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67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涉及防锈袋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档条,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处理箱,且处理箱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防止加工后的原料出现粘连的防粘组件,所述防粘组件包括接料盒一、震动机一、支撑板一、接料盒二、震动机二和支撑板二,所述接料盒一的下端设置有震动机一,且震动机一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的下方设置有接料盒二,且接料盒二的下端安装有震动机二,所述震动机二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二。该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通过采用防粘组件和档条的设置可利用双重的振动设计来防止加工后的原料出现粘连的现象,从而导致后续成型时的形状以及大小出现偏差。致后续成型时的形状以及大小出现偏差。致后续成型时的形状以及大小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锈袋生产
,具体为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锈袋是基于高分子材料与VCI气相防锈技术发展相结合的新一代创新高科技产品,防锈袋具有相应的挥发作用,覆盖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或与金属制品紧密接触,它会根据挥发性防锈离子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自动进行防锈,而防锈袋在生产的过程中则会用到一种造粒装置。
[0003]现有的造粒装置将原料形成颗粒时其还属于一种具有粘附性的固体,当再次对其进行加工时会出现黏附在一起的现象,从而导致后续成型时的形状以及大小出现偏差的问题。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包括底座和档条,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处理箱,且处理箱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防止加工后的原料出现粘连的防粘组件,所述防粘组件包括接料盒一、震动机一、支撑板一、接料盒二、震动机二和支撑板二,所述接料盒一的下端设置有震动机一,且震动机一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的下方设置有接料盒二,且接料盒二的下端安装有震动机二,所述震动机二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二,所述档条位于接料盒一底部表面,所述接料盒一靠近档条的右侧开设有通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接料盒二的下方设置有盛装盒,所述处理箱的上端左侧安装有下料管,且下料管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的表面设置有定时器,所述下料管的上端安装有浓缩反应器,且浓缩反应器的上端设置有加工罐。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工罐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封盖,所述进料斗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粉碎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粉碎叶的中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端部安装有电机一,所述加工罐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混合组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电机二和主转杆,所述电机二的下端设置有主转杆。
[0012]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套筒、次转杆和搅拌叶,所述主转杆的下端通过套筒连接有次转杆,且次转杆的外部表面设置有搅拌叶。
[0013]进一步的,所述次转杆与搅拌叶为一体化结构,且次转杆关于加工罐的竖直中轴
线成对称分布。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通过采用防粘组件和档条的设置可利用双重的振动设计来防止加工后的原料出现粘连的现象,从而导致后续成型时的形状以及大小出现偏差,控制阀和定时器的安装便于人们对下料管的下料速度进行调控,电机一、转轴和粉碎叶的设置可防止在大量进料时进料斗出现堵塞的现象,混合组件的安装可利用两组旋出的相反旋转力,可使原料能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同时也能提高加工罐的加工效率。
[0015]1、本技术通过防粘组件的设置可利用支撑板一上震动机一带动接料盒一的振动,可防止加工后的原料出现粘连的现象,且双重结构和档条的设计可延长原料在接料盒一内的摆动时间,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装置的防粘连效果,盛装盒的安装便于将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收集,这样方便后期人们对其进行拿取。
[0016]2、本技术通过控制阀的设置可利用定时器设计的规定时间对下料管进行开启和关闭的控制,这样可避免下料管一次下料过多,而增加了处理箱内原料粘附在一起的可能性,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封盖的安装可避免加工罐在工作的过程中外界的灰尘和异物进入其中,从而影响装置生产后物品的质量。
[0017]3、本技术通过电机一、转轴和粉碎叶的设置可在装置进行大量进料的过程中,防止进料斗处因成块的原料而出现堵塞的现象,从而造成无法进料的问题,混合组件的安装可利用电机二带动主转杆的旋转,使通过套筒与其相连接的次转杆能带动搅拌叶对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又因其结构设计为两组,且两组搅拌叶为相反转动,所以会形成相对的旋转力,这样可提高结构对原料的混合速率和使原料能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的接料盒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的加工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2、处理箱;3、防粘组件;301、接料盒一;302、震动机一;303、支撑板一;304、接料盒二;305、震动机二;306、支撑板二;4、盛装盒;5、下料管;6、控制阀;7、定时器;8、浓缩反应器;9、加工罐;10、档条;11、通槽;12、进料斗;13、封盖;14、电机一;15、转轴;16、粉碎叶;17、混合组件;1701、电机二;1702、主转杆;1703、套筒;1704、次转杆;1705、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包括底座1和档条10,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处理箱2,且处理箱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防止加工后的原料出现粘连的防粘组件3,防粘组件3包括接料盒一301、震动机一302、支撑板一303、接料盒二304、震动机二305和支撑板二306,接料盒一301的下端设置有震动机一302,且震动机一302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板一303,支撑板一303的下方设置有接料盒二304,且接料盒二304的下端安装有震动机二
305,震动机二305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二306,档条10位于接料盒一301底部表面,接料盒一301靠近档条10的右侧开设有通槽11,防粘组件3的设置可利用支撑板一303上震动机一302带动接料盒一301的振动,可防止加工后的原料出现粘连的现象,且双重结构和档条10的设计可延长原料在接料盒一301内的摆动时间,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装置的防粘连效果,接料盒二304的下方设置有盛装盒4,盛装盒4的安装便于将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收集,这样方便后期人们对其进行拿取,处理箱2的上端左侧安装有下料管5,且下料管5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6,控制阀6的表面设置有定时器7,控制阀6的设置可利用定时器7设计的规定时间对下料管5进行开启和关闭的控制,这样可避免下料管5一次下料过多,而增加了处理箱2内原料粘附在一起的可能性,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下料管5的上端安装有浓缩反应器8,且浓缩反应器8的上端设置有加工罐9。
[0024]如图3所示,加工罐9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12,且进料斗1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封盖13,封盖13的安装可避免加工罐9在工作的过程中外界的灰尘和异物进入其中,从而影响装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包括底座(1)和档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处理箱(2),且处理箱(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防止加工后的原料出现粘连的防粘组件(3),所述防粘组件(3)包括接料盒一(301)、震动机一(302)、支撑板一(303)、接料盒二(304)、震动机二(305)和支撑板二(306),所述接料盒一(301)的下端设置有震动机一(302),且震动机一(302)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板一(303),所述支撑板一(303)的下方设置有接料盒二(304),且接料盒二(304)的下端安装有震动机二(305),所述震动机二(305)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二(306),所述档条(10)位于接料盒一(301)底部表面,所述接料盒一(301)靠近档条(10)的右侧开设有通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盒二(304)的下方设置有盛装盒(4),所述处理箱(2)的上端左侧安装有下料管(5),且下料管(5)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均匀混合防粘连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6)的表面设置有定时器(7),所述下料管(5)的上端安装有浓缩反应器(8),且浓缩反应器(8)的上端设置有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玲何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启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