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固定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11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固定设备,包括一固定壳体,一扣片,以及一弹力装置,以固定具有一第一定位孔以及一第二定位孔的一电子装置。固定壳体具有一入口端、一第一开口,以及一第二开口。扣片在靠近入口端处耦合于固定壳体,其另一端则通过弹力装置与固定壳体连接。扣片具有一导引突起配置于第一开口处,且导引突起具有一接触面,当电子装置与接触面接触时,扣片会被顶起,直到导引突起与第一定位孔耦合。扣片具有一定位突起配置于第二开口处,以与电子装置的第二定位孔耦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计算机组装的效率,并减少电子装置固定时螺丝的使用,以快速地组装或是拆卸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组装的电子装置固定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产品的应用也日趋普及,尤其是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周边的电子装置,例如硬盘、软驱及光驱,几乎是每部计算机的基本配备。而且随着计算机系统内的周边的电子装置越来越多,电子装置的安装与拆卸的作业也日趋复杂。传统上以螺丝作为周边电子装置的固定组件,但是以螺丝来固定周边电子装置的方式,必须使用其它辅助工具例如螺丝起子,而且必须耗用大量的螺丝,在安装电子装置的过程中,会降低电子装置的组装与拆卸的效率。因此,传统的以螺丝作为周边电子装置的固定组件时,除了必须使用辅助工具才能将电子装置固定在机座上之外,基于装卸电子装置的效率考虑,以螺丝固定电子装置的方式将增加组装作业的不便,并且降低整体的组装效率,更有可能将螺丝留在计算机机壳内,导致短路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设备,以提升计算机组装的效率,快速装卸电子装置,减少计算机组装时螺丝的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固定设备,以固定具有一第一定位孔与一第二定位孔的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固定设备包括一固定壳体,包括一入口端,一第一开口,对应于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一定位孔,且配置于靠近该入口端,以及一第二开口,对应于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二定位孔,且配置于较远离该入口端;一弹力装置;以及一扣片,该扣片靠近该固定壳体的该入口端的一侧,与该固定壳体耦合,该扣片的另一侧通过该弹力装置与该固定壳体相连,其中该扣片包括一导引突起,配置于该第一开口处,该导引突起具有一接触面,当该电子装置与该接触面接触时,该扣片被顶起,直到该导引突起与该第一定位孔耦合,以及一定位突起,配置于该第二开口处,以与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二定位孔耦合,以固定该电子装置。所述的接触面为一斜面,以使该接触面接触该导引突起时,将该扣片顶起。所述的固定壳体还具有一加压结构,配置于该固定壳体相对于该扣片的另一侧,以提供一侧压力于该电子装置。所述的固定壳体还具有一导引铁片,配置于该固定壳体之上,以垂直性地固定该电子装置。所述的弹力装置为一弹簧。所述的扣片还具有一扳手,配置于该扣片与该弹力装置连接处,通过拉开该扳手,使该导引突起及该定位突起脱离该第一定位孔以及该第二定位孔,以方便该电子装置自该固定壳体移出。所述的固定壳体还具有一第一勾槽,该扣片具有对应的一第二勾槽,且该第一勾槽与该第二勾槽间具有一间隔,当拉开该扳手时,该第一勾槽接触该第二勾槽,以避免该扣片与该固定壳体脱离。所述的固定壳体具有一凹陷部,且该扣片还具有对应的一突出部,该突出部与该凹陷部相互耦合,以进一步固定该扣片于该固定壳体。所述的电子装置为光驱、软驱或硬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固定设备,以固定垂直放置的多个电子装置,每一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定位孔与一第二定位孔,该电子装置固定设备包括一固定壳体,包括一入口端,多个第一开口,对应于上述第一定位孔,且配置于靠近该入口端,以及多个第二开口,对应于上述第二定位孔,且配置于较远离该入口端,一弹力装置;以及一扣片,该扣片靠近该固定壳体的该入口端的一侧,与该固定壳体耦合,该扣片的另一侧通过该弹力装置与该固定壳体相连,其中该扣片包括多个导引突起,配置于上述第一开口处,每一导引突起具有一接触面,当上述电子装置其中之一与上述接触面其中之一接触时,该扣片被顶起,直到该导引突起与相接触的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一定位孔耦合,以及多个定位突起,配置于上述第二开口处,以与上述电子装置的该第二定位孔耦合,以固定上述电子装置。根据以上所述,使用本专利技术可提高计算机组装的效率,并减少电子装置固定时螺丝的使用,以快速地组装或是拆卸电子装置。