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标本盒,该病理标本盒包括盒体及盒盖;盒体内设有横向隔板及纵向隔板,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配合以将盒体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独立区域,独立区域内设有标记号;横向隔板为倾斜设置,标记号设于横向隔板的倾斜面上;盒盖与所述盒体为扣合连接,盒盖的外表面中部设有便携式把手,盒盖的外表面的下端设有纸张卡槽,盒盖的外表面的上端设有标签槽。上述病理标本盒将盒体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独立区域,用于放置标本,以保证每个标本不会从一个分隔腔混进另一个分隔腔,造成污染,同时标记号设于倾斜设置的横向隔板上,以便于能够清晰看到标记,以提高标本取放速度、准确性及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标本盒
[0001]本技术涉及病理标本盒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标本盒。
技术介绍
[0002]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生长缓慢、起源于皮肤,并可扩展至皮下组织的局限性、低度恶性的纤维肉瘤。该病一般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但病情易复发。在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肿瘤切除后,围绕残腔扩大切除,并将皮肤切缘和基底切缘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确定切缘是否残留肿瘤细胞。如果术中冰冻病理确定某一切缘有残留癌组织,则需要在相应的残腔再扩大切除,并再次送切缘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0003]目前的残腔切缘取样,一般以残腔为中心,围绕残腔一圈扩大切除皮肤及基底部切缘后,放置干净标本袋或者纱布予,以标记后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但存在如下问题:首先,较多的切缘数量需要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及洗手护士反复口头核对数遍,这加重了工作负担,降低了效率;其次,一次性几十块皮肤切缘及基底切缘,在快速病理检查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组织位置偏位,与相邻组织粘连,送检途中也会因晃动引起标本组织顺序错乱或丢失;加上,病理医生对其切缘的取放及核对,因组织多块会增加取材时间,而技术员对其制片过程中因组织多块顺序标识不明,造成组织标号混乱,增加病理切缘结果不准确,严重影响病人手术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标本盒,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其简单方便,并且不容易出现错误的标本标记,以达到减少工作量,提高标本取放速度、准确性及安全性,同时方便易携、节省空间、工艺可行、适合大规模推广。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标本盒,包括盒体及盖在所述盒体上的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多个的横向隔板及纵向隔板,各所述横向隔板与各所述纵向隔板配合以将所述盒体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独立区域,所述独立区域内设有标记号;所述横向隔板为倾斜设置,所述标记号设于所述横向隔板的倾斜面上;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为扣合连接,所述盒盖的外表面中部设有便携式把手,所述盒盖的外表面的下端设有用于放置病理检查申请单的纸张卡槽,所述盒盖的外表面的上端设有用于粘贴病人信息标签的标签槽。
[0007]优选地,所述横向隔板的倾斜角度为20
°‑
50
°
。
[0008]优选地,所述横向隔板的倾斜角度为30
°‑
40
°
。
[0009]优选地,所述独立区域的规格为3cm
×
2.5cm
×
1.5。
[0010]优选地,所述独立区域的数量为45个,所述标记号以横向方向依次标记为1
‑
45。
[0011]优选地,所述独立区域上设有透明覆盖板,所述透明覆盖板上设有取样窗口。
[0012]优选地,所述盒体的一端与所述盒盖的一端为转动连接,所述盒体的另一端设有卡扣槽,所述盒盖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卡接在所述卡扣槽上的卡扣件。
[0013]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底部四个角落上设有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盒体的底部上。
[0014]优选地,所述盒体的侧边设有侧固定条,所述盒盖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侧固定条的固定块。
[0015]优选地,所述盒盖的尺寸为22.5cm
×
15.4cm
×
1cm;所述盒体为22.5cm
×
15cm
×
2cm。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的病理标本盒,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通过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的作用,将盒体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独立区域,用于放置标本,以保证每个标本不会从一个分隔腔混进另一个分隔腔,造成污染,同时标记号设于倾斜设置的横向隔板上,以便于能够清晰看到标记,以提高标本取放速度、准确性及安全性,而盒盖的外端设有把手及各种标签槽(纸张卡槽和标签槽),便于核对信息且提高了病理检验系统录入流程,缩短信息录入时间,减少手术医生、护士及病理工作人员花太多时间在核对病人信息、样本数量的确认,以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标本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病理标本盒的打开状态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病理标本盒的打开状态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盒体;11、横向隔板;110、标记号;12、纵向隔板;13、透明覆盖板;14、空气弹簧;15、卡扣槽;16、侧固定条;20、盒盖;21、便携式把手;22、纸张卡槽;23、标签槽;24、卡扣件;25、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
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0025]请参阅图1
‑
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病理标本盒,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以便再次送切缘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该病理标本盒包括盒体10及盖在盒体10上的盒盖20;盒体10内设有多个的横向隔板11及纵向隔板12,各横向隔板11与各纵向隔板12配合以将盒体10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独立区域,独立区域内设有标记号110;横向隔板11为倾斜设置,标记号110设于横向隔板11的倾斜面上;盒盖20与盒体10为扣合连接,盒盖20的外表面中部设有便携式把手21,盒盖20的外表面的下端设有用于放置病理检查申请单的纸张卡槽22,盒盖20的外表面的上端设有用于粘贴病人信息标签的标签槽23。
[0026]上述病理标本盒通过横向隔板11与纵向隔板12的作用,将盒体10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独立区域,用于放置标本,以保证每个标本不会从一个分隔腔混进另一个分隔腔,造成污染,同时标记号110设于倾斜设置的横向隔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标本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及盖在所述盒体上的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多个的横向隔板及纵向隔板,各所述横向隔板与各所述纵向隔板配合以将所述盒体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独立区域,所述独立区域内设有标记号;所述横向隔板为倾斜设置,所述标记号设于所述横向隔板的倾斜面上;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为扣合连接,所述盒盖的外表面中部设有便携式把手,所述盒盖的外表面的下端设有用于放置病理检查申请单的纸张卡槽,所述盒盖的外表面的上端设有用于粘贴病人信息标签的标签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标本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的倾斜角度为20
°‑
5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标本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的倾斜角度为30
°‑
4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标本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区域的规格为3cm
×
2.5cm
×
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多块皮肤切缘、基底切缘取样的病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燕英,方紫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