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21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包括连接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平行调节组件及电极固定座;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中心轴、轴套、垫片弹簧、开合轴承、旋转调节螺丝、旋转调节顶杆及调节螺丝固定座。本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重新设计改进花机电极调节夹头的旋转调节构造,通过开合轴承替代目前的平面轴承,并配合垫片弹簧等部件,实现中心轴的旋转调节以及锁紧,并保证其在加工中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松动。本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在实现电极调节的同时,保证电极的稳定性,避免装夹大电极加工时出现晃动的问题。工时出现晃动的问题。工时出现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0001]本技术涉及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的构造,特别涉及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在内部通过平面轴承的构造去实现转动调节,由于缺少辅助的稳定结构,在装夹电极后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轴承过松或者过紧,进而无法保证电极的稳定性,特别是打大平面或者拉真空,电极往上走的时候,电极会晃动。总而言之,现有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存在着以下缺点:装夹较大较重电极的时候,特别是吸真空的时候,容易动,影响平衡,从而影响电火花加工质量。因此,现有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进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在实现电极调节的同时,保证电极的稳定性,避免装夹大电极加工时出现晃动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包括连接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平行调节组件及电极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中心轴、轴套、垫片弹簧、开合轴承、旋转调节螺丝、旋转调节顶杆及调节螺丝固定座,所述轴套的内侧设置有与开合轴承相适配的轴承安置腔位,所述开合轴承设置在轴套的轴承安置腔位,所述中心轴呈T形,其穿过开合轴承从而转动设置在轴套的中心孔,所述中心轴的侧部设置有顶杆固定孔,所述轴套的侧部设置有顶杆腰型孔,所述调节螺丝固定座的内侧部设置有顶杆腰型槽,所述调节螺丝固定座设置在轴套的侧部,从而使得调节螺丝固定座的顶杆腰型槽与轴套的顶杆腰型孔相对应,所述旋转调节顶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中心轴的顶杆固定孔中,并穿过轴套的顶杆腰型孔,使得另一端位于调节螺丝固定座的顶杆腰型槽内,所述旋转调节螺丝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调节螺丝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并伸入到顶杆腰型槽,抵住旋转调节顶杆位于顶杆腰型槽的端部,所述垫片弹簧设置在中心轴的上端,在垫片弹簧的作用下,从而使得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的下侧面始终紧抵住轴套的上侧面,所述轴套的侧部在对应轴承安置腔位的位置设置有轴承锁紧孔,通过轴承锁紧螺丝配合该轴承锁紧孔可将开合轴承顶紧锁死。
[0005]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法兰、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侧,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法兰上侧,所述第二连接法兰设置在轴套上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下端面与中心轴上端面相配合,形成垫片弹簧的安装腔位,所述第二连接法兰呈圆环状,将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围置在内。
[0006]进一步,所述平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平行调节板、第二平行调节板及平行调节钢珠,所述第一平行调节板设置在轴套下侧,所述第二平行调节板设置在第一平行调节板下侧,所述平行调节钢珠设置在第一平行调节板与第二平行调节板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电
极固定座设置在第二平行调节板的下侧。
[0007]进一步,所述轴套的侧部在对应顶杆腰型孔的部位设置有调节螺丝固定座安装切面,所述节螺丝固定座设置在该调节螺丝固定座安装切面。
[0008]进一步,所述中心轴的上端面设置有垫片弹簧容置槽。
[0009]进一步,所述轴套侧部的轴承锁紧孔与轴套的中心孔相垂直,使得轴承锁紧螺丝可通过轴承锁紧孔垂直顶住轴承安置腔位内的开合轴承,从而将其顶紧锁死。
[0010]进一步,所述开合轴承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相对应地,所述轴套的内侧的上、下部设置有与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相适配的第一轴承安置腔位、第二轴承安置腔位,所述轴套的侧部在对应第一轴承安置腔位、第二轴承安置腔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轴承锁紧孔、第二轴承锁紧孔。更进一步,所述轴套侧部的第一轴承锁紧孔、第二轴承锁紧孔与轴套的中心孔相垂直,使得第一轴承锁紧螺丝与第二轴承锁紧螺丝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锁紧孔、第二轴承锁紧孔垂直顶住第一轴承安置腔位、第二轴承安置腔内的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从而将其顶紧锁死。
