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装置及其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生态保护的
,具体涉及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装置及其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坡耕地是指在山体坡面上通过耕作方式利用的土地,由于坡度大,地形起伏,具有生产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差,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输出严重等问题。
[0003]根据申请号为CN201711290461.7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系统及方法可知,该防治系统包括土壤侵蚀防治系统、生态沟渠系统、梯级蓄水系统和终端净化系统。土壤侵蚀防治系统可在源头防治农业面源物质的产生、迁移和输出;生态沟渠系统可以有效的沉积泥沙,净化水质,降低污染物质浓度;梯级蓄水系统可以蓄积上方来水,沉积泥沙,净化水质,为下方坡耕地提供灌溉水源;终端净化系统由沉积池、厌氧消化池和人工湿地组成,用于对入河、入库水质进行生态拦截与净化。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坡耕地的地形条件,针对农业耕作过程中面源污染发生的关键过程和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与方法,提高坡耕地水肥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装置,包括排水沟渠(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渠(10)的内部设有生态拦截部件(20),所述排水沟渠(10)的上表面连接有动态拦截部件(30);所述生态拦截部件(20)包括铺设于所述排水沟渠(10)内部、且相互拼接的多个第一生态水泥多孔砖(21),设于所述第一生态水泥多孔砖(21)壳体上的种植孔(22),以及设于所述种植孔(22)内部的第一拦截植物(23);所述动态拦截部件(30)包括安装于所述排水沟渠(10)上表面的两个支架(31),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架(31)之间的水轮(34),连接于所述水轮(34)外表面、且环绕所述水轮(34)的中轴线设置的多个第一净化组件(32),以及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净化组件(32)之间的第二净化组件(33);所述第一净化组件(32)与所述第二净化组件(3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净化组件(32)包括安装于所述水轮(34)外表面的两个两个滤水盒(321),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滤水盒(321)之间的净化箱(322),所述净化箱(322)的内部设有第二拦截植物(3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盒(321)的壳体上设有单向阀(3211),所述单向阀(3211)远离所述滤水盒(32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进水口(32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组件(32)中的滤水盒(321)和第二净化组件(33)中的滤水盒(321)的横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二净化组件(33)中的滤水盒(3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净化组件(32)中的滤水盒(321)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34)的外部设有过水孔(341),所述水轮(34)的壳体上设有中空腔(342),所述中空腔(342)的内部填充有第一砾石层(34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盒(321)的内部填充有第二砾石层(3213),所述滤水盒(321)靠近所述水轮(34)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管(3214),所述出水管(3214)延伸至所述中空腔(342)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兵,叶长兵,李兰,彭淑娴,张新沙,赵斌,曾维庆,岳志强,杜近松,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市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工作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