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07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柱装置,包括:容器本体、分隔板、第一树脂结构和第二树脂结构。其中,容器本体具有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分隔板设置在容器本体内,将容器本体分隔为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任一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第一树脂结构设置在第一流通通道内,第二树脂结构设置在第二流通通道内。此结构的树脂柱装置,通过第一树脂结构设置在第一流通通道内,第二树脂结构设置在第二流通通道内,分隔板的设置使得分隔板两边的压降相同,废气的流通率也相同,从而保证流通在两个通道内气流稳定,提高流体介质和树脂结构的反应效率和能力,且在吸附塔体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气体与树脂结构的接触面积和流通能力成倍增加。接触面积和流通能力成倍增加。接触面积和流通能力成倍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吸附
,具体涉及一种树脂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防治大气污染,需要对各类企业的废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把控。目前,工业企业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是否达标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0003]由于废气的组分复杂且存在多样性,各企业都在根据自己的废气特征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途径进行综合治理和利用,如喷淋、碳纤维吸附、RTO焚烧、高分子材料吸附等,上述多种方法已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0004]在用吸附柱进行有机废气处理和碳捕捉领域,现有的树脂柱结构通常在壳体底部直接铺设填料,通过废气在壳体两端流通口的流通,进而实现树脂对于废气的反应和吸附,但是,现有废气吸附过程中气体易产生偏流,导致填料利用率低,存在吸附填料吸附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废气吸附过程中气体易产生偏流,导致填料利用率低,存在吸附填料吸附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树脂柱装置,包括:
[0007]容器本体,具有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
[0008]分隔板,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将所述容器本体分隔为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任一所述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
[0009]第一树脂结构和第二树脂结构,所述第一树脂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内,所述第二树脂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内。
[0010]可选地,上述的树脂柱装置,
[0011]所述第一树脂结构和所述第二树脂结构在沿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树脂结构在所述容器本体的横向截面上的第一投影面积和所述第二树脂结构在所述横向截面上的第二投影面积二者之和,大于所述横向截面的截面面积。
[0012]可选地,上述的树脂柱装置,
[0013]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为旋转对称设置;
[0014]所述第一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投影面积相等。
[0015]可选地,上述的树脂柱装置,
[0016]任一所述树脂结构包括;支撑件和填料,所述填料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0017]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安装部适于与壳体本体固定,所述连接部适于与分隔板固定连接。
[0018]可选地,上述的树脂柱装置,
[0019]所述支撑件包括叠层设置的滤网和格栅,所述格栅和滤网通过环板与所述壳体本体固定连接。
[0020]可选地,上述的树脂柱装置,
[0021]还包括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和若干喷头,所述喷淋管适于与喷淋介质源连通,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上,所述喷头朝向所述树脂结构设置。
[0022]可选地,上述的树脂柱装置,
[0023]所述喷淋管为环形管或母支管或鱼排管。
[0024]可选地,上述的树脂柱装置,
[0025]还包括封挡结构,所述封挡结构包括:
[0026]第一封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通口处;
[0027]和/或
[0028]第二封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通口处;
[0029]任一所述封挡件包括若干连接部和封挡部,任一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壳体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挡部连接,相邻的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有适于在流通口侧的流通气体流通的连通口,所述封挡部与所述流通口间隔设置。
[0030]可选地,上述的树脂柱装置,
[0031]所述容器本体的外壁面上设有若干检修口。
[0032]可选地,上述的树脂柱装置,
[0033]还包括泄放结构,所述泄放结构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所述泄放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树脂结构连通,所述泄放结构的另一端适于与外界连通。
[003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5]1.本技术提供的树脂柱装置,包括:容器本体、分隔板、第一树脂结构和第二树脂结构。其中,容器本体具有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分隔板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将所述容器本体分隔为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任一所述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所述第一树脂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内,所述第二树脂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内。
[0036]此结构的树脂柱装置,通过第一树脂结构设置在第一流通通道内,第二树脂结构设置在第二流通通道内,分隔板的设置,使得分隔板两边的压降相同,废气的流通率也相同,从而保证流通在两个通道内气流稳定,提高流体介质和树脂结构的反应效率和能力,且在吸附塔体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气体与树脂结构的接触面积和流通能力成倍增加。
[0037]2.本技术提供的树脂柱装置,两个树脂结构在沿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树脂结构在所述容器本体的横向截面上的第一投影面积和所述第二树脂结构在所述横向截面上的第二投影面积二者之和,大于所述横向截面的截面面积。第一树脂结构和第二树脂结构的设置方式,相比现有结构的大大叠加布置增大了废气与填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填料利用效率。
[0038]3.本技术提供的树脂柱装置,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为旋转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投影面积相等。此结构的树脂柱装置,流通通道旋转对称设置,且通过使得两侧的树脂结构的填料投影面积相同,进一步保证分布在两侧通道内的废气量相同,保证了气流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吸附效率。
[0039]3.本技术提供的树脂柱装置,还包括封挡结构,所述封挡结构包括:第一封挡件和/或第二封挡件,第一封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通口处;第二封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通口处;任一所述封挡件包括若干连接部和封挡部,任一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壳体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挡部连接,相邻的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有适于在流通口侧的流通气体流通的连通口,所述封挡部与所述流通口间隔设置。
[0040]此结构的树脂柱装置,封挡件的设置,能够有效扩散流体,故无论是蒸汽还是待处理的气体,使得在流通口处的气体能够均匀扩散,而不会集中在流通口出吹出,进而在与填料接触时能均匀地接触,进一步提高填料吸附效率和处理效率,保证高的吸附精度。
附图说明
[00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2]图1为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树脂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
[0044]1‑
容器本体;11

第一流通口;111

第一进口;112

第二出口;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具有第一流通口(11)和第二流通口(12);分隔板(2),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1)内,将所述容器本体(1)分隔为第一流通通道(13)和第二流通通道(14),任一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流通口(11)和第二流通口(12);第一树脂结构(3)和第二树脂结构(4),所述第一树脂结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13)内,所述第二树脂结构(4)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通通道(14)内。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树脂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结构(3)和所述第二树脂结构(4)在沿第一流通口(11)和第二流通口(12)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树脂结构(3)在所述容器本体(1)的横向截面上的第一投影面积和所述第二树脂结构在所述横向截面上的第二投影面积二者之和,大于所述横向截面的截面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树脂柱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通通道(13)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14)为旋转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投影面积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树脂柱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树脂结构包括;支撑件和填料,所述填料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安装部适于与壳体本体固定,所述连接部适于与分隔板(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树脂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叠层设置的滤网和格栅,所述格栅和滤网通过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文岷张博曹峰涛闫新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