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荣聪专利>正文

电池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39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盖,它放置于射频发射器上而以非接触的感应方式进行充电,该电池盖包括:一盖合于电器产品的电池槽上的盖体,盖体朝电池槽的方向设有与充电电池电气连接的端子组;以及一设于盖体内的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元,该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元可感应射频发射器的射频信号而产生电力,并通过端子组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当电器产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池盖时,不需经常性的对充电电池进行拆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池盖的电器产品是以无线感应方式进行电力补充;可避免线路不易收纳的问题;消费者仅需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池盖换置于市购的电器产品上,即可使该电器产品以无线感应的方式进行电力补充,从而不需要额外对原电器产品进行改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对电器产品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装置。技术背景许多物品和工具在使用上往往会需要利用电池来供应其运作所需要的 电力,例如游戏控制器、遥控器、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无线鼠^^、手电筒、PDA、数字相机等电器产品,而电池的使用以及废电池的回收, 往往会造成相当程度的环保问题,近年来可重复再利用的充电电池逐渐的 为人们所使用,除了可降低废电池的数量之外,还可降低消费者购置新电 池的花费。一般而言,充电电池在电力耗尽时,可通过外部电源对充电电池进行 充电,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蓄存(充电电池会产生化学的可逆反应)。因此,当采用充电电池的电器产品发生电力不足的问题时,往往会以 下列两种方式对装设在其内部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1) 将电器产品的电池盖打开,并将充电电池自电池槽中取出,再将充 电电池移置于一外部充电设备中进行充电,待充电电池充电完毕后,再将 充电电池自外部充电设备中取下,以利于移置回电器产品中,最后再将电 池盖盖合,以使电器产品能正常运作。而此种充电操作的方式,使用者需 经常的对充电电池进行拆卸、组装等动作。2) 为了避免使用者需经常对充电电池进行拆卸,可以在电器产品中设 置一可外接电源的充电电路,当电器产品电力不足时,即对电器产品进行 插设外接电源的动作,使充电电路获得外部电源而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待充电电池充电完毕后,再将外接电源自电器产品上拔除,以使电器产品 能正常运作。但是,上述第二种充电方式仅适用于本身就设置有充电电路的电器产品上,并不适用于一般的电器产品中,例如 一般的家用电视摇控器,并 不具有可外接电源就能进行充电的效果,而且此插设外接电源的方式,其 相关的插接端子往往有容易有被折损、被压坏、入尘、氧化以及受潮等问 题,而且当使用者同时拥有多项电器产品时,例如游戏控制器、遥控器、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无线鼠标、手电筒、PDA、数字相机时,其每 一电器产品都需要一组供外接电源传输的导线,甚至每一组导线还会包含 一个相当占用空间的变压器,因而产生导线混乱、收纳不易以及容易混淆 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 免拆装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池盖。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盖,它放置于 射频发射器上而以非接触的感应方式进行充电,该电池盖包括 一盖合于 电器产品的电池槽上的盖体,盖体朝电池槽的方向设有与充电电池电气连 接的端子组;以及一设于盖体内的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元,该非接触式电 力产生单元可感应射频发射器的射频信号而产生电力,并通过端子组对充 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的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元包含 一具有第一感应线圈且进入^f频 发射器的射频信号有效区域时能得到较佳能源的第一谐振电路; 一连接于 第一谐振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使前述能源变成直流电; 一连接于整流滤 波电路的充电电路,其通过端子群组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一连接充电电 路的第一处理单元,以侦测充电电池的充电状态;以及一连接于第一处理 单元与整流滤波电路之间的第一调制电路,以负载变化模式将数据通过第 一感应线圈释放出充电状态信号供射频发射器接收。所述的射频发射器包含一具有第二线圈的第二谐振电路、 一连接于第 二谐振电路的驱动电路、以及一连接于驱动电路与外部电源的振荡电路、 一连接于第二线圈的第二信号处理电路、 一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第 二处理单元、 一与第二处理单元连接而用以显示充电状况的显示单元。所述的射频发射器包含一具有第二线圈的第二谐振电路、 一连接于第 二谐振电路的驱动电路、以及一连接于驱动电路的电压控制频率振荡电路、 一连接于第二线圈的第二信号处理电路、 一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第 二处理单元、 一与第二处理单元连接而用以显示充电状况的显示单元、一 连接于电压控制频率振荡电路与第二处理单元之间的回授电路。所述的射频发射器进一步包含一设于第二处理单元与驱动电路之间的 第二调制电路,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元进一步包含一连接于第一线圈与第 一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一与第一处理单元连接的存储单元。所述的存储单元选自FLASH、 EEPROM。所述的射频发射器进一步包含一电源开关。 所述的电源开关为感应式开关。所述的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元包含一设于第一处理电路与充电电路之 间的保护电路。一种电池盖,它可放在一射频发射器上而以非接触的感应方式进行充电,该电池盖至少包括 一盖合于电器产品之电池槽上的盖体,盖体上设置有充电电池,并且在朝电池槽之方向设有与电池槽的电极端对应的端子组;以及一设于盖体内的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元,该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 元可感应射频发射器之射频信号而产生电力,并且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后, 通过端子组供电给电器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l)当电器产品采用本专利技术电池盖时,不需经常 性的对充电电池进行拆装;2)采用本专利技术电池盖的电器产品是以无线感应 方式进行电力补充;3)可避免线路不易收纳的问题;4)消费者仅需将本发 明电池盖换置于市购的电器产品上,即可使该电器产品以无线感应的方式 进行电力补充,从而不需要额外对原电器产品进行改装。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构成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该电池盖可放 置在射频发射器60上,其包含一个盖体10、 一个设于盖体10内的非接触 式电力产生单元20及一组端子组30;该盖体10可以盖在电器产品40的 电池槽41上,该电器产品40的电力由至少一个充电电池50供应,该非接 触式电力产生单元20隐蔽的设于盖体10内,而端子组30则位于盖体10 上朝电池槽41的方向,端子组30与充电电池50电气连接,本实施方式电池盖盖合于电器产品40的电池槽41后,将电器产品40置放在射频发射器 60上,即可进行充电,其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使用者欲对充电电池50进行充电时,并不需将充电电池50从电器 产品40中取出,而仅需将整个电器产品40直接放置在射频发射器60的有 效的无线感应区域内,即可通过无线感应的方式使电池盖产生电力而对充 电电池50进行充电。如图3所示,该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元20包括 一个具有第一感应线 圈21且进入射频发射器60的射频信号有效区域时能得到较佳能源的第一 谐振电路22; —连接于第一谐振电路22使前述能源变成直流电的整流滤 波电路23; —连接于整流滤波电路23的充电电路24,其通过端子组30 对充电电池50进行充电; 一连接充电电路24的第一处理单元25,该第一 处理单元25用于侦测充电电池50的充电状态;以及一连接于第一处理单 元25与整流滤波电路23之间的第一调制电路26,以经整流滤波电路23 、 第一感应线圈21释放出供射频发射器60感应的充电状态信号; 一设于第 一处理单元25与充电电路24之间的保护电路27; —连接于第一线圈21 与第一处理单元25之间的第一信号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盖,其特征在于:它放置于射频发射器上而以非接触的感应方式进行充电,该电池盖包括:一盖合于电器产品的电池槽上的盖体,盖体朝电池槽的方向设有与充电电池电气连接的端子组;以及一设于盖体内的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元,该非接触式电力产生单元可感应射频发射器的射频信号而产生电力,并通过端子组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聪
申请(专利权)人:林荣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