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卷切换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极卷制备生产
,尤其是指一种极卷切换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生产工艺过程中,极卷需要在不同的工艺段之间进行搬运、上下料完成极卷的切换,然而,在涂布、辊压、分切工艺段极卷的属性差异性较大,差异除妖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极卷的尺寸和重量方面:极卷的长度一般为400mm~1800mm,重量为300kg~4000kg,直径为183mm~1200mm;2.切换操作方面:极卷对接高度为1400mm~3000mm。具体的操作过程一般采用吊臂、叉车或者人工搬运的形式来实现,即通过切换装置将已加工完成的极卷从极卷收放卷设备上取下来,然后再将新的极卷装到极卷收放卷设备上。在切换过程中极卷收放卷设备可进行切换操作和回转的操作空间较小;极卷的切换需要极卷收放卷设备气涨轴精确插入到极卷轴中心孔中,对接精度需达到
±
1mm,否则极易损坏气涨轴,要求极为严苛;此外极卷价值较高,需严格避免操作过程产生磕碰和跌落损坏。因而,如何灵活、安全、高效地完成生产过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卷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极卷切换机器人和极卷对接设备;所述极卷切换机器人包括车架、两组调整装置、安全防错装置和机器人控制模块;所述车架在X方向和Y方向所在的水平面内移动并且识别障碍物;所述两组调整装置沿所述X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移动部和用于支撑极卷的两个叉臂部,所述叉臂部在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车架在所述X方向和Z方向移动;所述安全防错装置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极卷对接设备坐标位置范围的第一识别部;所述车架、所述调整装置以及所述安全防错装置与所述机器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极卷对接设备包括两个沿所述X方向对称设置的对接组件,两个所述对接组件分别固定在极卷收放卷设备的两侧;所述对接组件包括V型对接块、推升部和对接设备控制部;所述V型对接块与所述推升部连接,所述V型对接块在所述推升部的驱动下升降;所述两个对接组件的V型对接块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极卷收放卷设备的气涨轴的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合;所述推升部与所述对接设备控制部电连接;其中,所述对接设备控制部与所述机器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安全防错装置的第一识别部将所述对接设备坐标位置范围传输至所述极卷切换机器人,所述极卷切换机器人与所述极卷对接设备对接进行极卷转接;所述极卷对接设备与所述极卷收放卷设备对接进行极卷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卷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设有位于所述V型对接块外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与所述V型对接块的外壁连接的水平板和连接在所述水平板顶部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内表面和所述水平板的上表面呈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卷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部的顶部设有两个V型支撑槽口,所述两个V型支撑槽口在所述Y方向排布;所述两个V型支撑槽口为第一V型支撑槽口和第二V型支撑槽口,所述第一V型支撑槽口用于支撑第一待更换极卷,所述第二V型支撑槽口用于支撑第二待更换极卷;其中,所述第一V型支撑槽口距所述极卷叉臂部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V型支撑槽口距所述极卷叉臂部中心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卷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升部包括推杆、减速器和推杆电机,所述对接组件还包括顶升机架,所述推升部设置在所述顶升机架内;所述推杆的底端与所述顶升机架连接、顶端与所述V型对接块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所述推杆电机连接;所述推杆电机与所述极卷收放卷设备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卷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部包括摄像元件和坐标二维码,所述摄像元件设置在所述极卷切换机器人中在所述Y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所述摄像元件与所述机器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坐标二维码设置在所述两个对接组件之间中心位置的地面上,且沿Y方向设置一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卷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错装置还包括第二识别部,所述第二识别部包括第一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以及视觉识别与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叉臂部中在Y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极卷切换机器人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林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玖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