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24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固定在第一板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共同限定出换热介质进口、换热介质出口和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换热流道均连接在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之间,多个换热流道间隔设置;多个换热流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换热流道,第一换热流道位于换热器的端部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流道,第二换热流道位于换热器的中部区域;至少一个端部区域中第一换热流道的体积占比大于中部区域中第二换热流道的体积占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好,方便了换热器的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的换热效果的好坏,对电池包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换热效果较差,不利于电池包内的电芯的快速充电,从而会影响电池包的正常使用。另外,电池包的体积较大,不利于电池包的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好,有利于电芯组的快充。
[0004]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换热器的电池包。
[0005]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电池包的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共同限定出换热介质进口、换热介质出口和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所述换热流道均连接在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之间,多个所述换热流道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共同限定出换热介质进口、换热介质出口和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所述换热流道均连接在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之间,多个所述换热流道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换热流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位于所述换热器的端部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流道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中部区域;至少一个所述端部区域中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体积占比大于所述中部区域中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体积占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流道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换热流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沿所述第二方向曲线延伸,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直线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包括第一子换热流道和第二子换热流道,所述第一子换热流道位于所述第二子换热流道的远离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一侧,所述第一子换热流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子换热流道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中部区域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艳凤王骁鲁志佩郑卫鑫易宁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