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88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干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污泥输送装置、风系统回热器、过滤网、送风机、回风机、制冷装置和蓄能水系统,通过制冷装置实现冷媒循环,蓄能水系统实现水循环,并配合风系统回热器、过滤网、送风机和回风机,实现对不同阶段的污泥采用不同风速、不同温度进行有效的烘干,以此提高污泥干化效率,同时对冷媒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并结合太阳能集热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能源损耗。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能源损耗。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干化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近年来污水排放量和污泥处理量逐年呈上升趋势,因此,为响应节能减排以及绿色环保成为设备厂家当下主流发展趋势,随着我国污水处理主体市场基本完成,并伴随污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污泥烘干领域如何使机组高效节能以及污泥有效烘干提出了更高要求;
[0003]目前现有的部分针对污泥的烘干装置,其原理主要是利用蒸发器降温除湿,将高温高湿的气体降温去湿后变为低温低湿气体,之后再经冷凝器对循环风加热,将加热后的气体送入干燥室对污泥进行干燥,并将冷凝水进行集中排放处理,此种方式下,污泥的烘干效率较低,系统可靠性弱,同时污泥烘干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合理的利用资源,易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污泥烘干装置污泥的烘干效率较低,系统可靠性弱,同时污泥烘干装置在工作的过程无法合理的利用资源,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污泥输送装置、风系统回热器、过滤网、送风机、回风机、制冷装置和蓄能水系统;
[0006]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显热回收器、板换、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以及填充于压缩机内的冷媒;所述蓄能水系统包括蓄能水箱、水泵、潜热回收器、再热回收器以及电动三通阀;
[0007]所述电动三通阀的三个接口分别与蓄能水箱、板换和水泵的进口相连接,水泵的出口分别与潜热回收器和再热回收器的进口相连接,潜热回收器与再热回收器的出口均与板换连接;
[0008]压缩机将冷媒压缩为气态,随即气态化的冷媒进入显热回收器中,经显热回收器进入板换内并与板换内的水换热,经换热后的冷媒输出后依次经过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进行过滤、节流以及蒸发,经蒸发器输出的冷媒重新进入压缩机内,形成冷媒循环;
[0009]板换内换热后的水,经电动三通阀后分两路输出,一路输送至蓄能水箱中,一路经过水泵后再分为两支路,一支路进入潜热回收器,另一支路进入再热回收器,潜热回收器与再热回收器输出的水交汇后重新进入板换内,形成水循环;
[0010]气态化的冷媒经显热回收器时与显热回收器外部的空气进行换热,经换热后的空气通过送风机送至污泥输送装置处对污泥输送装置上的污泥进行烘干;经过污泥输送装置
的空气经由过滤网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潜热回收器后通过回风机再次送至输送装置处对污泥进行烘干,另一部分依次经过风系统回热器和蒸发器进行降温及除湿;蒸发器输出的空气依次经由风系统回热器、再热回收器及显热回收器加热,并再次输入输送装置内,形成风循环;蒸发器除湿获取的冷凝水,排出污泥干化装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板换上设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及第二出口,压缩机排气口通过冷媒铜管与显热回收器入口相连接,显热回收器的出口与板换第一入口相连接,板换的第一出口与干燥过滤器进口相连接,干燥过滤器出口与电子膨胀阀入口相连接,电子膨胀阀出口与蒸发器入口相连接,蒸发器出口与压缩机吸气口相连接,潜热回收器与再热回收器的出口相连接后与板换的第二入口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三通阀包括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电动三通阀的进口与板换的第二出口相连接,水泵的进口与电动三通阀的一个出口相连接,蓄能水箱与电动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显热回收器、板换的第一入口、板换的第一出口、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之间均通过热泵管路进行连接;
[0014]所述蓄能水箱、板换的第二入口、板换的第二出口、电动三通阀、水泵、潜热回收器与再热回收器之间均通过水管路进行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污泥输送装置包括自下而上逐级安装的第三层网带、第二层网带和第一层网带;
[0016]经由显热回收器换热后的空气通过送风机依次经过第三层网带、第二层网带及第一层网带,并对第三层网带、第二层网带及第一层网带上的污泥进行烘干;
[0017]经潜热回收器后的空气通过回风机对第一层网带上的污泥进行烘干。
