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孔引流管,包括透明软质材料的引流管和硬质管芯,所述硬质管芯头端2.5~3.5cm处折弯成折弯段,折弯角度为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孔引流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孔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类疾病患者人数约占硬膜下血肿总数 25%~30%。目前常用的有创治疗方法是钻孔引流术,而相较于传统钻孔引流术,微创锥孔引流术则进一步简化操作步骤,减少术中创伤,提高手术效率,加速患者康复。因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多为老年人,身体机能明显下降,且常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故这一改进对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术中使用T型锥将颅骨及硬脑膜锥透后放置及固定12F引流管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3](1)12F引流管管芯笔直,放置引流管时,引流管方向不易控制,易置入脑实质内、硬膜外或偏离硬膜下血肿的最佳位置,需要二次手术调整引流管方向或造成严重的并发症。(2)由于目前使用的12F引流管为软质塑料制品,硬膜下置入引流管后,在头皮上固定引流管时通常存在缝线打结过紧或过松导致术后引流不畅或引流管脱落等,致使手术效果欠佳,术后反复调整、固定引流管易增加感染的风险及引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中,12F引流管易置入脑实质内、硬膜外或偏离硬膜下血肿的最佳位置,且12F引流管难以在头皮进行固定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孔引流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孔引流管,包括透明软质材料的引流管和硬质管芯,所述硬质管芯头端2.5~3.5cm处折弯成折弯段,折弯角度为25
°
~35
°
,且折弯处圆弧过渡;引流管前端开设有多个用于引流的侧孔,引流管头端呈圆弧形;引流管外壁上套设有可沿引流管移动的滑动套筒,滑动套筒与引流管过渡配合,滑动套筒连接有环形的柔性薄塑料片。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长度为20~30cm,管径为2~4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硬质管芯为医用不锈钢材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硬质管芯的尾端设置有拉环。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将现有的引流管硬质管芯距离尖端2.5~3.5cm处折弯成折弯段,折弯角度为25
°
~35
°
,然后将引流管套在硬质管芯上,锥颅后利于引流管置入,避免引流管置入脑实质内、硬膜外或偏离硬膜下血肿的最佳位置;
[0011]2.引流管套装内增加滑动套筒,滑动套筒可沿引流管上下移动,固定引流管时将滑动套筒卡在皮肤表面,然后在柔性薄塑料片上缝合打结牢固固定,避免固定引流管时过紧或过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滑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
引流管,2
‑
侧孔,3
‑
滑动套筒,4
‑
硬质管芯,5
‑
拉环,6
‑
折弯段,7
‑
柔性薄塑料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和2所示,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孔引流管,包括透明软质材料的引流管1和硬质管芯4,引流管1采用医用塑料材质,硬质管芯4采用医用不锈钢材质,硬质管芯4的尾端设置有拉环5。引流管1长度为20~30cm,管径为2~4mm,硬质管芯4的外径小于引流管1内径0.5~1.0mm。
[0017]硬质管芯4头端2.5~3.5cm处折弯成折弯段6,折弯角度为25
°
~35
°
,且折弯处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区间长1~3cm;引流管1前端0.5~3.0cm范围内开设有多个用于引流的侧孔2,引流管1头端呈圆弧形。引流管1外壁上套设有可沿引流管1移动的滑动套筒3,滑动套筒3与引流管1过渡配合,滑动套筒3连接有环形的柔性薄塑料片7。
[0018]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
[0019]术中使用T型锥将颅骨及硬脑膜锥透;将滑动套筒3套至引流管1上,再将硬质管芯4穿入引流管1内,硬质管芯4头端延伸至引流管1的头端,在硬质管芯4的支撑下引流管1前端也呈折弯形。引流管1沿T型锥的锥孔位置穿刺至硬脑膜下,顺着引流管弯度向血肿较多的位置置入引流管,一边置入引流管一边缓慢拔除针芯,穿刺到位后,调整滑动套筒3位置使其紧贴皮肤表面,然后在柔性薄塑料片7上缝合打结牢固固定,避免固定引流管1时过紧或过松,将硬质管芯4取出并在引流管1头端连接引流设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软质材料的引流管(1)和硬质管芯(4),所述硬质管芯(4)头端2.5~3.5cm处折弯成折弯段(6),折弯角度为25
°
~35
°
,且折弯处圆弧过渡;引流管(1)前端开设有多个用于引流的侧孔(2),引流管(1)头端呈圆弧形;引流管(1)外壁上套设有可沿引流管(1)移动的滑动套筒(3),滑动套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坚,方媛,梁金,
申请(专利权)人:张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