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态维护用人工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46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水生态维护用人工湿地,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底部中间位置连通设有沉降箱体,主箱体底部架设有支撑网,支撑网上方设有第一砾石填充层、土工布层隔离层和第一覆土层,主箱体外围设有环形箱体,环形箱体内部从里到外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分隔板、第二环形分隔板、第三环形分隔板,主箱体、第一环形分隔板、第二环形分隔板、第三环形分隔板侧壁上均设有流通孔,第一环形分隔板、第二环形分隔板、第三环形分隔板划分环形箱体内腔分为交替分布的潜流区和表面流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进入的污水在初段进行沉降,避免其过多的堆积在第一砾石填充层内部形成堵塞,影响整个湿地的净化性能,而且采用潜流净化和表面流净化,污水净化效果更好。效果更好。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态维护用人工湿地


[0001]本技术涉及湿地水处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态维护用人工湿地。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能改善水质,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鉴于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厂尾水、城市黑臭水体、农村污水的治理及河道、湖泊的治理与修复保护等方面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0003]现有的潜流式人工湿地容易发生堵塞的现象,污水中的有机物及悬浮颗粒物会在入口处的小段介质中大量堆积造成堵塞,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失去净化的功能,而且单纯的潜流式湿地处理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生态维护用人工湿地。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生态维护用人工湿地,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底部中间位置连通设有沉降箱体,沉降箱体侧壁上端设有污水进口且侧壁下端设有污料抽吸口,主箱体底部在沉降箱体上方架设有支撑网,支撑网上方设有第一砾石填充层、土工布层隔离层和第一覆土层,主箱体外围设有环形箱体,环形箱体内部从里到外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分隔板、第二环形分隔板、第三环形分隔板,第一环形分隔板与主箱体外壁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二砾石填充层、土工布层隔离层和第二覆土层,第二环形分隔板、第三环形分隔板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三砾石填充层、土工布层隔离层和第三覆土层,第一环形分隔板、第二环形分隔板之间设有第四覆土层,第三环形分隔板与环形箱体内壁之间设有第五覆土层,第一覆土层、第二覆土层、第三覆土层、第四覆土层、第五覆土层上均种植有绿植,主箱体侧壁上对应第一砾石填充层上端设有与第二砾石填充层连通的第一流通孔,第一环形分隔板侧壁上在第四覆土层上方设有与第二砾石填充层连通的第二流通孔,第二环形分隔板侧壁上在第四覆土层上方设有与第三砾石填充层连通的第三流通孔,第三环形分隔板侧壁上在第五覆土层上方设有与第三砾石填充层连通的第四流通孔。
[0007]沉降箱体内壁上在污水进口上方设有上宽下窄的锥形挡板。
[0008]锥形挡板底部设有环形挡板。
[0009]环形箱体底部均布有若干个支撑柱。
[0010]支撑柱侧壁上设有若干斜向下设置的防沉降斜杆。
[0011]支撑柱底部设有弧形槽。
[0012]支撑网外围设有支撑网框,支撑网框底部设有环形凸起,主箱体底部内壁上设有环形槽,环形凸起插接在环形槽内。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对进入的污水在初段进行沉降,避免其过多的堆积在第一砾石填充层内部形成堵塞,影响整个湿地的净化性能,而且采用潜流
净化和表面流净化,污水净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主箱体;2

