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256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包括流化床反应器,还包括:水管、汽包、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各水管上的控制阀相联动,用于在合成气制烯烃的驯化后期使蒸汽与锅炉水以梯级流量调节方式控制床层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合成气制烯烃技术装置的开车阶段,主要用于反应器床层温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蒸汽与锅炉水相结合的梯级工艺,利用蒸汽升温显热小、吸热少的特点,在驯化阶段可以实现移热手段的合理过渡,最终实现逐步投入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满足驯化阶段对床层温度要求,避免床层骤降,节能的同时又可以避免设备的交变工况,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床层温升太快时,催化剂床层飞温。催化剂床层飞温。催化剂床层飞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指一种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将合成气经过催化剂作用转化为液态烃的方法是1923年由德国科学家Frans Fischer和Hans Tropsch技术的,简称F

T合成,即CO在金属催化剂上发生非均相催化氢化反应,生成以直链烷烃和烯烃为主的混合物的过程。当前成熟的煤制烯烃技术路线,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及甲醇制烯烃四项核心技术。煤制烯烃是首先将煤气化制成合成气,接着将合成气变换,然后将转换后的合成气净化,净化合成气制成粗甲醇并精馏,产品甲醇最终供给烯烃装置,生产乙烯、丙烯等产品。目前,煤制烯烃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技术路线长、设备数量多、装置投资大、原材料及能耗大、水耗高。
[0003]由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虽然避免了中间产物的合成和纯化工序,使得工艺路线较短、投资成本和操作费用有所降低,但是,合成气直接制烯烃工艺尚没有实现工业化运行,主要研究仍集中于催化剂的开发,而对于工艺流程的开发、产品分离方案的设计等方面研究则十分匮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费

托合成催化剂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常用的催化剂从活性组分上来说分为两大类:铁基催化剂和钴基催化剂。根据所采用催化剂的不同以及目标产物的不同,费托合成反应器又分为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浆态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是温度较高,转化率较高,不存在液固分离的困难,产物多为低碳烃;建造和操作费用较低,而低的压差又节省了大量的压缩费用,并且更利于除去反应中放出的热,同时由于气体线速度低,磨损问题较小,这使长期运转成为可能。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 104226327 B与CN 104549447 B均披露了类似的生产方法,即以摩尔比为0.5~3的CO与H2混合气为原料,反应气体在反应温度250~350℃,反应压力0.5~2.5MPa,体积空速1000~4000h
‑1的条件下反应的条件下与催化剂接触,生成碳氢化合物。
[0004]在上述方案中,合成气制烯烃催化剂采用新型费托催化剂,以Fe、Co或Ni作为活性组分,催化剂的正常反应温度为~330~380℃,该新型催化剂在使用前必须用氢气进行还原,并且采用合成气(CO+H2)或者CO进行驯化;在驯化期需要维持反应器床层温度在280~365℃,若低于280℃,则驯化反应无法启动,若高于365℃,则金属活性组分开始进行大量费托反应,快速放出反应热,导致床层温度飞升。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常是将锅炉水通往反应器的水管内,通过水的汽化潜热将反应热移出。但是,由于锅炉水汽化潜热较大,驯化反应放热很小,吸热和放热不匹配,容易导致床层温度骤降,驯化反应停止;如果通过电加热或者伴热等手段将温度升高到280℃以上再次启动反应,不仅耗能高,而且反复的温度骤降和提升,会导致设备应力变化频繁,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既能满足驯化
阶段对床层温度要求、避免床层骤降,又能避免温升太高时催化剂床层飞温问题,且能耗低、对设备友好的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包括流化床反应器,还包括:
