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22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救援装置包括充气浮力片,充气浮力片包括中心平衡圈和充气装置,充气浮力片的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抓手及公母扣,多个抓手可用于多人进行抓握救援,多个充气浮力片通过设置的公母扣首尾相连形成水域救援面或组建水域救援浮桥从而扩大救援面解决远距离投放不便的问题,而中心平衡圈和充气装置均设置于充气浮力片中心处,使处于四周的充气浮力片边缘可向中心收纳,方便携带,并且充气装置通过悬垂于气瓶瓶口上方的回弹装置对撞针施加弹力从而使中空的撞针将气体快速引入充气浮力片,达到快速充气救援的目的。达到快速充气救援的目的。达到快速充气救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救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上救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面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阶段水上救援单兵装备常规使用的有救生圈、救生衣、水面漂浮绳等,救生圈只能单人使用,环于人体腋下,在激流中使用时存在容易脱落的风险;而救生衣也是单人使用,无法形成使用覆盖面,在远距离投放时非常不便,且存储占用空间较大;另外,漂浮绳只能作为水域救援辅助工具,无法单独使用。
[0003]基于上述问题,急需一种能解决现有救生装备使用对象单一和远距离投放不便等问题的救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救援装置,该装置整体为充气浮力片,包括中心平衡圈和充气装置,充气浮力片的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抓手及公母扣,多个抓手可用于多人进行抓握救援,多个充气浮力片通过设置的公母扣首尾相连形成水域救援面或组建水域救援浮桥从而扩大救援面解决远距离投放不便的问题,而中心平衡圈和充气装置均设置于充气浮力片中心处,使处于四周的充气浮力片边缘可向中心收纳,方便携带,并且充气装置通过悬垂于气瓶瓶口上方的回弹装置对撞针施加弹力从而使中空的撞针将气体快速引入充气浮力片,达到快速充气救援的目的。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水面救援装置,包括:
[0007]充气浮力片;
[0008]所述充气浮力片包括中心平衡圈和充气装置;
[0009]所述充气浮力片的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抓手及公母扣,所述充气浮力片的中心处设置有适配所述中心平衡圈的凹型空腔,使气体储备在四周,确保救援中设备不翻折,也可使处于四周的充气浮力片边缘可向中心收纳,方便携带;
[0010]所述中心平衡圈的中心处设置有适配所述充气装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侧壁上设置通孔;
[0011]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回弹装置、气瓶及撞针,所述回弹装置悬垂于所述气瓶的瓶口上方并对所述撞针施加弹力,所述撞针内部中空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充气浮力片连通,达到快速充气救援的目的。
[0012]作为水面救援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抓手的表面均设置有反光贴,方便快速识别,有利于人员在水域中受到生命或安全危机时可以快速识别和抓住该设备。
[0013]作为水面救援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浮力片包括表面层、中间层及内部层,所述表面层、中间层及内部层依次设置,所述表面层的表面设置有摩擦条纹,通过摩擦条纹达到防滑的目的。
[0014]作为水面救援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层填充浮力橡胶,所述浮力橡胶浮力值不低于75N,提升本装置的浮力。
[0015]作为水面救援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内部层为柔韧橡胶制成的部件,进一步提升本装置的浮力。
[0016]作为水面救援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回弹装置包括支撑架、弹簧、放置块及限位部,所述支撑架放置于所述气瓶的瓶身上,所述支撑架、所述弹簧、所述放置块及撞针依次设置并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限位部活动设置于所述放置块与所述气瓶的瓶口之间。
[0017]在本方案中限位部将弹簧、放置块及撞针限制于瓶口上方,此时弹簧对放置块存在沿瓶口方向的弹力,当发生险情时,通过快速拔出限位部,弹簧将对放置块施加弹力,从而使撞针刺破瓶口,使气体快速进入充气浮力片,并且在使用完成后,通过更换气瓶即可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节约成本。
[0018]作为水面救援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放置块上部中心设置有向所述弹簧延伸的引导部,用于保证弹簧不会倾斜。
[0019]作为水面救援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回弹装置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于所述放置块下部,所述撞针穿过所述密封垫,确保撞针进入气瓶后气体不会通过放置块与瓶口的间隙而泄漏。
[0020]作为水面救援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包括拉线和限位块,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心平衡圈并设置于所述中心平衡圈的外部,通过对拉线施加向外的拉力,使限位块脱离回弹装置,从而达到快速充气救援的目的。
[0021]作为水面救援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中部径向截面为半圆状,所述放置块的侧壁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中部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半圆孔,在使用时转动限位杆,使其中部弧面一端远离放置块的侧壁面,从而使限位杆与放置块脱离,从而达到快速充气救援的目的。
[002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面救援装置包括充气浮力片,充气浮力片包括中心平衡圈和充气装置,充气浮力片的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抓手及公母扣,多个抓手可用于多人进行抓握救援,多个充气浮力片通过设置的公母扣首尾相连形成水域救援面或组建水域救援浮桥从而扩大救援面解决远距离投放不便的问题,而中心平衡圈和充气装置均设置于充气浮力片中心处,使处于四周的充气浮力片边缘可向中心收纳,方便携带,并且充气装置通过悬垂于气瓶瓶口上方的回弹装置对撞针施加弹力从而使中空的撞针将气体快速引入充气浮力片,达到快速充气救援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面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的水面救援装置不装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中标记8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面救援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4中标记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5中标记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为图5中标记B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标记24

限位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为标记24

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4]1‑
充气浮力片,2

抓手,3

母扣,4

公扣,5

中心平衡圈,6

盖板,7

安全插扣,8

充气装置,9

表面层,10

中间层,11

内部层,12

支撑架,13

弹簧,14

放置块,15

拉线,16

限位块,17

气瓶,18

充气软管,19

密封垫,20

金属密封层,2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浮力片(1);所述充气浮力片(1)包括中心平衡圈(5)和充气装置(8);所述充气浮力片(1)的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抓手(2)及公母扣,所述充气浮力片(1)的中心处设置有适配所述中心平衡圈(5)的凹型空腔;所述中心平衡圈(5)的中心处设置有适配所述充气装置(8)的凹槽,所述凹槽侧壁上设置通孔;所述充气装置(8)包括回弹装置、气瓶(17)及撞针(22),所述回弹装置悬垂于所述气瓶(17)的瓶口上方并对所述撞针(22)施加弹力,所述撞针(22)内部中空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充气浮力片(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2)的表面均设置有反光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浮力片(1)包括表面层(9)、中间层(10)及内部层(11),所述表面层(9)、中间层(10)及内部层(11)依次设置,所述表面层(9)的表面设置有摩擦条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面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10)填充浮力橡胶,所述浮力橡胶浮力值不低于75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面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层(11)为柔韧橡胶制成的部件。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