沉降箱体;3

污水进口;4

污料抽吸口;5

支撑网;6

第一砾石填充层;7

第一覆土层;8

环形箱体;9

第一环形分隔板;10

第二环形分隔板;11

第三环形分隔板;12

第二砾石填充层;13

第二覆土层;14

第三砾石填充层;15

第三覆土层;16

第四覆土层;17

第五覆土层;18

绿植;19

第一流通孔;20

第二流通孔;21

第三流通孔;22

第四流通孔;23

锥形挡板;24

环形挡板;25

支撑柱;26

防沉降斜杆;27

弧形槽;28

支撑网框;29

环形凸起;
[0016]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水生态维护用人工湿地,包括主箱体1,主箱体1底部中间位置连通设有沉降箱体2,沉降箱体2侧壁上端设有污水进口3且侧壁下端设有污料抽吸口4,主箱体1底部在沉降箱体2上方架设有支撑网5,支撑网5上方设有第一砾石填充层6、土工布层隔离层和第一覆土层7,主箱体1外围设有环形箱体8,环形箱体8内部从里到外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分隔板9、第二环形分隔板10、第三环形分隔板11,第一环形分隔板9与主箱体1外壁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二砾石填充层12、土工布层隔离层和第二覆土层13,第二环形分隔板10、第三环形分隔板11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三砾石填充层14、土工布层隔离层和第三覆土层15,第一环形分隔板9、第二环形分隔板10之间设有第四覆土层16,第三环形分隔板11与环形箱体8内壁之间设有第五覆土层17,第一覆土层7、第二覆土层13、第三覆土层15、第四覆土层16、第五覆土层17上均种植有绿植18,主箱体1侧壁上对应第一砾石填充层6上端设有与第二砾石填充层12连通的第一流通孔19,第一环形分隔板9侧壁上在第四覆土层16上方设有与第二砾石填充层12连通的第二流通孔20,第二环形分隔板10侧壁上在第四覆土层16上方设有与第三砾石填充层14连通的第三流通孔21,第三环形分隔板11侧壁上在第五覆土层17上方设有与第三砾石填充层14连通的第四流通孔22。
[0019]第五覆土层17,第一覆土层7、第二覆土层13、第三覆土层15、第四覆土层16、第五覆土层17由田园土和草炭组成。
[0020]绿植18为芦苇、菖蒲、水葱、美人蕉中的一种。
[0021]沉降箱体2内壁上在污水进口3上方设有上宽下窄的锥形挡板23;锥形挡板23底部设有环形挡板24。锥形挡板23和环形挡板24可以对进入的污水进行一定的阻挡,使其内部的颗粒物杂质等更好的发生沉降,而且锥斗形的结构也有利于第一砾石填充层6内部截留的杂质沉降下滑。
[0022]环形箱体8底部均布有若干个支撑柱25;支撑柱25侧壁上设有若干斜向下设置的防沉降斜杆26。安装时,可以将整个装置埋设在地下,或者支撑在地上,此时支撑柱25可以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如果埋设在地下,防沉降斜杆26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沉降的作用。
[0023]支撑柱25底部设有弧形槽27。
[0024]支撑网5外围设有支撑网框28,支撑网框28底部设有环形凸起29,主箱体1底部内壁上设有环形槽,环形凸起29插接在环形槽内。
[0025]本技术可以对进入的污水在初段进行沉降,避免其过多的堆积在第一砾石填充层6内部形成堵塞,影响整个湿地的净化性能,而且采用第一砾石填充层6、第二砾石填充层12、第三砾石填充层14的潜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态维护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主箱体(1)底部中间位置连通设有沉降箱体(2),沉降箱体(2)侧壁上端设有污水进口(3)且侧壁下端设有污料抽吸口(4),主箱体(1)底部在沉降箱体(2)上方架设有支撑网(5),支撑网(5)上方设有第一砾石填充层(6)、土工布层隔离层和第一覆土层(7),主箱体(1)外围设有环形箱体(8),环形箱体(8)内部从里到外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分隔板(9)、第二环形分隔板(10)、第三环形分隔板(11),第一环形分隔板(9)与主箱体(1)外壁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二砾石填充层(12)、土工布层隔离层和第二覆土层(13),第二环形分隔板(10)、第三环形分隔板(11)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三砾石填充层(14)、土工布层隔离层和第三覆土层(15),第一环形分隔板(9)、第二环形分隔板(10)之间设有第四覆土层(16),第三环形分隔板(11)与环形箱体(8)内壁之间设有第五覆土层(17),第一覆土层(7)、第二覆土层(13)、第三覆土层(15)、第四覆土层(16)、第五覆土层(17)上均种植有绿植(18),主箱体(1)侧壁上对应第一砾石填充层(6)上端设有与第二砾石填充层(12)连通的第一流通孔(19),第一环形分隔板(9)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王悦岳会发徐晨宫瑞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