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淋式换热器,包括换热部,以及与换热部相连接的水循环部;所述换热部由换热箱,以及设置在换热箱中的风冷部、水冷部、降温结构和排风结构组成。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喷淋式换热器,能够有效的完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很好的避免水蒸汽扩散至周边的生产环境中,同时还有机的将风、水进行结合降温,提高了降温的效果。提高了降温的效果。提高了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淋式换热器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喷淋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喷淋式换热器是通过向管道喷淋水的方式对经过管道的液体的温度进行降温的一种设备,该设备在各大工厂均有广泛的使用。但是,现有的喷淋式换热器的耗水量较大,其降温效果也较为一般,在降温的过程中甚至还会有大量的水蒸汽肆意扩散,对周边的生产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喷淋式换热器,能够有效的完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很好的避免水蒸汽扩散至周边的生产环境中,同时还有机的将风、水进行结合降温,提高了降温的效果。
[0004]一种喷淋式换热器,包括换热部,以及与换热部相连接的水循环部;所述换热部由换热箱,以及设置在换热箱中的风冷部、水冷部、降温结构和排风结构组成。
[0005]进一步的,所述水循环部由外置水箱,与外置水箱相连接的回水管,抽水端与外置水箱相连接的水泵,以及与水泵的排水端相连接的送水管组成;所述送水管与回水管分别贯穿换热箱。
[0006]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箱为一个顶部开口的箱体。
[0007]再进一步的,所述风冷部由设置在换热箱顶部开口处的至少一个向下吹风的风机,以及覆盖于风机上侧面的防护网组成。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水冷部由水平设置在换热箱内且位于风机下方的若干个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喷淋管,分别设置在喷淋管左端和右端的两个喷水横管,以及设置在喷淋管下侧面的若干个喷头组成;所述设置在喷淋管左端和右端的喷水横管分别与所有喷淋管相连通;所述设置在喷淋管右端的喷水横管还同时与贯穿换热箱右侧壁的送水管相连通。
[0009]又进一步的,所述降温结构由若干条连续曲线型的换热管,以及分别设置在换热管入口端和出口端的两根换热横管组成;所述设置在换热管入口端和出口端的换热横管分别与所有的换热管相连通;所述设置在换热管入口端的换热横管上还连接有贯穿换热箱左侧壁的进水管,所述设置在换热管出口端的换热横管上还连接有贯穿换热箱左侧壁的出水管。
[0010]另外,所述排风结构由对称设置在换热箱内部的两个隔板组成;所述两个隔板分别与换热箱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形成两个出风道。
[0011]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底端高于回水管的最高位至少5CM。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两个隔板的下端相向弯折。
[0013]作为优选,所述出风道内设置有若干个水平的金属网。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设置有风冷部,能够将外界的低温空气通过风机吹入换热箱内部,以降低换热箱内部的整体温度,进而提高换热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迅速的将换热箱内部的高温水蒸汽吹离降温结构,以提高降温结构的降温效果。
[0016](2)本技术设置有水冷部,能够将外置水箱中的冷却水喷洒向降温结构,以使得水与降温结构相接触,从而吸收降温结构中高温液体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设置多根喷淋管能够更好的提高喷淋的覆盖面积,同时也能够使得喷淋而下的冷却水更加均匀的被喷覆在降温结构上。
[0017](3)本技术隔板下端相向弯折可以在局部提高气压,进而使得部分被气化的水在高压下再次液化落入换热箱底部的液体中,更好的降低了产品使用过程中水蒸汽的外排量,从而更好的保护了周边的生产环境。
[0018](4)本技术设置有金属网,能够使得水蒸汽在通过出风道时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自身热量的传递,进而促使水蒸汽的温度迅速降低,在温度降低后水蒸汽则能在此液化并附着于金属网表面,最终液化后的水再次滴落进行循环使用,进一步降低了水蒸汽的外排量,保护了周边的生产环境。
[0019](5)本技术能够有效的完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很好的避免水蒸汽扩散至周边的生产环境中,同时还有机的将风、水进行结合降温,提高了降温的效果。
[0020]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申请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附图说明
[0021]在此所述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换热部的正视剖面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换热部的右视剖面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00、换热部;101、换热箱;102、防护网;103、进水管;104、出水管;105、风机;106、喷水横管;107、喷淋管;108、喷头;109、换热管;110、隔板;111、换热横管;112、出风道;200、水循环部;201、外置水箱;202、水泵;203、送水管;204、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涉及到术语“第
一”、“第二”等,其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如果涉及到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8]在本申请中,如果涉及到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29]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0]此外,在本申请中,如果涉及到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部(100),以及与换热部(100)相连接的水循环部(200);所述换热部(100)由换热箱(101),以及设置在换热箱(101)中的风冷部、水冷部、降温结构和排风结构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部(200)由外置水箱(201),与外置水箱(201)相连接的回水管(204),抽水端与外置水箱(201)相连接的水泵(202),以及与水泵(202)的排水端相连接的送水管(203)组成;所述送水管(203)与回水管(204)分别贯穿换热箱(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01)为一个顶部开口的箱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部由设置在换热箱(101)顶部开口处的至少一个向下吹风的风机(105),以及覆盖于风机(105)上侧面的防护网(102)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喷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部由水平设置在换热箱(101)内且位于风机(105)下方的若干个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喷淋管(107),分别设置在喷淋管(107)左端和右端的两个喷水横管(106),以及设置在喷淋管(107)下侧面的若干个喷头(108)组成;所述设置在喷淋管(107)左端和右端的喷水横管(106)分别与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姗,戴萍,王晓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拓博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