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操作装置(3)具备:取得单元(33),其取得第1信息和第2信息,第1信息表示具有用于非接触供电的受电部(411)的一个车辆(4)是否设置有使受电部在一个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413),第2信息表示设置在一个车辆的外部的具有用于非接触供电的送电部(211)的供电装置(2)是否设置有使送电部在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213);以及决定单元(31),其基于第1信息和第2信息,决定使受电部和送电部中的至少一方在高度方向上移动。由此,适当地进行车辆以及供电装置的升降机构的操作。车辆以及供电装置的升降机构的操作。车辆以及供电装置的升降机构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操作装置以及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于非接触供电的受电部和送电部中的至少一方升降的升降操作装置以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这种装置,例如提出了一种在检测到设置于车辆底板部的可升降的受电部接触到障碍物时控制受电部的升降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
1700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6]不仅受电侧装置(例如车辆),供电侧装置也有可能具备升降机构。在受电侧装置和供电侧装置双方都具备升降机构的情况下,如何使两者起动(开动、工作)成为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没有考虑该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地进行升降机构的操作的升降操作装置以及操作方法。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升降操作装置具备:取得单元,其取得第1信息和第2信息,所述第1信息表示具有用于非接触供电的受电部的一个车辆是否设置有使所述受电部在所述一个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2信息表示设置在所述一个车辆的外部且具有用于非接触供电的送电部的供电装置是否设置有使所述送电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以及决定单元,其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决定使所述受电部和所述送电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移动。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降操作装置中的操作方法,包括:取得步骤,所述升降操作装置取得第1信息和第2信息,所述第1信息表示具有用于非接触供电的受电部的一个车辆是否设置有使所述受电部在所述一个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2信息表示设置在所述一个车辆的外部且具有用于非接触供电的送电部的供电装置是否设置有使所述送电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和决定步骤,所述升降操作装置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决定使所述受电部和所述送电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移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构成的图。
[0012]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和地上(地面)供电装置的构成的图。
[0013]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服务器的构成的图。
[0014]图4是表示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工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0015]图5是表示与升降机构相关的判定表(table)的一例的图。
[0016]图6是表示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工作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0017]标号说明
[0018]1非接触供电系统;2地上供电装置;3服务器;4车辆;5网络;21送电装置;22电源;23控制器;24地上侧传感器;25、45广域通信装置;26、46狭域通信装置;31处理器;32存储装置;33外部通信模块;41受电装置;42电池(battery);43ECU(电子控制单元);44车辆侧传感器;47继电器;211送电部;212送电电路;213、413升降机构;411受电部;412受电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至图6,对涉及升降操作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0](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整体构成)
[0021]参照图1,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中,非接触供电系统1具备地上供电装置2、服务器3和车辆4而构成。在非接触供电系统1中,以非接触方式从地上供电装置2对车辆4进行电力传输。非接触供电系统1也可以分别具备多个地上供电装置和车辆而构成。但是在图1中,为了避免附图变得繁杂,仅记载了地上供电装置2和车辆4。
[0022]此外,对于非接触的电力传输的方式,例如能够应用磁场共振耦合(磁场谐振)等各种方式。另外,非接触的电力传输既可以在车辆4的停止期间进行,也可以在车辆4的行驶期间进行。
[0023]地上供电装置2、服务器3和车辆4例如构成为能够经由通过光通信线路等所构成的通信网络5相互进行通信。地上供电装置2例如既可以经由无线基站51连接于网络5,也可以经由通信线缆(未图示)连接于网络5。车辆4例如经由无线基站52连接于网络5。
[0024]在地上供电装置2和车辆4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例如10米以上),地上供电装置2与车辆4经由服务器3进行通信。以下,将该经由服务器3的、地上供电装置2和车辆4间的通信适当地称为“广域无线通信”。另一方面,在地上供电装置2和车辆4比较近的情况下(例如小于10米),地上供电装置2与车辆4直接(换言之是不经由服务器3地)进行通信。以下,将该不经由服务器3的、地上供电装置2和车辆4间的通信适当地称为“狭域无线通信”。
[0025]在非接触供电系统1中,为了以非接触方式从地上供电装置2向车辆4进行电力传输,地上供电装置2需要确定作为供电对象的车辆4,取得车辆4的例如请求供电电力等信息。因此,需要从车辆4向地上供电装置2发送包含车辆识别信息的车辆信息。
[0026]车辆4距离地上供电装置2较远时,通过广域无线通信,例如将与车辆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车辆信息发送给地上供电装置2。另外,车辆4离地上供电装置2较近时,通过狭域无线通信,例如将与车辆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车辆信息发送给地上供电装置2。
[0027](地上供电装置的构成)
[0028]参照图2,对地上供电装置2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2中,地上供电装置2具有送电装置21、电源22、控制器23、地上侧传感器24、广域通信装置25和狭域通信装置26。送电装置21具有送电部211、送电电路212和升降机构213。升降机构213构成为能够沿着与地面垂直的方向(换言之是车辆4的高度方向)移动送电部211。电源22经由送电电路212与送电部电连接。
[0029]此外,送电部211和送电电路212成为与应用于该非接触供电系统1的非接触电力传输的方式相应的构成。对于升降机构,可以应用现有的各种方式,因此省略关于其详情的说明。电源22可以是交流电源,也可以是直流电源。
[0030]控制器23进行与地上供电装置2相关的各种控制。控制器23例如在向车辆4进行电力传输时控制送电电路212,控制广域通信装置25和狭域通信装置26。在此,广域通信装置25用于广域无线通信,狭域通信装置26用于狭域无线通信。此外,广域通信装置25成为与广域无线通信所应用的通信方式相应的构成。同样地,狭域通信装置26成为与狭域无线通信所应用的通信方式相应的构成。
[0031]地上侧传感器24例如可以包括检测与送电装置21相关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检测与送电装置21相关的电压的电压传感器、检测与送电装置21相关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地上供电装置2周围的异物的异物传感器、检测地上供电装置2周围的生物体的生物体传感器、降雨传感器等。地上侧传感器24的输出被输入到控制器23。
[0032](车辆的构成)
[0033]参照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取得单元,其取得第1信息和第2信息,所述第1信息表示具有用于非接触供电的受电部的一个车辆是否设置有使所述受电部在所述一个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2信息表示设置在所述一个车辆的外部且具有用于非接触供电的送电部的供电装置是否设置有使所述送电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以及决定单元,其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决定使所述受电部和所述送电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得单元取得与包括所述一个车辆在内的多个车辆各自有关的车辆信息,所述决定单元在所述第1信息表示出所述一个车辆设置有所述受电部的升降机构、且存在继所述一个车辆之后使用所述供电装置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其他车辆的情况下,决定使所述受电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得单元取得与包括所述一个车辆在内的多个车辆各自有关的车辆信息,所述决定单元在所述第2信息表示出所述供电装置设置有所述送电部的升降机构、且继所述一个车辆之后使用所述供电装置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其他车辆的类型与所述一个车辆的类型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决定使所述送电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信息表示出所述一个车辆设置有所述受电部的升降机构时,所述第1信息包含表示所述受电部的升降机构的状态的第1状态信息,在所述第2信息表示出所述供电装置设置有所述送电部的升降机构时,所述第2信息包含表示所述送电部的升降机构的状态的第2状态信息,所述决定单元基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大树,桥本俊哉,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