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识别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72316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境识别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环境识别方法包括两个执行主体,分别是通感终端与边缘服务器,其中通感终端需要先采集环境信息,再对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环境特征子集,将环境特征子集发送至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基于通感终端获取环境特征子集之后,基于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数目个分类概率函数,再基于第一数目个分类概率函数构建分类判别增益,最终基于分类判别增益对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基于分类判别增益对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能够提高环境识别的识别准确度。提高环境识别的识别准确度。提高环境识别的识别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识别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境识别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通感算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ISCC),是指通信、感知和计算这三个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得环境识别系统同时集成通信、感知和计算这三个功能的技术,其中,通信即两个或多个通信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功能,感知即探测物理环境的环境信息的功能,例如测速、目标定位等,计算则是基于环境信息进行解析计算并得到一个可用的识别结果的功能。
[0003]通感算一体化的相关技术中,通信、感知、计算常常被分开设计用以达成各自的目标。通信环节旨在使得吞吐量最大化,感知环节旨在获得高质量的定位数据,计算环节旨在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因此,三个环节之间耦合关系并不密切,同时业内尚未出现衡量环节识别准确度的优秀评价指标,以至于相关技术中环境识别的准确度不高。因此,如何提高环境识别的识别准确度,已经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环境识别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环境识别的识别准确度。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环境识别方法,应用于边缘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通感终端获取环境特征子集,所述环境特征子集由所述通感终端对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而得到,所述环境信息由所述通感终端在目标环境中采集得到;基于所述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环境特征子集在第一数目个环境类别中对应的第一数目个分类概率函数;基于第一数目个所述分类概率函数构建分类判别增益;基于所述分类判别增益对所述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于第一数目个所述分类概率函数构建分类判别增益,包括:基于第一数目个所述环境类别构建第二数目个环境类对,每一所述环境类对包括两个类对元素,所述类对元素从所述环境类别中选取;基于每一所述环境类对的两个所述类对元素,从第一数目个所述分类概率函数中匹配得到一一对应的元素分类函数并构建分类函数对;基于第二数目个所述分类函数对,构建所述分类判别增益。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于第二数目个所述分类函数对,构建所述分类判别增益,包括:
将每一所述分类函数对进行整合,构建每一所述环境类对相应的类对判别增益;基于第二数目个所述类对判别增益进行均值化处理,得到所述分类判别增益。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分类判别增益对所述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包括:对所述分类判别增益进行增强处理,得到优化判别增益;基于所述优化判别增益对所述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所述分类判别增益进行增强处理,得到优化判别增益,包括:获取感知时间、通信时间与计算时间,并基于所述感知时间、所述通信时间与所述计算时间为所述分类判别增益配置延迟约束条件,所述感知时间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时间,所述通信时间为所述环境特征子集的传输时间,所述计算时间为所述环境特征子集的特征提取时间;获取所述边缘服务器与所述通感终端之间的通道容量,并基于所述通道容量,为所述分类判别增益配置传输约束条件;获取所述通感终端的能耗阈值,并基于所述能耗阈值为所述分类判别增益配置能量约束条件;基于所述延迟约束条件、所述传输约束条件与所述能量约束条件对所述分类判别增益进行增强处理,得到优化判别增益。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环境识别方法,应用于通感终端,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目标环境的可检测物理量;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环境特征子集;将所述环境特征子集发送至边缘服务器,以使得所述边缘服务器基于所述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解析处理,得到分类概率函数,并基于所述分类概率函数构建分类判别增益,基于所述分类判别增益对所述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境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环境中的物体运动数据,所述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环境特征子集,包括:对所述物体运动数据进行采样,生成运动数据向量;基于主分量分析从所述运动数据向量中提取主特征元素,得到运动特征向量;对所述运动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环境特征子集。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于主分量分析从所述运动数据向量中提取主特征元素,得到运动特征向量,包括:对所述运动数据向量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中间数据向量;基于主分量分析从所述中间数据向量中提取主特征元素,得到运动特征向量。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境识别方法。
[001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境识别方法。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识别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环境识别方法包括两个执行主体,分别是通感终端与边缘服务器,其中通感终端需要先采集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包括目标环境的可检测物理量,再对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环境特征子集,将环境特征子集发送至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基于通感终端获取环境特征子集之后,基于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环境特征子集在第一数目个环境类别中对应的第一数目个分类概率函数,再基于第一数目个分类概率函数构建分类判别增益,最终基于分类判别增益对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基于分类判别增益对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能够提高环境识别的识别准确度。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境识别方法的一个可选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境识别方法的另一可选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境识别方法的另一可选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境识别方法的另一可选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境识别方法的另一可选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境识别方法的另一可选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境识别方法的另一可选流程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边缘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通感终端获取环境特征子集,所述环境特征子集由所述通感终端对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而得到,所述环境信息由所述通感终端在目标环境中采集得到;基于所述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环境特征子集在第一数目个环境类别中对应的第一数目个分类概率函数;基于第一数目个所述分类概率函数构建分类判别增益;基于所述分类判别增益对所述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数目个所述分类概率函数构建分类判别增益,包括:基于第一数目个所述环境类别构建第二数目个环境类对,每一所述环境类对包括两个类对元素,所述类对元素从所述环境类别中选取;基于每一所述环境类对的两个所述类对元素,从第一数目个所述分类概率函数中匹配得到一一对应的元素分类函数并构建分类函数对;基于第二数目个所述分类函数对,构建所述分类判别增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数目个所述分类函数对,构建所述分类判别增益,包括:将每一所述分类函数对进行整合,构建每一所述环境类对相应的类对判别增益;基于第二数目个所述类对判别增益进行均值化处理,得到所述分类判别增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分类判别增益对所述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包括:对所述分类判别增益进行增强处理,得到优化判别增益;基于所述优化判别增益对所述环境特征子集进行识别处理,得到识别结果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分类判别增益进行增强处理,得到优化判别增益,包括:获取感知时间、通信时间与计算时间,并基于所述感知时间、所述通信时间与所述计算时间为所述分类判别增益配置延迟约束条件,所述感知时间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时间,所述通信时间为所述环境特征子集的传输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响文鼎柱朱光旭石远明崔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