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由外往内包括依次叠加的外保护层、铝箔层、粘结层和热封层,所述热封层通过所述粘结层与所述铝箔层粘结在一起,所述外保护层覆盖在所述铝箔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不但能够简化产品结构,而且具有较高的整体强度和密封性,降低了在多次复合收卷过程中带来的膜表面不平整问题。次复合收卷过程中带来的膜表面不平整问题。次复合收卷过程中带来的膜表面不平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塑膜,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然而大量的汽车的产生也意味着能源的损耗日益增大,在全球倡导节约能源,碳中和的推进,新能源汽车也应运而生,并在各方的支持下开始了其大规模的扩增。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组成软包电池行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0003]作为软包电池(比如锂电池)电芯外包覆用的铝塑膜,目前90%以上来源于日本、韩国等日韩企业,单价较高,且由于结构复杂,一般由五层结构组成,保护膜及热封层需要通过粘结剂与铝箔粘结,这种粘结方式会因为胶水的性能产生膜内部分层的风险。
[0004]因此,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一直是本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并在持续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不但能够简化产品结构,而且具有较高的整体强度和密封性,降低了在多次复合收卷过程中带来的膜表面不平整问题。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由外往内包括依次叠加的外保护层、铝箔层、粘结层和热封层,所述热封层通过所述粘结层与所述铝箔层粘结在一起,所述外保护层覆盖在所述铝箔层上。
[0007]上述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的外保护层和粘结层的厚度比为1
‑
3:1。
[0008]上述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的外保护层的膜厚度为15
‑
35微米,抗拉强度大于35MPa。
[0009]上述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的铝箔层的膜厚度30
‑
40微米,抗拉强度大于90MPa。
[0010]上述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的铝箔层两侧经过无铬钝化处理形成有氧化物保护层。
[0011]上述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的粘结层为改性聚丙烯层,所述的改性聚丙烯层的厚度为5-8微米。
[0012]上述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的热封层为CPP、马来酸酐接枝PP以及CPP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其厚度为30-80微米,三层复合膜中各层的厚度比为2:1:2。
[0013]上述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软包电池为锂电池。
[0014]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简化了产品结构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整体强度和密封性,生产步骤简化,降低了
在多次复合收卷过程中带来的膜表面不平整问题。此外,本技术可通过流延的方式进行层间的复合,相较于传统的铝塑膜胶粘剂层间粘结方式,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及耐电解液性能,降低了层间分离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7]图1为本技术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结构示意图。
[0018]请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由外往内包括依次叠加的外保护层1、铝箔层2、粘结层3和热封层4,所述热封层4通过所述粘结层3与所述铝箔层2粘结在一起,所述外保护层1覆盖在所述铝箔层2上。
[0019]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的外保护层1为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改性PP)、硬质聚氯乙烯(PVC)和聚氨酯(PU)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外保护层1的膜厚度为15
‑
35微米,抗拉强度大于35MPa。其中外保护层1与粘结层3的层厚度比为1
‑
3:1,保护层越厚,铝塑膜整体的耐冲击性能越好,但耐折弯性能及粘结效果越差。通过如下实验:当保护层与粘结层比为2:1时,各项性能最好。
[0020]外保护层:粘结层层比耐冲击耐折弯剥离强度1:15mm1518N/15mm2:18mm1314N/15mm3:113mm97N/15mm
[002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的铝箔层2的膜厚度30
‑
40微米,杯突值≥7mm,抗拉强度大于90MPa;所述的铝箔层2两侧预先进行过无铬钝化处理生成致密氧化物保护层,所述的铝箔层2上下侧同时流延出所述外保护层1、所述粘结层3和所述热封层4。通过其它三层直接在铝箔上下两侧流延的方案,一次性制得,减少了生产步骤得同时也降低了多次复卷收卷带来得膜表面不平整问题,另外四层流延,取代了层间粘结剂粘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铝塑膜的一致性及耐电解液性能,降低了层间分离的风险。
[0022]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的粘结层3为改性聚丙烯层,所述的改性聚丙烯层的厚度为5-8微米;所述的粘结层3的熔点为160-175℃。
[0023]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中,所述的热封层4包括但不仅限于BOPP(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CPP(Cast Polypropylene,流延聚丙烯薄膜)、PVC(Polyvinylchlorid)、PE(聚乙烯薄膜)及其复合改性产品,其厚度为30-80微米,其熔点为140-170℃。经过验证在以上所述的4种BOPP,CPP,PVC,PE膜中,其中纯CPP的热封强度最高,但纯CPP软化点较高,贴合温度低影响贴合效果;加入低软化点的马来酸酐接枝PP,可以降低膜整体软化点,在同样的温度膜软化更充分,贴合效果更好,但马来酸酐膜较硬。综合抗拉强度、断裂及热封效果,优选采用CPP、马来酸酐接枝PP以及CPP三层复合膜且经过验证三层复合膜中的各层厚度比为2:1:2,膜的整体性能最佳。
[0024]热封层方案BOPPCPPCPP复合膜PVCPE热封强度N/mm74801056538
[0025]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由外往内包括依次叠加的外保护层、铝箔层、粘结层和热封层,所述热封层通过所述粘结层与所述铝箔层粘结在一起,所述外保护层覆盖在所述铝箔层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保护层和粘结层的厚度比为1
‑
3: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保护层的膜厚度为15
‑
35微米,抗拉强度大于35MPa。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包电池包覆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箔层的膜厚度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三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