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273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干熄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粉焦沉淀池,其承担了沉降焦粒、对流冷却循环水的功能,使新建冷却池的规模大为减小,节省了投资成本。捕集的水蒸气和焦尘经历喷淋和曝气二次冷却和降尘,相比现有的曝气一次冷却和降尘,冷却和降尘效果更佳。在工艺流程中加入了在焦仓槽口焦炭与水分离单元避免了水带式输送机尾部的腐蚀。能够在焦仓内为焦炭加水增湿的同时,实现焦仓顶部水蒸汽及焦尘、焦仓底部卸料点焦尘以及废水的收集,收集后的气体曝入曝气池中,废水经处理后实现循环利用;有利于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减轻环境污染;并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干熄焦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独立焦化企业新上干熄焦项目的运焦系统中,一般是直接将干熄炉排出的焦炭通过带式输送机送入原有(湿熄焦)的焦处理系统中。由于干熄焦焦炭含水率低(≤0.5%),焦尘含量大,在焦炭转载点附近时会有大量的焦尘逸出。为了减少焦尘的排放,部分焦化企业新上干熄焦项目采用了现有的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工艺,该工艺主要的工艺流程是:在冷却池旁设置离心泵,将冷却池中的水送入缓冲仓,在缓冲仓里对热焦炭用水进行喷淋,对焦炭达到降温和增湿的目的。产生的水蒸气和焦尘通过蒸气捕集系统被曝入冷却池以达到冷却和降尘的目的。未被焦炭吸收的水从焦仓底部槽口流出,进入下方的积水坑中,接着被设置在积水坑中的泥浆泵送入冷却池而被循环使用。另外在冷却池设置系统外补给来水。
[0003]目前,该工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1)将水蒸气和焦尘通过引风机曝入冷却池,其冷却和降尘效果有限;(2)未被焦炭吸收的水从焦仓底部槽口流出,通过电液动扇形闸门、带式输送机尾部进入积水坑,对电液动扇形闸门和带式输送机尾部腐蚀严重;(3)积水坑中的泥浆泵送入冷却池水夹带大量的焦粒,需要对冷却池进行定期清理,但由于冷却池布置有曝气器和管道,妨碍清理;(4)冷却池不仅具有降尘和冷却的功能,还有沉降焦粒的功能,故其有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克服了现有的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工艺运行时存在的问题。具有投资成本低、降尘和蒸汽冷却效果好等优点。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包括粉焦沉淀池,粉焦沉淀池与焦仓管道相连,焦仓顶部均匀布置喷头,喷头上方设有蒸汽集罩;蒸汽集罩与冷却池旁的蒸汽冷却器管道相连,蒸汽冷却器与集汽管道、引风机、曝气管道依次管道相连;冷却池一侧设有回水池,焦仓与回水池管道相连,回水池与粉焦沉淀池管道相连;粉焦沉淀池与蒸汽冷却器管道相连。
[0007]进一步地,粉焦沉淀池包括多级沉淀池和清水池。
[0008]进一步地,回水池与冷却池通过溢流管道连通。
[0009]进一步地,焦仓底部槽口设有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与回水池管道相连。
[0010]进一步地,粉焦沉淀池通过循环水管道A和循环水管道B与蒸汽冷却器相连,粉焦
沉淀池通过循环水管道A和循环水管道C与焦仓相连;粉焦沉淀池泵房设置两台并联的离心泵。
[0011]进一步地,回水池设置两台并联的泥浆泵。
[0012]进一步地,冷却池与系统外补充来水管道相连。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设有粉焦沉淀池,粉焦沉淀池可采用焦化厂现有的粉焦沉淀池,其承担了沉降焦粒、对流冷却循环水的功能,使新建冷却池的规模大为减小,节省了投资成本。
[0015]2)捕集的水蒸气和焦尘经历喷淋和曝气二次冷却和降尘,相比现有的曝气一次冷却和降尘,冷却和降尘效果更佳。
[0016]3)在工艺流程中加入了在焦仓槽口焦炭与水分离单元(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避免了水带式输送机尾部的腐蚀。
[0017]4)能够在焦仓内为焦炭加水增湿的同时,实现焦仓顶部水蒸汽及焦尘、焦仓底部卸料点焦尘以及废水的收集,收集后的气体曝入曝气池中,废水经处理后实现循环利用。
[0018]5)有利于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减轻环境污染;并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冷却池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是图1焦仓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1.离心泵2.手动阀门3.循环水管道A 4.循环水管道B 5.循环水管道C 6.手动调节阀A 7.手动调节阀B 8.电动调节阀9.电磁流量计10.焦仓11.喷头12.第一带式输送机13.蒸汽集罩14.集汽管道A 15.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16.第二带式输送机17.循环水管道D18.引风机19.蒸汽冷却器20.集汽管道B 21.曝气管道22.曝气器23.溢流管道24.泥浆泵25.冷却池26.回水池27.紧急系统外补水管道28.循环水管道E 29.粉焦沉淀池291.沉淀池292.清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如图1

3所示,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具体包括:
[0027]1)在现有的粉焦沉淀池29泵房设置两台离心泵1,两台离心泵1通过管道并联,每个离心泵1管道上均设有一个手动阀门2,一开一备,将粉焦沉淀池29清水池的水分为两路。
[0028]第一路通过循环水管道A 3、循环水管道B 4送往冷却池25旁设置的蒸汽冷却器19,在循环水管道B 4设置手动调节阀A 6。
[0029]第二路通过循环水管道A 3、循环水管道C 5送往焦仓10顶部,在循环水管道C 5设置手动调节阀B 7、电动调节阀8和电磁流量计9。
[0030]2)在焦仓10顶部均匀布置有喷头11,水经喷头11喷洒在焦仓10内的焦炭上,焦仓10内焦炭的温度≤200℃,水遇热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同时还有焦尘扬起;由于焦炭为多孔隙结构,空气中的水蒸汽和水被吸附进入其孔隙中后凝结,达到降温和增湿的目的。
[0031]3)喷头11上方设有蒸汽集罩13,喷头11与蒸汽集罩13之间设有第一带式输送机12,焦尘和水蒸汽由蒸汽集罩13捕集,通过集汽管道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焦沉淀池,粉焦沉淀池与焦仓管道相连,焦仓顶部均匀布置喷头,喷头上方设有蒸汽集罩;蒸汽集罩与冷却池旁的蒸汽冷却器管道相连,蒸汽冷却器与集汽管道、引风机、曝气管道依次管道相连;冷却池一侧设有回水池,焦仓与回水池管道相连,回水池与粉焦沉淀池管道相连;粉焦沉淀池与蒸汽冷却器管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焦沉淀池包括多级沉淀池和清水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池与冷却池通过溢流管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焦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原麟倪鸿志陈秋杉范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