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圆腔体类零件定位及检查的定位器,属于飞机装配制造技术领域。该定位器包括主体框架、限位器、滑动托架、可旋指针、传动机构、手轮、指针支架、止动块和线性滑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测量可旋指针的端面与圆柱腔体内侧结构的间隙值判定圆柱腔体类组件轴线位置的准确性,即可旋指针的端面与圆柱腔体类组件轴线位置的间隙值在圆周任意点位的差值最大不大于设计的允许值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圆柱腔体类零件在定位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定位调整,提升了产品定位的准确度和操作效率。提升了产品定位的准确度和操作效率。提升了产品定位的准确度和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圆腔体类零件定位及检查的定位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装配制造
,涉及一种适用于圆柱腔体类零件定位及检查的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飞机装配制造业中,经常应用圆柱腔体类组件,圆柱腔体类组件空腔内部一般后续会安装成品、其他部件等,例如飞机上比较典型的发动机安装至机尾罩腔体内,装配时不仅要保证圆柱腔体零件外部与周边结构的配合关系(例如间隙阶差),而且要保证内部结构与成品或其他结构之间的配合间隙要求。圆柱腔体类组件由于结构复杂,其成型工艺上广泛应用了点焊、激光焊及铆接成型等多种工艺技术,尤其焊接工艺应用较多,目前因焊接成型因受热影响较大,所以焊接类零件制造公差对比钣金类或者机加类零件制造公差都相对较大,对装配定位协调都有增加了技术难点,尤其是一些圆柱腔体类零件定位时有轴线位置要求时,更是目前飞机装配领域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
[0003]目前,可拆圆柱腔体类组件定位时一般是通过激光跟踪仪或者手工调整进行定位,但是使用激光跟踪仪进行定位主要缺点为定位所需时间较长,影响正常装配节奏,且需要的成本相对较大。采用手工定位的缺点为经常需要返工返修来进行二次调整来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性,定位准确性和定位效率均受到一定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圆柱腔体类零件定位及检查的定位器和定位方法,实现了圆柱腔体类零件在定位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定位调整,提升了产品定位的准确度和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圆柱腔体类组件定位及检查的定位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圆腔体类零件定位及检查的定位器,包括主体框架1、限位器2、滑动托架3、指针定位模块、止动块8和线性滑轨9。
[0006]所述主体框架1为定位器的主体支撑结构,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一般与地面实现永久连接;主体框架1与飞机在空间位置上保证合理,且均属于同一坐标系、协调统一,不会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和装配。
[0007]所述线性滑轨9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1上表面;限位器2和止动块8通过螺栓嵌于线性滑轨9上,分别位于线性滑轨9两侧,起到限位和定位作用;滑动托架3嵌于线性滑轨9上、位于限位器2和止动块8之间,能沿着线性滑轨9滑动。
[0008]所述指针定位模块包括可旋指针4、传动机构5、手轮6和指针支架7。其中,指针支架7为整个指针定位模块的主体结构,其通过定位销和快拆螺栓固定在滑动托架3上,提供机构稳定的作用。指针支架7顶部安装传动机构5,可旋指针4、手轮6均与传动机构5连接,传动机构5内部结构为齿轮配合丝杠的原理,将手轮6的旋转动作传递到可旋指针4上。可旋指针4为扁平指针形状,其端面为测量基准面;可旋指针4中心轴位置上刻有等分线,为绕轴旋
转时提供参考点位。
[0009]所述可旋指针4、传动机构5、手轮6和指针支架7装配后为整体可拆式,滑动托架3支撑着指针定位模块沿着线性滑轨9在工作区域上前后滑行,当行驶到飞机装配工作区域内时,通过限位器2可以实现指针定位模块和滑动托架3的整体固定。固定后,指针定位模块即能固定到定位器的理论位置(图3工作位置),此状态下即可满足工作条件。
[0010]工作时,可旋指针4在手轮6的作用下,通过传动机构5绕着轴线实现360
°
