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涉及废气处理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的废气滤油净化组件包括滤油净化筒体、滤筒法兰、密封环、外壳体、提手、活性炭和滤油盖,在使用时可以在废气进端对废气中杂质以及油性物质进行过滤,避免因油性物质造成传送管道内壁沾粘,同时内部活性炭过滤组件跟换较为方便,通过设置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保温壳体、换热密封法兰、进水管、排水管、换热管和换热密封盖,在使用时该装置可以对废气进行热交换工作,对废气进行降温的同时对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利于,同时采用较为紧凑的结构,可以降低废气热量的流失。降低废气热量的流失。降低废气热量的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在对废气进行净化时需要使用到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工作。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011097923.5中公开了 一种废气处理方法及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在使用时虽然可以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但是在使用时该装置的过滤组件无法在烟气进行端进行油气过滤处理,在使用时会造成空气中的油气沾粘在管道的内壁,导致灰尘沾粘,同时现有装置的回收工作太为繁琐,并且会在移动过程中造成烟气热量损失。
[0004]因此,提出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滤油净化组件,所述废气滤油净化组件后端外表面设置有U型连接管,所述U型连接管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外排管,所述废气滤油净化组件与U型连接管之间设置有进风口,所述U型连接管与换热组件之间是有出风口,所述废气滤油净化组件包括滤油净化筒体、滤筒法兰、密封环、外壳体、提手、活性炭和滤油盖,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保温壳体、换热密封法兰、进水管、排水管、换热管和换热密封盖。
[0008]优选的,所述滤油净化筒体的两端外表面均设置有滤筒法兰,所述滤油净化筒体的内壁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壁设置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提手,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活性炭,所述滤油净化筒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滤油盖。
[0009]优选的,所述滤油净化筒体的两端外表面均与滤筒法兰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滤油净化筒体内壁通过密封环与外壳体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外壳体的中部与提手的后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与活性炭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滤油净化筒体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滤筒法兰与滤油盖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换热保温壳体的两端外表面均设置有换热密封法兰,所述换热保温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进水管的一侧,所述换热保温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保温壳体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换热密封盖。
[0012]优选的,所述换热保温壳体的两端外表面均与换热密封法兰的一端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换热保温壳体中部均与进水管和排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换热保温壳体的内部与换热管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外表面与进水管和排水管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换热保温壳体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换热密封法兰与换热密封盖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废气滤油净化组件的后端外表面通过进风口与U型连接管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U型连接管的另一端外表面通过出风口与换热组件的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换热组件的前端外表面与外排管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0015]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该一种废气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的废气滤油净化组件包括滤油净化筒体、滤筒法兰、密封环、外壳体、提手、活性炭和滤油盖,在使用时可以在废气进端对废气中杂质以及油性物质进行过滤,避免因油性物质造成传送管道内壁沾粘,同时内部活性炭过滤组件跟换较为方便。
[0018]2、该一种废气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保温壳体、换热密封法兰、进水管、排水管、换热管和换热密封盖,在使用时该装置可以对废气进行热交换工作,对废气进行降温的同时对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利于,同时采用较为紧凑的结构,可以降低废气热量的流失。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图1中U型连接管2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图1中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图1中换热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废气滤油净化组件;2、U型连接管;3、换热组件;4、外排管;5、进风口;6、出风口;101、滤油净化筒体;102、滤筒法兰;103、密封环;104、外壳体;105、提手;106、活性炭;107、滤油盖;301、换热保温壳体;302、换热密封法兰;303、进水管;304、排水管;305、换热管;306、换热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如图1
‑
4所示,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后端外表面设置有U型连接管2,U型连接管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组件3,换热组件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外排管4,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与U型连接管2之间设置有进风口5,U型连接管2与换热组件3之间是有出风口6,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包括滤油净化筒体101、滤筒法兰102、密封环103、外壳体104、提手105、活性炭106和滤油盖107,换热组件3包括换热保温壳体301、换热密封法兰302、进水管303、排水管304、换热管305和换热密封盖306。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废气处理装置,使用时废气首先进入至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中,由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对废气进行有害物质以及油渍的过滤,过滤后的废
气通过U型连接管2进入至换热组件3中,由换热组件3对废气热量进行回收后,降温后的气体通过外排管4排出,通过设置的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包括滤油净化筒体101、滤筒法兰102、密封环103、外壳体104、提手105、活性炭106和滤油盖107,在使用时烟气通过滤油盖107进入至滤油净化筒体101中,由滤油净化筒体101内部外壳体104中的活性炭106对废气中的杂质以及油渍进行吸附过滤,在吸附过滤后由滤油净化筒体101的尾部排出,在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滤筒法兰102将滤油盖107进行拆卸,并通过提手105将外壳体104以及活性炭106取出进行更换,在使用时可以在废气进端对废气中杂质以及油性物质进行过滤,避免因油性物质造成传送管道内壁沾粘,同时内部活性炭过滤组件跟换较为方便,通过设置的换热组件3包括换热保温壳体301、换热密封法兰302、进水管303、排水管304、换热管305和换热密封盖306,在使用时过滤后的废气通过U型连接管2进入至换热保温壳体301的内部,在进入的同时冷水通过进水管303进入至换热管305中,由换热管305与高温废气进行热交换后,降温后的气体通过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后端外表面设置有U型连接管(2),所述U型连接管(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组件(3),所述换热组件(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外排管(4),所述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与U型连接管(2)之间设置有进风口(5),所述U型连接管(2)与换热组件(3)之间是有出风口(6),所述废气滤油净化组件(1)包括滤油净化筒体(101)、滤筒法兰(102)、密封环(103)、外壳体(104)、提手(105)、活性炭(106)和滤油盖(107),所述换热组件(3)包括换热保温壳体(301)、换热密封法兰(302)、进水管(303)、排水管(304)、换热管(305)和换热密封盖(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净化筒体(101)的两端外表面均设置有滤筒法兰(102),所述滤油净化筒体(101)的内壁设置有密封环(103),所述密封环(103)的内壁设置有外壳体(104),所述外壳体(104)的中部设置有提手(105),所述外壳体(104)的内壁设置有活性炭(106),所述滤油净化筒体(10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滤油盖(1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净化筒体(101)的两端外表面均与滤筒法兰(10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滤油净化筒体(101)内壁通过密封环(103)与外壳体(104)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外壳体(104)的中部与提手(105)的后端外表面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菊,
申请(专利权)人:周光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