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护筒双联气囊下水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直径超长超重圆形钢护筒下放入水
,具体涉及一种钢护筒双联气囊下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护筒直径3.9m,壁厚3cm,单节2m钢护筒重达6t,且设计要求水上接长不宜超过一次,因此可采用浮运法,大直径钢护筒在岸上拼装接长完成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护筒下水的难题,一般采用大设备整体吊装或轨道滑移下水的施工方法,钢护筒是在土质不稳定的桩基施工中用以保护孔桩,防止塌孔而影响施工进度及安全的钢质护筒,超长大直径的永久钢护筒在海上和内河超深水域桩基基础中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0003]为了解决钢护筒下水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大型的特种设备进行施工的方式处理,例如浮吊、大型起重设备等,但仍然存在一些大型设备无法进入的区域或使用大型设备不经济的问题,进而导致施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护筒双联气囊下水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钢护筒双联气囊下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钢护筒的准备工作,其包括S1
‑
1下水坡道平整、S1
‑
2护筒接长胎架定位、S1
‑
3护筒两端封堵、S1
‑
4护筒间联系焊接;
[0008]S2、护筒下水系统安装,其包括S2
‑
1卷扬机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护筒双联气囊下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S1、钢护筒的准备工作,其包括S1
‑
1下水坡道平整、S1
‑
2护筒接长胎架定位、S1
‑
3护筒两端封堵、S1
‑
4护筒间联系焊接;S2、护筒下水系统安装,其包括S2
‑
1卷扬机安装、S2
‑
2地锚加工安装、S2
‑
3滑轮组,钢丝绳安装、S2
‑
4脱钩安装;S3、气囊顶升下水,其包括S3
‑
1气囊充气顶升护筒、S3
‑
2撤除胎架、S3
‑
3护筒沿坡道下放、S3
‑
4打开脱钩、S3
‑
5护筒下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护筒双联气囊下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
‑
1、下水坡道平整:使下水坡(1)的表面需保持平整,不可有凸起、凹陷,以免刮破气囊(22)和影响钢护筒体(23)的下滑;S1
‑
2、护筒接长胎架定位:将钢护筒体(23)呈两排状置于胎架(21)上,多个钢护筒体(23)下方提前安置好气囊(22),在气囊(22)进场应进行气密性检查,保证气囊(22)有足够的承载力,而后针对多个短节的钢护筒体(23)在下水坡(1)上进行焊接接长;S1
‑
3、护筒两端封堵:对钢护筒体(23)的前后两端进行封堵,利用封堵板(24)在钢护筒体(23)的前后两端焊接,封堵板(24)采用14mm厚度钢板;S1
‑
4、护筒间联系焊接:在两条钢护筒体(23)分别焊接接长完成后,焊接钢护筒体(23)间联系,提前计算好工字钢(25)与钢护筒体(23)相连部位的弧度,并提前下料切割好,钢护筒体(23)间平联用工字钢(25)焊接上下两道,工字钢(25)选用I 25工字钢,两道平联间用槽钢(26)焊接剪刀撑,槽钢(26)为20槽钢,平联与剪刀撑需切割出相应的弧度并与钢护筒体(23)满焊,根据钢护筒体(23)长度焊接多道联系,使两个独立的钢护筒体(23)形成双联体系,且将其后端焊接好固定杆(231)和扣接部(2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护筒双联气囊下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
‑
1、卷扬机安装:将电机座(31)置于下水坡(1)平面右部区域,接入膨胀螺栓(43)固定,卷扬电机(33)安装固定完成;S2
‑
2、地锚加工安装:通过对下放过程中各工况的分析,得到最不利的荷载,预先对地锚(41)抗拉能力计算,进而确定大小等关键数据,选定合适的地锚(41),而后将地锚(41)置于下水坡(1)平面处中部区域,正对钢护筒体(23)中部,确定好位置而后将地锚(41)、Y字架(42)装入膨胀螺栓(43)地面固定;S2
‑
3、滑轮组,钢丝绳安装:将钢索(35)的端头穿入滑轮组(36)的滑轮处,将其环绕而后穿出置于地锚(41)内的转轮(45)外围,后固定在滑轮组(36)的尾端;S2
‑
4、脱钩安装:使卷扬电机(33)动作,带动卷筒(34)转动,放出一段钢索(35),使滑轮组(36)接近扣接部(232),而后使电控脱钩器(37)的钩头开启,与扣接部(232)扣接后锁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护筒双联气囊下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
‑
1、气囊充气顶升护筒:气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费志高,郭智博,王北海,肖海明,卢球星,范代强,高绍隆,段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