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固定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A至图2C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固定设备使用时不同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固定设备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固定设备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固定设备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其中,附图标记100固定设备 200固定壳体210第一开口 220第二开口230入口端 240第一勾槽250凹陷部 260加压结构270导引铁片 300扣片310导引突起 312接触面320定位突起 330突出部340第二勾槽 350扳手400弹力装置 500电子装置5 10第一定位孔520第二定位孔600状态 700状态800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及实施例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专利技术所教示的技术,加以变化修改,其并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参照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固定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一电子装置固定设备100包括有一固定壳体200,一扣片300,一弹力装置400,以及一电子装置500。固定壳体200具有一第一开口210配置于靠近固定壳体200的一入口端230,以及一第二开口220,相对第一开口210,配置于较远离固定壳体200的入口端230处。扣片300靠近入口端230的一侧与固定壳体200耦合,其另一侧通过弹力装置400与固定壳体200相连接。扣片300具有一导引突起310,其对应于第一开口210,扣片300还具有一定位突起320,其对应于第二开口220。电子装置500具有一第一定位孔510,配置于对应第一开口210处,以及一第二定位孔520,配置于对应第二开口220处。参照图2A至图2C,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固定设备使用时不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2A的状态600中,导引突起310还具有一接触面312,其中电子装置500进入固定壳体200,当电子装置500的侧面接触到第一开口210中的导引突起310时,由于导引突起310的接触面312为一斜面,电子装置500可推开导引突起310,进而将扣片300顶开,以继续前进。图2B的状态700中,扣片300已被顶开,使电子装置500不受阻碍地继续前进,且扣片300通过弹力装置400与固定壳体200相连,弹力装置400为一扭力弹簧,或为一拉伸弹簧。图2C的状态800中,电子装置500前进至一定位,使扣片300上的导引突起310与电子装置500的第一定位孔510耦合,且扣片300的定位突起320与电子装置500的第二定位孔520耦合。电子装置500是利用定位突起320与第二定位孔520的耦合,将其固定于固定壳体200上,此时,导引突起310也与第一定位孔510耦合,以进一步固定电子装置500于固定壳体200上。参照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固定设备另一较佳实施例分解图。一电子装置固定设备100包括一固定壳体200,一扣片300,一弹力装置400,以及多个电子装置500。固定壳体200具有多个第一开口210配置于靠近固定壳体200的一入口端230,以及多个第二开口220配置于较远离固定壳体200的入口端230处。扣片300靠近入口端230的一侧与固定壳体200耦合,其另一侧通过弹力装置400与固定壳体200相连接。扣片300具有多个导引突起310,其对应第一开口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以固定具有一第一定位孔与一第二定位孔的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固定设备包括:一固定壳体,包括:一入口端,一第一开口,对应于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一定位孔,且配置于靠近该入口端,以及一 第二开口,对应于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二定位孔,且配置于较远离该入口端;一弹力装置;以及一扣片,该扣片靠近该固定壳体的该入口端的一侧,与该固定壳体耦合,该扣片的另一侧通过该弹力装置与该固定壳体相连,其中该扣片包括:一导引突 起,配置于该第一开口处,该导引突起具有一接触面,当该电子装置与该接触面接触时,该扣片被顶起,直到该导引突起与该第一定位孔耦合,以及一定位突起,配置于该第二开口处,以与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二定位孔耦合,以固定该电子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林旭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