[0011]进一步,所述旋转调节顶杆的端部,在对应旋转调节螺丝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圆弧状的适配凹槽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重新设计改进花机电极调节夹头的旋转调节构造,通过开合轴承替代目前的平面轴承,并配合垫片弹簧等部件,实现中心轴的旋转调节以及锁紧,并保证其在加工中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松动。本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在实现电极调节的同时,保证电极的稳定性,避免装夹大电极加工时出现晃动的问题。特别是在垫片弹簧的作用下,从而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的下侧面始终紧抵住轴套的上侧面,面接触可以保证稳定性,避免晃动。而且,轴套的侧部在对应轴承安置腔位的位置设置有轴承锁紧孔,通过轴承锁紧螺丝配合该轴承锁紧孔可将开合轴承顶紧锁死,如此一来,进一步保证在中心轴的紧固与稳定;使得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的整体调节以及装夹性能更佳,即使是装夹较大较重的电极,也能保证加工的稳定性。
[001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花机电极万能调节夹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为花机电极万能调节夹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3为花机电极万能调节夹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旋转调节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5为旋转调节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6为轴套与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7为轴套与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中:连接组件1;第一连接法兰11;连接板12;第二连接法兰13;旋转调节组件2;平行调节组件3;第一平行调节板31;第二平行调节板32;平行调节钢珠33;电极固定座4;中心轴21;顶杆固定孔211;垫片弹簧容置槽212;轴套22;第一轴承安置腔位221;第二轴承安置腔位222;顶杆腰型孔223;第一轴承锁紧孔224;第二轴承锁紧孔225;调节螺丝固定座安装切面226;垫片弹簧23;第一开合轴承24;第二开合轴承25;旋转调节螺丝26;旋转调节顶
杆27;适配凹槽271;调节螺丝固定座28;第顶杆腰型槽28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4]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包括连接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平行调节组件及电极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中心轴、轴套、垫片弹簧、开合轴承、旋转调节螺丝、旋转调节顶杆及调节螺丝固定座,所述轴套的内侧设置有与开合轴承相适配的轴承安置腔位,所述开合轴承设置在轴套的轴承安置腔位,所述中心轴呈T形,其穿过开合轴承从而转动设置在轴套的中心孔,所述中心轴的侧部设置有顶杆固定孔,所述轴套的侧部设置有顶杆腰型孔,所述调节螺丝固定座的内侧部设置有顶杆腰型槽,所述调节螺丝固定座设置在轴套的侧部,从而使得调节螺丝固定座的顶杆腰型槽与轴套的顶杆腰型孔相对应,所述旋转调节顶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中心轴的顶杆固定孔中,并穿过轴套的顶杆腰型孔,使得另一端位于调节螺丝固定座的顶杆腰型槽内,所述旋转调节螺丝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调节螺丝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并伸入到顶杆腰型槽,抵住旋转调节顶杆位于顶杆腰型槽的端部,所述垫片弹簧设置在中心轴的上端,在垫片弹簧的作用下,从而使得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的下侧面始终紧抵住轴套的上侧面,所述轴套的侧部在对应轴承安置腔位的位置设置有轴承锁紧孔,通过轴承锁紧螺丝配合该轴承锁紧孔可将开合轴承顶紧锁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法兰、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侧,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法兰上侧,所述第二连接法兰设置在轴套上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下端面与中心轴上端面相配合,形成垫片弹簧的安装腔位,所述第二连接法兰呈圆环状,将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围置在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平行调节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迪蒙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