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软件领域,提供了一种适配复杂应用场景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包括:可视化模块:包括图形化用户界面、可视化业务组件和可视化流程节点;所述图形化用户界面用于对智能表单、流程引擎、智能仪表盘进行布局与设计;所述可视化业务组件定义了项目生成所需的组件;所述可视化流程节点包括所使用的流程节点;解析器模块:用于动态执行各可视化模块的功能,根据各组件的属性与配置,执行编写在所述组件上的代码;流程引擎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用户于图形化用户界面进行的流程定义,使各节点依照其属性与配置信息驱动业务流程的运转;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判断用户的权限;数据处理层模块:用于对可视化业务组件与所述可视化流程节点的管理。的管理。的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配复杂应用场景的低代码开发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件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适配复杂应用场景的低代码开发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企业的业务场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此提出了庞大的应用开发需求。然而,企业IT人员的交付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为此,名为“低代码”的概念被提出并逐渐发展。
[0003]低代码是一种可视化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也是一种服务于开发人员的工具,旨在用较少的代码、以较快的速度交付应用程序。借助可视化交互界面,开发人员能如同进行类调用一般,以拖拉拽的方式快速完成目标应用的结构配置,并填写上所需的参数设置,从而只需要少量代码,甚至无需代码即可快速搭建目标应用,既实现了业务应用的快速交付,也大大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领域竟入门槛,使无代码基础或低代码基础的非专业开发人员,也能在熟悉软件使用方法后进行应用开发。
[0004]低代码概念中的“低”体现在少写代码,其本质是一种高度抽象化、高质量的封装代码模块。由于代码数量的降低,应用程序产生bug的数量也就越少,测试用例也会相应较少,甚至只需完成参数配置后即可进行应用程式的发布,体现出了“能力更多、上线更快、质量更好,成本更省”的优点。
[0005]应用开发的复杂度可以划分为本质复杂度(Essential complexity)和偶然复杂度(Accidental complexity)两部分。其中,前者是解决问题时固有的最小复杂度,也称为技术复杂度,而后者则是除此之外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引入的复杂度,即技术细节部分。低代码开发平台能解决应用开发过程中的本质复杂度与一部分偶然复杂度,因此能让无基础、低基础的开发人员快速完成简单应用的开发与复用,但是,在应对复杂、灵活多变的应用需求场景时,仍需IT人员亲自参与以实现。
[0006]然而,由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主要受众为非专业开发人员,平台能支持的操作也更趋于“傻瓜化”、“亲民化”,无法支撑强大专业的底层开发原语和编程理念。一旦企业的应用开发需求超出了低代码开发平台预设的组件能力,非专业开发人员便无以为继,而IT人员也无法在低代码开发平台中进行如CSS布局定义等操作,从而使低代码开发平台难以适配复杂的应用开发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配复杂应用场景的低代码开发平台。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配复杂应用场景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包括:
[0009]可视化模块:包括图形化用户界面、可视化业务组件和可视化流程节点;所述图形化用户界面用于对智能表单、流程引擎、智能仪表盘进行布局与设计;所述可视化业务组件定义了项目生成所需的组件,通过拖拽的方式将其布局在图形化用户界面之中,并调整组
件属性与配置;所述可视化流程节点包括流程定义过程中所使用的流程节点,通过拖拽的方式将其布局在图形化用户界面之中,并调整节点属性与配置;
[0010]解析器模块:用于动态执行各可视化模块的功能,根据用户在图形化用户界面对各组件的属性与配置,执行编写在所述组件上的代码;
[0011]流程引擎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用户于图形化用户界面进行的流程定义,使各节点依照其属性与配置信息驱动业务流程的运转;
[0012]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判断用户的权限;
[0013]数据处理层模块:用于对可视化业务组件与所述可视化流程节点的管理。
[0014]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表单的布局与设计方法步骤如下:
[0015]S1、进入低代码平台,创建目标应用,并与应用设置页面内创建智能表单项目;
[0016]S2、完成表单项目的创建,进入对应的可视化设计页面,所述表单项目包括预设提供给用户的封装表单组件和可供用户可自行创建表单代码的JSON代码块;
[0017]S3、对设计窗口中各表单组件的字段属性及表单属性进行设置,完成整体表单的设计;
[0018]S4、用户选择并完成设置的表单组件后进行提交,调用表单发布模块,根据设计窗口中内容生成目标智能表单。
