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板、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板、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电池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密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如何实现对动力电池包有效地降温成为了关键问题。为了给动力电池包降温,相关技术一般采取给动力电池包安装上换热板的方法,通过有换热板内的换热媒介进行换热。但是现有换热板内的流道蜿蜒复杂,升温后的换热媒介在流道的引流下不能被及时地排出,容易再度流至位于电池的附近并与电池产生反向换热令电池升温,从而导致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板、动力电池包和车辆,上述换热板能够具备较高的换热效率。
[0004]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板,包括流道板和盖板,流道板和盖板,所述流道板具有流道,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流道板上,并封闭所述流道,所述流道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流道板包括换热区和外围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板,用于与发热元件进行换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板和盖板,所述流道板具有流道,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流道板上,并封闭所述流道,所述流道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流道板包括换热区和外围区,所述流道包括换热流道和外围流道,所述换热流道设置在所述换热区,所述外围流道设置在所述外围区,所述外围流道与所述换热流道连通,且所述外围流道围绕在所述换热流道的外周,所述外围流道一端与所述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换热媒介自所述进口流入外围流道,并通过所述外围流道被均匀分配至所述换热流道后,所述换热媒介流回至所述外围流道并通过所述出口流出所述换热板;所述换热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发热元件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在所述第一投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流道包括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所述进口流道包括进口总流道和多个并联的进口分支流道,所述进口总流道连通所述进口分支流道,所述进口总流道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出口流道包括出口总流道和多个并联的出口分支流道,所述出口总流道连通所述出口分支流道,所述出口流道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进口总流道和所述出口总流道位于所述流道板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流道包括多个流道单元,多个所述流道单元沿远离所述进口总流道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进口流道和所述出口流道绕设在所述流道单元的外周,任一所述流道单元连通至少一个所述进口分支流道和至少一个所述出口分支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一支路流道和第二支路流道,所述第一支路流道和所述第二支路流道均连通所述进口分支流道和所述出口分支流道,所述第一支路流道和所述第二支路流道弯折延伸,且所述第一支路流道和所述第二支路流道弯折路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流道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支路流道位于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支路流道之间;所述第二支路流道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