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织纹螺破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90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织纹螺破壳装置,包括台板及挤压台座,台板上设有机壳,机壳内设有转动压辊,转动压辊的辊轴一端连接有摇臂,转动压辊的辊面上设有挤压凸条,挤压凸条的厚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递增,挤压凸条的外侧表面设为外凸的弧面以形成挤压弧面,挤压凸条上厚度较大的一端端面形成咬料面,挤压台座通过水平位置调整机构固定在台板上,挤压台座的内侧面上设有外凸挤压弧面和内凹挤压弧面,外凸挤压弧面与挤压凸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破壳间隙,内凹挤压弧面与挤压凸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破壳间隙,机壳顶面设有投料口,台板上设有落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省力,破壳效率高,破壳效果、使用灵活性与通用性好。通用性好。通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织纹螺破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类破壳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织纹螺破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织纹螺是一类海洋腹足类动物,是沿海地区常见的螺种,织纹螺的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约指甲盖大小,多生活在潮间带滩涂上,腐食性,在我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主要在浙江、江苏、广东、福建一带。
[0003]有关织纹螺引起中毒的毒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些研究认为是麻痹性贝类毒素,有些认为是河豚毒素,有些认为两者兼有。而检测、分析织纹螺引起中毒的主要化学成分,能为预防织纹螺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对织纹螺引起中毒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的常用方法有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法等,采用上述方法对织纹螺引起中毒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前,都需要对织纹螺进行取肉、匀浆提取等前处理。
[0004]现在实验室中对织纹螺进行取肉的方法是:用锤子等重物将织纹螺壳敲碎,再通过离心或者震动方式分离螺肉。而采用锤子等重物将织纹螺壳敲碎的破壳方法,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容易砸到手,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织纹螺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板(1)及挤压台座(2),所述台板上设有机壳(3),所述机壳内设有转动压辊(4),所述转动压辊的辊轴一端连接有摇臂(5),转动压辊的辊面上沿周向设有若干挤压凸条(6),所述挤压凸条的长度方向与转动压辊的轴向相同,挤压凸条的厚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递增,挤压凸条的外侧表面设为外凸的弧面以形成挤压弧面(7),挤压凸条上厚度较大的一端端面形成咬料面(8),所述挤压台座位于机壳内并通过水平位置调整机构固定在台板上,挤压台座的内侧面上设有外凸挤压弧面(9)和内凹挤压弧面(10),所述外凸挤压弧面与挤压凸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破壳间隙(11),所述内凹挤压弧面与挤压凸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破壳间隙(12),所述第一破壳间隙的上端开口形成进料口(13),第二破壳间隙的下端开口形成出料口(14),机壳顶面设有投料口(15),台板上设有落料口(16),所述投料口位于进料口上方,所述落料口位于出料口的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织纹螺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弧面上沿转动压辊的周向间隔设有若干咬合凹槽(17),所述咬合凹槽的长度方向与转动压辊的轴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织纹螺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凹槽为U型槽或V型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织纹螺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挤压弧面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页金衍健李子孟朱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