[0019]进一步的,在所述智能表单的项目页面中包含基础设置页面,用以对目标表单进行宏观管理,包括:
[0020]对目标所述智能表单的名称进行修改,并添加有关描述;
[0021]为目标所述智能表单在同一子目录下的排列顺序进行手动设置,使高频使用的表单项目次序提前;
[0022]为目标所述智能表单配置自定义常量。
[0023]进一步的,所述流程引擎的布局与设计方法步骤如下:
[0024]A1、根据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在应用设置页面创建含有流程的智能表单项目,并完成表单设置;
[0025]A2、根据业务流程配置流程节点,完成业务流程图的框架绘制;
[0026]A3、配置审批节点的候选人,并根据需求完成审批节点的设置;
[0027]A4、完成流程设计并部署,流程正式投入使用。
[0028]进一步的,在步骤A2中,所述流程节点包括起始节点、审批节点、结束节点及用于进行高级流程设计的网关节点。
[0029]进一步的,所述网关节点包括排他网关、并行网关和包容网关,其中:
[0030]排他网关用于为业务流程的流转判断分支条件,实现业务的自动分流;
[0031]并行网关用于实现多项流程分支的并行;
[0032]包容网关是排他网关与并行网关的结合,用于对业务流程的深入优化。
[0033]进一步的,所述智能仪表盘的布局与设计方法步骤如下:
[0034]B1、进入低代码平台,创建目标应用,并与应用设置页面内创建智能仪表盘项目;
[0035]B2、完成智能仪表盘项目的创建,进入对应的可视化设计页面;
[0036]B3、对设计窗口中各仪表盘组件的组件属性进行设置,完成整体仪表盘的设计,所述组件属性包括面板属性与图表属性;
[0037]B4、完成页面设计优化并发布。
[0038]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所述面板属性包括基础属性、扩展样式、过渡动画组成,所述图表属性由主配置与数据源两部分组成,其中:
[0039]所述基础设置包括是否拖拽、透明度、宽度和高度、快捷尺寸;
[0040]所述扩展样式包括背景颜色、边框、阴影;
[0041]所述过渡动画包括2D旋转、3D旋转;
[0042]所述主配置包括常规配置、X轴/Y轴、提示框;
[0043]所述数据源包括静态数据、API接口、表单数据。
[0044]进一步的,所述解析器模块还用于支持所述智能表单和所述智能仪表盘的代码一键生成功能,包括:
[0045]生成JSON代码:根据用户所配置的所述智能表单和所述智能仪表盘所对应设计的所述字段属性和所述组件属性,生成完整所述智能表单和所述智能仪表盘所对应的JSON代码;
[0046]导入JSON代码:向目标所述智能表单和目标所述智能仪表盘导入JSO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配复杂应用场景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视化模块:包括图形化用户界面、可视化业务组件和可视化流程节点;所述图形化用户界面用于对智能表单、流程引擎、智能仪表盘进行布局与设计;所述可视化业务组件定义了项目生成所需的组件,通过拖拽的方式将其布局在图形化用户界面之中,并调整组件属性与配置;所述可视化流程节点包括流程定义过程中所使用的流程节点,通过拖拽的方式将其布局在图形化用户界面之中,并调整节点属性与配置;解析器模块:用于动态执行各可视化模块的功能,根据用户在图形化用户界面对各组件的属性与配置,执行编写在所述组件上的代码;流程引擎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用户于图形化用户界面进行的流程定义,使各节点依照其属性与配置信息驱动业务流程的运转;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判断用户的权限;数据处理层模块:用于对可视化业务组件与所述可视化流程节点的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复杂应用场景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表单的布局与设计方法步骤如下:S1、进入低代码平台,创建目标应用,并与应用设置页面内创建智能表单项目;S2、完成表单项目的创建,进入对应的可视化设计页面,所述表单项目包括预设提供给用户的封装表单组件和可供用户可自行创建表单代码的JSON代码块;S3、对设计窗口中各表单组件的字段属性及表单属性进行设置,完成整体表单的设计;S4、用户选择并完成设置的表单组件后进行提交,调用表单发布模块,根据设计窗口中内容生成目标智能表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配复杂应用场景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表单的项目页面中包含基础设置页面,用以对目标表单进行宏观管理,包括:对目标所述智能表单的名称进行修改,并添加有关描述;为目标所述智能表单在同一子目录下的排列顺序进行手动设置,使高频使用的表单项目次序提前;为目标所述智能表单配置自定义常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复杂应用场景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引擎的布局与设计方法步骤如下:A1、根据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在应用设置页面创建含有流程的智能表单项目,并完成表单设置;A2、根据业务流程配置流程节点,完成业务流程图的框架绘制;A3、配置审批节点的候选人,并根据需求完成审批节点的设置;A4、完成流程设计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曾焜锐,陈昌华,沈刚,吴根祥,张礼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讯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