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72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包括:获取车主端取证信息和车体端取证信息;基于责任判定案例数据库,对车主端取证信息和车体端取证信息进行判定,获取内部责任判定结果和可信度评分分数;若可信度评分分数在评分阈值以上,则将内部责任判定结果作为初步责任判定结果通知给车主;响应于车主确认结果指令,将初步责任判定结果作为最终责任判定结果。上述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通过对车主端取证信息和车体端取证信息进行取证和判定,可以将最终责任判定结果发送给车主,处理时间短,避免造成交通堵塞且节省警力资源。且节省警力资源。且节省警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事故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按照后果可以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0003]交通事故中的大部分的事故属于轻微事故或一般事故,如轻微事故中的一些剐蹭事件造成一定数额的财产损失等,大都会进行报警处理。交警接到指挥中心的通知,再赶往现场。交警到达现场后,与车主了解情况,调监控再结合现场情况等进行处理,最后下达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并且拿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之后,可能还需要处理保险赔付等问题。
[0004]当前事故处理方式容易导致车主需要等待交警到达事故地点,处理时间较长,并且可能还会导致交通堵塞和加大了警力资源的消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发生交通事故后,车主需要等待交警到达事故地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车主端取证信息和车体端取证信息;基于责任判定案例数据库,对所述车主端取证信息和所述车体端取证信息进行判定,获取内部责任判定结果和可信度评分分数;若所述可信度评分分数在评分阈值以上,则将所述内部责任判定结果作为初步责任判定结果通知给车主;响应于所述车主确认结果指令,将所述初步责任判定结果作为最终责任判定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责任判定案例数据库,对所述车主端取证信息和所述车体端取证信息进行判定,获取内部责任判定结果和可信度评分分数,包括:对所述车主端取证信息和所述车体端取证信息的取证情况进行完整度评分;基于完整度评分结果,获取所述可信度评分分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内部责任判定结果作为初步责任判定结果通知给车主之后,还包括:响应于所述车主否定确认结果指令,则对所述车主端取证信息和所述车体端取证信息进行二次判定,获取二次判定结果;将二次判定结果通知给所述车主;响应于所述车主对所述二次判定结果的确认结果指令,将所述二次判定结果作为最终责任判定结果;响应于所述车主对所述二次判定结果的否定确认结果指令,则通知交通部门进行现场处理,并通知所述车主等待交警进行现场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责任判定案例数据库,对所述车主端取证信息和所述车体端取证信息进行判定,获取内部责任判定结果和可信度评分分数之后,还包括:若所述可信度评分分数小于所述评分阈值,则通知交通部门进行现场处理,并通知所述车主等待交警进行现场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事故取证的责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车主端取证信息和车体端取证信息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车主提供的基础事故信息,基于所述基础事故信息,生成受理编号;基于所述受理编号,响应于所述车主选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刘东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神州路路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