[0018]进一步的,所述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位于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接水盘下端连接有延伸至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外部的排水管,蒸发器除湿获取的冷凝水流入接水盘后,通过排水管排出。
[0019]进一步的,所述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第一风道位于过滤网与风系统回热器之间,经由风系统回热器的空气通过第三风道向蒸发器输送,经由蒸发器输出的空气通过第二风道向污泥输送装置输送,所述再热回收器与显热回收器依次设于第二风道内,第四风道设于过滤网与污泥输送装置之间,潜热回收器设于第四风道内。
[0020]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机设于第三层网带下方,回风机设于第一层网带与第二层网带之间且位于第四风道的出风口处。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0022]1、与现有技术中部分采用同温同速的烘干热泵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对污泥进行烘干时,采用不同风速,不同温度的方式对不同烘干阶段下的污泥进行烘干,以此有效的降低污泥含水率;
[0023]2、通过制冷装置实现冷媒循环,通过蓄能水系统实现水循环,并与风系统回热器、送风机、回风机和过滤网相互配合,以达到对冷媒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效率;
[0024]3、将污泥输送装置分为三层,每一层范围内的空气温度均不相同,以此有效的对
污泥中的水分进行蒸发,对污泥进行烘干,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提高了污泥的固化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总体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污泥输送装置、风系统回热器、过滤网、送风机、回风机、制冷装置、蓄能水系统、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
[0028]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显热回收器、板换、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以及填充于压缩机内的冷媒;蓄能水系统包括蓄能水箱、水泵、潜热回收器、再热回收器以及电动三通阀;
[0029]该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启动后,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冷媒压缩成气态,气态冷媒经冷媒铜管进入显热回收器中,并对显热回收器外部的空气进行换热,经换热后的空气通过第二风道经由送风机依次送至第三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输送装置、风系统回热器、过滤网、送风机、回风机、制冷装置和蓄能水系统;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显热回收器、板换、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以及填充于压缩机内的冷媒;所述蓄能水系统包括蓄能水箱、水泵、潜热回收器、再热回收器以及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的三个接口分别与蓄能水箱、板换和水泵的进口相连接,水泵的出口分别与潜热回收器和再热回收器的进口相连接,潜热回收器与再热回收器的出口均与板换连接;压缩机将冷媒压缩为气态,随即气态化的冷媒进入显热回收器中,经显热回收器进入板换内并与板换内的水换热,经换热后的冷媒输出后依次经过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进行过滤、节流以及蒸发,经蒸发器输出的冷媒重新进入压缩机内,形成冷媒循环;板换内换热后的水,经电动三通阀后分两路输出,一路输送至蓄能水箱中,一路经过水泵后再分为两支路,一支路进入潜热回收器,另一支路进入再热回收器,潜热回收器与再热回收器输出的水交汇后重新进入板换内,形成水循环;气态化的冷媒经显热回收器时与显热回收器外部的空气进行换热,经换热后的空气通过送风机送至污泥输送装置处对污泥输送装置上的污泥进行烘干;经过污泥输送装置的空气经由过滤网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潜热回收器后通过回风机再次送至输送装置处对污泥进行烘干,另一部分依次经过风系统回热器和蒸发器进行降温及除湿;蒸发器输出的空气依次经由风系统回热器、再热回收器及显热回收器加热,并再次输入输送装置内,形成风循环;蒸发器除湿获取的冷凝水,排出污泥干化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热回收温度分布式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换上设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及第二出口,压缩机排气口通过冷媒铜管与显热回收器入口相连接,显热回收器的出口与板换第一入口相连接,板换的第一出口与干燥过滤器进口相连接,干燥过滤器出口与电子膨胀阀入口相连接,电子膨胀阀出口与蒸发器入口相连接,蒸发器出口与压缩机吸气口相连接,潜热回收器与再热回收器的出口相连接后与板换的第二入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琳孙战余延顺江辉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