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管癌ES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313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食管癌ES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危险因素获取模块以及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的评分系统,依据获得的总分值判断患者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大量研究,首次筛选出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公式系数对每项因素进行赋值,建立食管狭窄预测评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系统可更直观定量地评估患者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易于临床应用,实现个体化评估,为内镜医师预测食管ESD术后发生狭窄提供理论依据。术后发生狭窄提供理论依据。术后发生狭窄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管癌ES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因素的食管ESD术后发生狭窄的预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食管癌由于早期检测困难,导致其预后较差。新兴的光学成像技术有助于检测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ESD已被公认为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式之一,ESD实现了整块切除,有助于准确的组织学评估,并降低食管癌复发风险。此外,ESD的长期疗效与外科手术疗效相当,且具有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势。
[0003]然而,食管ESD术后易形成食管狭窄,尤其当切除的周径范围超过四分之三时。内镜医生通常根据病变的周径范围和浸润深度评估食管狭窄的高危患者,并在早期使用激素或支架以预防食管狭窄的发生。除上述危险因素外,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可能与ESD术后食管狭窄相关的其他危险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ESD术后食管狭窄进行预测的系统。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食管癌ES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危险因素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的ESD术后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数据,包括:食管既往内镜治疗史、切除周径、浸润深度、肌层损伤、纵向切除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0007]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的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为通过危险因素获取模块获得的当前患者的危险因素数据,在评分系统中以β值取整数作为权重系数对纳入评分系统的各危险因素数据赋值,数值相加得到食管狭窄预测的总分值,其中,Logistic模型系数及分数计算依据如下表所示:
[0008][0009][0010]依据获得的总分值判断患者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
[0011]优选地,当通过所述评分系统获得的所述总分值小于5分时,则患者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较低;当通过所述评分系统获得的所述总分值大于等于5分时,则患者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较高。
[0012]优选地,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所述危险因素:
[0013]步骤1、收集患者的历史临床资料;
[0014]步骤2、对采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t检验的方法筛选食管狭窄相关的影响因素单因素指标;
[0015]步骤3、对步骤2获得的单因素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
[0016]优选地,所述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食管既往内镜治疗史、伴随疾病、病变位置、数目、纵向切除长度、切除周径、浸润深度、组织学评估、癌栓、肌层损伤、术中干预、整块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激素使用情况、并发症、复发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经过大量研究,首次筛选出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公式系数对每项因素进行赋值,建立食管狭窄预测评分系统,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证明其预测能力较好,并利用外部数据进行了验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系统可更直观定量地评估患者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易于临床应用,实现个体化评估,为内镜医师预测食管ESD术后发生狭窄提供理论依据。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系统基于易于识别的临床特征,易于临床环境中采用,为内镜医师预测食管ESD术后发生狭窄提供理论依据。
[0019](2)应用10倍交叉验证技术来微调模型性能,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系统显示良好的区分能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意了预测模型在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AUC)。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食管癌ES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测系统建立回归模型,并设计评分系统来预测食管癌ESD术后食管狭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系统可在食管ESD术前对食管癌患者发生术后狭窄进行风险分类,并有望帮助内镜医师做出个体化的风险预测以利于早期预防和干预。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24]临床资料收集:收集2015年8月

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食管癌ESD手术的患者共1033例,其中男性783例,女性250例。所有患者均由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完成内镜手术(完成上消化道隧道和非隧道手术超过1000例)。本研究通过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根据患者的电子病历、检查记录、手术记录等资料逐项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食管既往内镜治疗史、伴随疾病、病变位置、数目、纵向切除长度、切除周径、浸润深度、组织学评估、癌栓、肌层损伤、术中干预、整块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激素使用情况、并发症、复发情况等,分别统计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的差异,如下表1所示。
[0025][0026][0027][0028]表1
[0029]使用SPSS 26.0和R 4.0.2软件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临床资料中的连续性变量以平均值
±
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以数值和百分比表示。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t检验的方法筛选食管狭窄相关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评分系统,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0030]采用以上方法确定的ESD术后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食管既往内镜治疗史、切除周径、浸润深度、肌层损伤、纵向切除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0031]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的模型系数β值如下表2所示。
[0032][0033]表2
[0034]根据Logistic模型建立简化的评分系统,更易于临床操作使用。评分系统中以β值取整数作为权重系数对纳入模型的变量赋值,数值相加得到食管狭窄预测的总分值:当总分小于5分时,患者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较低:当总分大于等于5分时,患者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较高。
[003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建立的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证明其预测能力较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管癌ES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危险因素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的ESD术后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数据,包括:食管既往内镜治疗史、切除周径、浸润深度、肌层损伤、纵向切除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的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为通过危险因素获取模块获得的当前患者的危险因素数据,在评分系统中以β值取整数作为权重系数对纳入评分系统的各危险因素数据赋值,数值相加得到食管狭窄预测的总分值,其中,Logistic模型系数及分数计算依据如下表所示:依据获得的总分值判断患者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管癌ES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评分系统获得的所述总分值小于5分时,则患者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较低;当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子寒诸炎付佩尧李全林周平红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