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油器、泵筒总成及泄油防砂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56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泄油器、泵筒总成及泄油防砂泵,包括泄油器本体,泄油器本体中心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通孔,泄油器本体连接有泄油件,泄油件的端部伸入通孔内部,泄油件设有泄油孔,泄油孔一端与泄油器外部空间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泄油件伸入通孔的端面与通孔内孔面之间的位置,泄油器本体还设有第一沉砂通道,第一沉砂通道贯穿泄油器本体垂直于其自身轴线的两个端面,安装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泄油器的泄油防砂泵沉砂效果好。油防砂泵沉砂效果好。油防砂泵沉砂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泄油器、泵筒总成及泄油防砂泵


[0001]本技术涉及抽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泄油器、泵筒总成及泄油防砂泵。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随着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开采的难度不断加大,含砂井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已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难题之一。油井出砂严重,使用常规抽油泵会造成砂卡柱塞,砂埋柱塞、抽油杆及砂磨等问题,造成频繁检泵作业,影响产量、增加井下作业量,增加采油成本。
[0004]为了解决油井出砂对抽油泵的影响,同时还能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下井时,一般使用长柱塞防砂泵配合泄油器使用,避免检泵作业时原油被带到地面,对井场造成污染。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805078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长柱塞防砂卡抽油泵,在泵筒总成和沉砂管之间形成用于沉砂的腔体,泵筒总成和柱塞总成间隙配合,且间隙使得砂无法进入,进而满足了防砂要求,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专利的防砂卡抽油泵加装泄油器后,泄油器只设置中心通道和泄油孔,使其加装在抽油泵后,抽油泵只能够在沉沙管和泵筒总成之间的沉砂空间进行沉砂,由于沉砂管和泵筒总成之间的沉砂空间很小,该空间很容易被砂填满,防砂作用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泄油器,使其安装到防砂泵后,在满足泄油的同时,不影响防砂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泄油器,包括泄油器本体,泄油器本体中心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通孔,泄油器本体连接有泄油件,泄油件的端部伸入通孔内部,泄油件设有泄油孔,泄油孔一端与泄油器外部空间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泄油件伸入通孔的端面与通孔内孔面之间的位置,泄油器本体还设有第一沉砂通道,第一沉砂通道贯穿泄油器本体垂直于其自身轴线的两个端面。
[0008]可选的,所述泄油件与泄油器本体可拆卸连接,泄油件同轴开设有泄油孔。
[0009]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筒总成,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泄油器,泄油器的顶端与沉砂管和泵筒组件的底端连接,泵筒组件设在沉砂管内部以形成第一沉砂空间,第一沉砂通道与第一沉砂空间连通,泄油器的底端与外管顶端和进油阀组件连接,进油阀组件设在外管内部以形成与第一沉砂通道连通的第二沉砂空间,外管及进油阀组件底端与进油件连接,进油件设有与第二沉砂空间连通的第二沉砂通道,第二沉砂通道与进油件设置的沉砂腔连通。
[0010]可选的,所述泄油器本体顶端设有外螺纹结构,并通过外螺纹结构与沉砂管底端连接,沉砂管的顶端用于连接油管。
[0011]可选的,所述泄油器通孔的顶部设有内螺纹结构,并通过内螺纹结构与泵筒组件底端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进油通道包括开设在进油件中心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至少一个第二通道连通,第二通道的外端部延伸至进油件的外侧面。
[0013]可选的,所述进油阀组件包括固定阀罩,固定阀罩顶端通过泄油器通道底端设置的内螺纹结构与泄油器连接,固定阀罩的底端通过变径接头与进油件的进油通道连接,固定阀罩内部设置有固定阀以实现进油通道与泄油器的通孔导通和断开状态的切换。
