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药物和物理联合作用的偏头痛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药物和物理联合作用的偏头痛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偏头痛又称血管性头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头颅部血管神经调节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发作时一侧或二侧颞动脉高度扩张、搏动增强,临床上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和丛集性偏头痛等,传统的偏头痛发作期治疗措施包括口服镇痛剂、缩血管剂、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等,病人发作大多需要持续五至七天才会缓解。
[0003]根据上述,目前已有的偏头痛治疗仪,其作用原理单一,只具备电极理疗作用,无法在治疗的同时对电极治疗区域进行相应的药物配合,因此无法实现较高的治疗效果。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药物和物理联合作用的偏头痛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药物和物理联合作用的偏头痛治疗装置,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药物和物理联合作用的偏头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物理治疗组件和药物治疗组件,所述物理治疗组件由帽垫板、电极理疗器、电极导线、治疗头、电极片和渗透海绵组成,所述药物治疗组件由卡板、固定板、药囊、微型输药泵和供药管组成;所述药物治疗组件安装于物理治疗组件上,所述药物治疗组件与物理治疗组件组合连接;所述电极理疗器固设于帽垫板顶部一侧,所述电极理疗器与帽垫板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电极导线固设于电极理疗器一侧下端,所述电极导线与电极理疗器采用电性连接;所述治疗头固设于电极导线末端,所述治疗头与电极导线采用插合连接;所述电极片固设于治疗头内部底端,所述电极片与治疗头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电极片与电极导线采用电性连接;所述渗透海绵固设于治疗头内部底端外侧,所述渗透海绵与治疗头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卡板套设于帽垫板外壁中端,所述卡板与帽垫板采用插合连接;所述固定板固设于卡板一侧,所述固定板与卡板一体成型;所述药囊固设于固定板顶部,所述药囊与固定板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微型输药泵固设于固定板顶部后端,所述微型输药泵与固定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供药管固设于微型输药泵左侧下端,所述供药管与微型输药泵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供药管插合治疗头与渗透海绵采用贴合接触;电极理疗器能将电能转换为脉冲并借助电极导线传输至治疗头上的电极片,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彬,郭春霞,郭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