[0009]水管,为多根且设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中,各所述水管的进口端与出口端均伸出流化床反应器之外且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阀;
[0010]汽包,设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旁侧,各所述水管的进口及出口分别与所述汽包相连接;所述汽包还设置有供开工蒸汽输入的入口;
[0011]控制系统,与各控制阀相联动,用于在合成气制烯烃的驯化后期使蒸汽与锅炉水以梯级流量调节方式控制床层温度。
[0012]优选地,所述水管中至少有两根用于通入蒸汽,至少有一根用于通入锅炉水。
[0013]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合成气制烯烃的驯化后期根据合成气负荷逐渐增加用于通入锅炉水的水管数量。
[0014]优选地,所述水管包括蒸汽管道及锅炉水管道,所述蒸汽管道的第一端与汽包顶部相连通的蒸汽入口、第二端为与汽包顶部相连通的蒸汽出口,所述锅炉水管道的第一端为与汽包底部相连通的锅炉水入口、第二端为与汽包顶部相连通的蒸汽出口。
[0015]优选地,所述锅炉水管道的第二端与蒸汽管道的输出段相连通且衔接处位于流化床反应器与汽包之间,所述锅炉水管道的第二端通过蒸汽管道上的控制阀与控制系统相联动。
[0016]优选地,所述锅炉水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对锅炉水进行加压的加压器,所述锅炉水管道上的控制阀位于该加压器的下游,所述加压器与控制阀均与控制系统相联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适用于合成气制烯烃技术装置的开车阶段,主要用于反应器床层温度的调节;本技术采用蒸汽与锅炉水相结合的梯级工艺,利用蒸汽升温显热小、吸热少的特点,在驯化阶段可以实现移热手段的合理过渡,最终实现逐步投入水管;本技术既可满足驯化阶段对床层温度要求,避免床层温度骤降,节能的同时又可以避免设备的交变工况,同时,本技术可以避免床层温升太快时,催化剂床层飞温。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包括流化床反应器1,还包括:
[0021]水管,为多根且设于流化床反应器1中,各水管的进口端与出口端均伸出流化床反应器1之外且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阀100;
[0022]汽包2,设于流化床反应器1的旁侧,各水管的进口及出口分别与汽包2相连接;汽包2还设置有供开工蒸汽输入的入口;
[0023]控制系统,与各控制阀100相联动,用于在合成气制烯烃的驯化后期使蒸汽与锅炉
水以梯级流量调节方式控制床层温度。
[0024]本实施例的水管中至少有两根用于通入蒸汽,至少有一根用于通入锅炉水。控制系统用于在合成气制烯烃的驯化后期根据合成气负荷逐渐增加用于通入锅炉水的水管数量。
[0025]本实施例的水管包括蒸汽管道31及锅炉水管道32,蒸汽管道31的第一端与汽包2顶部相连通的蒸汽入口、第二端为与汽包2顶部相连通的蒸汽出口,锅炉水管道32的第一端为与汽包2底部相连通的锅炉水入口、第二端为与汽包2顶部相连通的蒸汽出口。
[0026]本实施例的锅炉水管道32的第二端与蒸汽管道31的输出段相连通且衔接处位于流化床反应器1与汽包2之间,锅炉水管道32的第二端通过蒸汽管道31上的控制阀100与控制系统相联动。
[0027]锅炉水管道32上设置有用于对锅炉水进行加压的加压器33,锅炉水管道32上的控制阀100位于该加压器33的下游,加压器33与控制阀100均与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包括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管,为多根且设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中,各所述水管的进口端与出口端均伸出流化床反应器之外且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阀;汽包,设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旁侧,各所述水管的进口及出口分别与所述汽包相连接;所述汽包还设置有供开工蒸汽输入的入口;控制系统,与各控制阀相联动,用于在合成气制烯烃的驯化后期使蒸汽与锅炉水以梯级流量调节方式控制床层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中至少有两根用于通入蒸汽,至少有一根用于通入锅炉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气制烯烃的开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合成气制烯烃的驯化后期根据合成气负荷逐渐增加用于通入锅炉水的水管数量。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淑远陈金锋顾英程晟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