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热电极条的激光雷达视窗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281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雷达视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电极条的激光雷达视窗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激光雷达视窗,所述激光雷达视窗的下表面固定有ITO导电膜层,所述ITO导电膜层的下表面前后两端均固定有镍铬合金膜层,两个镍铬合金膜层的下面均固定有加热电极条,所述加热电极条为金属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电极加热条制作工艺存在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且存在厚度不易控制,易破坏视窗表面光洁度等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热电极条的激光雷达视窗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雷达视窗
,特别是一种具有加热电极条的激光雷达视窗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激光雷达是激光主动探测以及测距传感器设备的一种统称,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频测距和扫描测角实现对目标轮廓三维扫描测量并成像。相比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常见的辅助驾驶传感器,激光雷达具备强大的空间三维分辨能力。激光雷达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工业制造业。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以及自动驾驶的发展,车载激光雷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降低雨、雪、冰、雾等恶劣天气条件对激光雷达视野的影响,这就要求激光雷达视窗具有加热除雾去冰的功能。业内一般是在激光雷达视窗内表面通过PVD沉积一层ITO导电膜,然后在透明导电膜上用厚膜浆料制成电极加热条用以连接外部电源实现加热功能。使用厚膜浆料制作电极加热条存在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且存在厚度不易控制,易破坏视窗表面光洁度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电极加热条制作工艺存在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且存在厚度不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热电极条的激光雷达视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雷达视窗,所述激光雷达视窗的下表面固定有ITO导电膜层,所述ITO导电膜层的下表面前后两端均固定有镍铬合金膜层,两个镍铬合金膜层的下面均固定有加热电极条,所述加热电极条为金属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电极条的激光雷达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视窗的长度为120mm,宽度为60mm,厚度为3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电极条的激光雷达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视窗的材质为特种塑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电极条的激光雷达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ITO导电膜层的长度为118mm,宽度为58mm,厚度为69nm

71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电极条的激光雷达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层和镍铬合金膜层的长度均为100mm,宽度均为5mm,与激光雷达视窗的边缘的间隔均为5mm;所述镍铬合金膜层的厚度为19nm

21nm,所述金属膜层的厚度为98nm

102nm。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热电极条的激光雷达视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使用超声波清洗机对激光雷达视窗进行清洗;步骤S2:通过烤箱对激光雷达视窗进行烘烤;步骤S3:将激光雷达视窗放置在镀膜工装A上,然后将镀膜工装A放进真空电子束蒸发镀膜机中;步骤S4:使用电子束蒸发镀膜的方式在激光雷达视窗的下表面沉积ITO导电膜层;步骤S5:将沉积ITO导电膜层后的激光雷达视窗放置在镀膜工装B上,然后将镀膜工装B放进真空电子束蒸发镀膜机中;步骤S6:使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生君黄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富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