[0014]可选的,进油件底端设有外螺纹结构,能够连接油管,沉砂腔底端延伸至进油件的底端面,相应的,还包括堵头,用于进油件底端所连接的油管进行封堵。
[0015]可选的,所述沉砂管顶端连接有上接头,上接头用于连接油管。
[0016]第三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泄油防砂泵,设置有第二方面所述的泵筒总成,其中泵筒组件内部设置有柱塞总成,柱塞总成与泵筒组件间隙配合。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泄油器,通过设置第一沉砂通道,安装在泵筒总成后,能够使得泵筒总成中沉砂管和泵筒之间沉砂腔内的砂继续下落,不会在沉砂腔内堆积,进而避免了砂填满沉砂腔的现象,避免了在砂在泵上沉积,能够防止卡砂、砂埋现象,沉砂效果好。
[0019]2.本技术的泵筒总成,进油件设置有第二沉砂通道和沉砂腔,第二沉砂通道与外管和进油阀组件之间的第二沉砂腔连通,从而使得砂能够通过泄油器的第一沉砂通道、第二沉砂空间和第二沉砂通道进入沉砂腔,避免在泵上沉积,防止砂卡、砂埋,沉砂效果好。
[0020]3.本技术的进油件,底端设有外螺纹结构,能够连接油管,增大了沉砂空间,提高了沉砂效果。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A向截面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进油件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图2中B向截面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柱塞总成结构主视图;
[0029]其中,1.上接头,2.导向扶正环,3.泵筒,4.连接筒,5.沉砂管,6.泄油器本体,7.泄油销钉,8.固定阀罩,9.固定阀,10.外管,11.变径接头,12.进油件本体,13.堵头,14.出油阀罩,15.上游动阀,16.双头螺纹件,17.长柱塞,18.进油阀罩,19.下游动阀,20.进油堵;
[0030]61.第一沉砂通道,62.通孔;
[0031]71.泄油孔;
[0032]121.第二沉砂通道,122.第二通道,123.第一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泄油器,用于防砂泵使用,如图1

图2所示,包括泄油器本体6,所述泄油器本体6采用圆柱状结构,具有柱面和上下两个端面。
[0035]所泄油器本体6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62,通孔沿泄油器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即通孔与泄油器本体6同轴设置。所述通孔62具有三个孔段,中间的孔段直径小于两个端部的孔段直径,两个端部的孔段具有内螺纹结构。
[0036]所述泄油器本体6上连接有泄油件,泄油件与泄油器本体6可拆卸连接,泄油件的端部伸入通孔内部,定义泄油件伸入通孔的端部为内端部,另一端为外端部,具体的,泄油件采用泄油销钉7,泄油销钉7与泄油器本体6螺纹连接。
[0037]在其他一些实施例方式中,泄油件也可采用杆状结构,与泄油本体焊接固定等,本实施例中由于泄油件为一次性使用,泄油件采用螺纹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对泄油件进行更换,而无需对整个泄油器进行更换,使得泄油器本体能够重复使用。
[0038]本实施例中,泄油销钉7的轴线与泄油器本体6的轴线相垂直,且经过泄油器本体6的轴线,为了便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油器,包括泄油器本体,泄油器本体中心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泄油器本体连接有泄油件,泄油件的端部伸入通孔内部,泄油件设有泄油孔,泄油孔一端与泄油器外部空间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泄油件伸入通孔的端面与通孔内孔面之间的位置,泄油器本体还设有第一沉砂通道,第一沉砂通道贯穿泄油器本体垂直于其自身轴线的两个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件与泄油器本体可拆卸连接,泄油件同轴开设有泄油孔。3.一种泵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泄油器,泄油器的顶端与沉砂管和泵筒组件的底端连接,泵筒组件设在沉砂管内部以形成第一沉砂空间,第一沉砂通道与第一沉砂空间连通,泄油器的底端与外管顶端和进油阀组件连接,进油阀组件设在外管内部以形成与第一沉砂通道连通的第二沉砂空间,外管及进油阀组件底端与进油件连接,进油件包括进油件本体,进油件本体内设有进油通道,进油件设有与第二沉砂空间连通的第二沉砂通道,第二沉砂通道与进油件设置的沉砂腔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泵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器本体顶端设有外螺纹结构,并通过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冰薛钢张雷王军林李学江高超刘延俊刘猛马宝忠马明璐曹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马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