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形钢腹板少支架自承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波形钢腹板少支架自承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解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普遍存在的腹板开裂、结构自重大、预应力效率低的问题,桥梁工程师提出了用波形钢腹板代替混凝土腹板的设计理念。
[0003]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替代混凝土梁,具有以下优点:减轻自重,降低材料用量,也减小对下部结构和基础的要求;提高预应力效率,改善结构性能,由于波形钢腹板不能抵抗轴向力,预应力全作用在顶底板;以预应力混凝土抗弯、钢腹板抗裂及抗主拉应力,避免腹板的开裂,提高结构的使用和抗震性能;加快施工进程,缩短工期;钢腹板可以减少现场浇筑的时间;由于自重减轻,可加长节段长度,减少节段数;同时波形腹板可通过涂装适应建造环境对桥梁颜色的要求比较美观。
[0004]随着这种结构成功的运用,各国都相继建造了数座此类型的桥梁,特别是我国对推动世界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应用达到200座以上,连续梁单孔跨径为183m,斜拉桥单孔跨径200m,桥梁长度和桥梁跨度不断刷新。
[0005]而国内外在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建造过程中主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预制吊装、挂篮悬浇这三种施工方法。受制于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顶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满堂支架和挂篮悬浇存在混凝土浇筑周期长、强度增长慢、施工工效低、作业支架多等问题,不利于桥梁线形控制和结构安全,也并未能充分发挥钢结构构件本身可承重、快速化、轻量化的优势,因此,研究适用于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快速、便捷、安全和经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形钢腹板少支架自承重系统,用于对建造波形钢腹板组合梁过程中的波形钢腹板(1)形成支撑,设施工的组合梁主梁节段依次为N
‑
1、N、N+1、N+2
……
,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马凳(2)、底模支撑装置(3)、少支架支撑装置(4)和箱内横向框架支撑装置(5),其中,支撑马凳(2),固定连接在波形钢腹板(1)和少支架支撑装置(4)之间,用以固定波形钢腹板(1)高程;底模支撑装置(3),包括底模面板(3
‑
1)、分配横梁(3
‑
2)和落模装置(3
‑
3),底模支撑装置(3)通过悬吊在波形钢腹板箱间的吊杆(5
‑
3)与分配横梁(3
‑
2)锚固;移动式少支架支撑装置(4),包括支撑横梁(4
‑
1)、位于支撑横梁(4
‑
1)下方用于支持支撑横梁(4
‑
1)的支撑立柱(4
‑
2)、行走机组(4
‑
3)和支撑基础(4
‑
4);行走机组(4
‑
3),固定连接在支撑立柱(4
‑
2)的下端,用以完成作为施工节段的主梁节段N
‑
1至主梁节段N+2的支架移动,支撑基础(4
‑
4)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支撑立柱(4
‑
2)之间通过柱间加强斜撑(4
‑
5)和柱间水平斜撑(4
‑
6)的连接形成整体空间结构;箱内横向框架支撑装置(5),包括竖撑杆(5
‑
1)、上水平杆(5
‑
2)、吊杆(5
‑
3)、主斜杆(5
‑
4)、第一连接板(5
‑
5)、第二连接板(5
‑
6)、下水平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立超,周印霄,刘玉擎,万水,梁栋,李淑琴,朱颖杰,马成锦,马腾飞,杜文亮,崔胜阁,高爽,
申请(专利权)人:周印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