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677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运输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锁轨机构,包括手轮、支撑杆、转接座、限位块和两个卡爪,支撑杆插装于手轮中,手轮转动时,支撑杆同步转动,转接座螺接于支撑杆,限位块转接于支撑杆,且设置有第二转动空间,两个卡爪对称设置于支撑杆的两侧,被配置为夹装铁轨,卡爪转接于转接座,并穿设限位于第二转动空间中,两个卡爪夹装在铁轨上,转动手轮时,支撑杆带动限位块靠近或远离转接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手轮,使得限位块和转接座在支撑杆作用下靠近或远离,进而改变两个卡爪之间的距离,完成对铁轨的夹持和放开,不仅对运输车在轨道上的定位和防溜车作业进行简化,提高了作业效率,还提高了准确率,实现高质量作业。实现高质量作业。实现高质量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运输车
,尤其涉及一种锁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运输车,一般包括轨道牵引车、无动力轨道运输车、动车、机车等等,当运输车在轨道上停止时,常常通过车辆电机抱闸的方式防止车辆溜车,或者采用机械方式,如使用铁鞋、止轮器等放在车辆轮子下方,对车辆进行制动避免车辆溜车。具体地,铁鞋一般为双边制动铁鞋,由两部分构成,即底部和头部,头部又分为鞋头、挡板两部分,当车轮踏上底部鞋底后,利用头部能够将车轮卡主,使得铁鞋与车轮共同滑行起到制动效果,并在车辆停止运行或在具有倾斜角度的坡面上停车时,铁鞋能够防止车辆溜车,但是铁鞋的放置过程需要复杂的人工操作,且容易出现放置不当而不能将车辆进行定位的现象,不仅效率低下,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简化轨道运输车停车后定位和防溜车的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准确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轨机构,以简化轨道运输车停车后定位和防溜车的作业过程,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作业,减少试错过程,节省人工。
>[0004]为达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锁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轮(10);支撑杆(20),插装于所述手轮(10)中,所述手轮(10)转动时,所述支撑杆(20)同步转动;转接座(30),螺接于所述支撑杆(20);限位块(40),转接于所述支撑杆(20),且设置有第二转动空间(401);两个卡爪(60),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0)的两侧,被配置为夹装铁轨(100),所述卡爪(60)转接于所述转接座(30),并穿设限位于所述第二转动空间(401)中,两个所述卡爪(60)夹装在所述铁轨(100)上,转动所述手轮(10)时,所述支撑杆(20)带动所述限位块(40)靠近或远离所述转接座(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50),连接于所述限位块(40),所述支撑杆(20)能够抵靠所述连接板(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0)设置有通孔(41)、第一卡槽(43)和第二卡槽(44),所述第二卡槽(44)位于所述通孔(41)和所述第一卡槽(43)之间,并连通于所述通孔(41)和所述第一卡槽(43),所述支撑杆(20)穿设于所述通孔(41)限位于所述第二卡槽(44)中,所述连接板(50)卡装于所述第一卡槽(43)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包括支撑杆中段(22)和支撑杆下段(23),所述支撑杆下段(23)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杆中段(22)直径,所述通孔(41)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杆中段(22)直径,且小于所述支撑杆下段(23)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0)上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二孔(42),多个所述第二孔(42)相对于所述支撑杆(20)对称设置,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莎程利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