的旋转。通过测量可旋指针4的端面与圆柱腔体内侧结构的间隙值即可以判定圆柱腔体类组件轴线位置的准确性,即可旋指针4的端面与圆柱腔体类组件轴线位置的间隙值在圆周任意点位的差值最大不大于设计的允许值即可(注:差值为0时一种理论状态,实际操作时无法实现)。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圆柱腔体类零件在定位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定位调整,提升了产品定位的准确度和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定位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指针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左视图。
[0014]图3为实施方案工作说明——起始准备状态示意(实施方案第四步)。
[0015]图4为实施方案工作说明——工作状态示意图(实施方案第五步至第九步);其中,(a)为主视图,(b)为左视图。
[0016]图中:1主体框架;2限位器;3滑动托架;4可旋指针;5传动机构;6手轮;7指针支架;8止动块;9线性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该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圆腔体类零件定位及检查的定位器,包括主体框架1、限位器2、滑动托架3、指针定位模块、止动块8和线性滑轨9。
[0019]所述主体框架1为定位器的主体支撑结构,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与地面实现永久连接;主体框架1与飞机在空间位置上保证合理,且均属于同一坐标系、协调统一,不会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和装配。
[0020]所述线性滑轨9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1上表面;限位器2和止动块8通过螺栓嵌于线性滑轨9上,分别位于线性滑轨9两侧,起到定位和限位作用;滑动托架3嵌于线性滑轨9上、位于限位器2和止动块8之间,能沿着线性滑轨9滑动。
[0021]如图2所示,指针定位模块包括可旋指针4、传动机构5、手轮6和指针支架7。其中,指针支架7为整个指针定位模块的主体结构,其通过定位销和快拆螺栓固定在滑动托架3上,提供机构稳定的作用。指针支架7顶部安装传动机构5,传动机构5与可旋指针4和手轮6连接,传动机构5内部结构为齿轮配合丝杠的原理,将手轮6的旋转动作传递到可旋指针4上。如图2中(a),可旋指针4为扁平指针形状,其端面为测量基准面;如图2中(b),可旋指针4
中心轴位置上刻有等分线,为绕轴旋转时提供参考点位。
[0022]上述定位器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23]第一步:飞机产品其他结构已装配完成,圆柱腔体类零件已具备定位状态;
[0024]第二步: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定位器进行零件定位时,需要保证定位器的非可拆结构包括主体框架1、限位器2、止动块8和线性滑轨9均已经与飞机处于同一工况下并已经安装完成,其他可拆结构也已经完成准备状态。
[0025]第三步:预定位。
[0026]圆柱腔体类零件先进行预定位,定位时可借助飞机装配用夹紧器实现夹紧,可选用的工具例如大力钳或弓形夹,定位后圆柱腔体类零件与飞机其他结构处于一个状态。预定位的目的是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定位器提供一个必要条件。
[0027]第四步:安装指针定位模块至定位器起始位置(零点位,参考图3)。
[0028]指针定位模块为一个整体可拆结构,首先将指针定位模块在散件拆卸状态下安装至止动块8位置处,利用定位销和快拆螺栓实现滑动托架3与指针支架7对应连接点位的固定。止动块8的位置应避免其与飞机圆柱腔体组件干涉,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具体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腔体类零件定位及检查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器包括主体框架(1)、限位器(2)、滑动托架(3)、指针定位模块、止动块(8)和线性滑轨(9);所述主体框架(1)为定位器的主体支撑结构,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与地面实现永久连接;主体框架(1)与飞机在空间位置上保证合理,且均属于同一坐标系、协调统一;所述线性滑轨(9)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1)上表面;限位器(2)和止动块(8)嵌于线性滑轨(9)上,分别位于线性滑轨(9)两侧,起到限位和定位作用;滑动托架(3)嵌于线性滑轨(9)上、位于限位器(2)和止动块(8)之间,能沿着线性滑轨(9)滑动;所述指针定位模块包括可旋指针(4)、传动机构(5)、手轮(6)和指针支架(7);其中,指针支架(7)为整个指针定位模块的主体结构,其固定在滑动托架(3)上,提供机构稳定的作用;指针支架(7)顶部安装传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朱晨,周玉玲,朱杰,张子健,孙非,胡宝慧,王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