动一个纱锭位置,从而形成M层N+1列和M'层N'+1列两个纱线阵列;(3)第一次梯度间移纱:将M层纱线阵列中第N+1列上的纱线平行移动到M'层纱线阵列中第2列的空位上,将M'层纱线阵列中与M层纱线阵列层数对应的第1列上的纱线平行移动到M层纱线阵列中的第N列空位上,将M'层纱线阵列中第1列上的其余纱线移动到同一纱线阵列的第2列的空位上,移纱结束后形成M层N列和M'层N'列纱线阵列;所述空位为第一次纱线运动后产生的空纱位置;(4)第二次纱线运动:整个纱线阵列除M层纱线阵列中的第1列和M'层纱线阵列中的第N'列固定不动外,其余纱线按照一列向上、一列向下的顺序间隔运动一个纱锭位置;(5)第三次纱线运动:M层纱线阵列和M'层纱线阵列按照与步骤(2)相同的运动规律,反向运动,形成M层N+1列和M'层N'+1列两个纱线阵列;(6)第二次梯度间移纱:按照与步骤(3)相同的运动规律移动M层纱线阵列中第N+1列上的纱线和M'层纱线阵列中第1列上的纱线;(7)第四次纱线运动:M层纱线阵列和M'层纱线阵列按照与步骤(4)相同的运动规律,反向运动;(8)打紧运动:打紧机构将纱线交织点打紧到所需的高度;(9)重复所述工艺步骤(2)~(8)至要求长度,即得变截面三维多向预制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亦囡王宇刘海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