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影灯具,包括罩体、悬挂件、出光件和光源件,所述罩体的顶部设有顶面,所述出光件和所述光源件设于所述顶面上,所述出光件设有反射部或透射部,所述反射部或透射部围绕于所述光源件和所述连接端的周围,所述反射部能够形成平行于所述悬挂件的长度方向的反射光线,或者所述透射部能够形成朝着所述悬挂件的外侧进行散射的散射光线,所述反射部包括内凹的弧形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从所述固定端的内侧延伸至所述反射端的内侧,所述透射部包括内凹的弧形透射面,所述透射面从两侧向着中心逐渐凸起形成外凸的弧形面。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投射的阴影或者消除阴影,有利于形成氛围效果和照明效果。形成氛围效果和照明效果。形成氛围效果和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影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无影灯具。
技术介绍
[0002]无影灯是一种具有减少或消除投射阴影功能的灯具,现有无影灯通常设有多个连杆和灯具,连杆与灯具转动连接,而多个连杆之间能够相互转动,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连杆移动灯具的位置,使灯具能够避开产生阴影的角度,从而达到“无影”的效果,但是这种无影灯具产生的效果实际只是转移阴影,而并非真正无影,而且灯具仍然会对连杆等连接结构产生结构阴影。而对于用于营造氛围光或者需要多角度照明且位置不可移动的灯具而言,由于灯具需要多角度发光产生氛围效果或照明效果,此时灯具发出的光线常常容易对灯具的连接结构形成阴影,这些阴影无法消除,从而破坏氛围效果或者减弱照明效果,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影灯具,能够减少投射的阴影或者消除阴影,有利于形成氛围效果和照明效果。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影灯具,包括罩体、悬挂件、出光件和光源件,所述罩体的顶部设有顶面,所述悬挂件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与悬挂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顶面,所述悬挂端连接于悬挂体上,所述出光件和所述光源件设于所述顶面上。
[0005]所述出光件设有反射部或透射部,所述反射部或透射部围绕于所述光源件和所述连接端的周围,所述连接端设于所述反射部或所述透射部的中心轴处。
[0006]所述反射部能够形成平行于所述悬挂件的长度方向的反射光线。
[0007]或者所述透射部能够形成朝着所述悬挂件的外侧进行散射的散射光线。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光件包括反射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设于所述出光件底部并固定于所述顶面上,所述反射端设于所述出光件顶部,所述反射部包括内凹的弧形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从所述固定端的内侧延伸至所述反射端的内侧,所述反射端在所述顶面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固定端在所述顶面的投影面积。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光件中设有反射槽,所述反射槽的槽口的朝向与所述悬挂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反射面呈连续环面设置并能围成所述反射槽,所述反射面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反射面的曲率从所述顶面朝着远离所述顶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光源件的数量为多个并均匀围绕于所述连接端的周围,所述光源件与所述连接端均位于所述反射槽内。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悬挂体位于所述无影灯具的侧部,所述悬挂件与所述顶面倾斜连接,所述出光件包括围成所述反射槽的下出光面和上出光面,所述下出光面设于所述反射槽中靠近所述悬挂体的一侧,所述上出光面设于所述反射槽中远离所述悬挂体
的一侧,所述下出光面和上出光面的曲率从所述顶面朝着远离所述顶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下出光面的弯曲程度大于所述上出光面的弯曲程度。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射部包括透射面,所述透射面设于所述出光部中远离所述顶面的一侧,所述透射面从两侧向着中心逐渐凸起形成外凸的弧形面。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射面呈连续环面设置,所述透射面包括圆滑相接的内透光面和外透光面,所述内透光面位于所述透射面的内侧,所述外透光面位于所述透射面的外侧,所述内透光面的曲率从内到外逐渐减小,所述外透光面的曲率从外到内逐渐减小。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光件包括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于所述出光件中靠近所述顶面的一侧,所述光源件设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包括对称设置的入射面,所述入射面的曲率从靠近所述顶面的一端到远离所述顶面的一端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无影灯具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出光件的侧部,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出光件的高度。
[0016]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无影灯具设有罩体、悬挂件、出光件和光源件,所述悬挂件连接于所述罩体的顶面,所述出光件也设于所述罩体的顶面,所述出光件能够对所述顶面上方的空间进行照射,以形成氛围效果或者增强照射范围,由于所述出光件设有反射部或透射部,所述反射部能够形成平行于所述悬挂件的长度方向的反射光线,因此不会对所述悬挂件的侧部投射阴影,而所述透射部能够形成朝着所述悬挂件的外侧进行散射的散射光线,因此能够减少散射到所述悬挂件侧部的光线,从而能够减淡阴影。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投射的阴影或者消除阴影,有利于形成氛围效果和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无影灯具第一实施例第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无影灯具第一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无影灯具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无影灯具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专利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
[0025]参见图1~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影灯具,包括罩体1、悬挂件2、出光件3和光源件4,所述罩体1的顶部设有顶面11,所述悬挂件2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21与悬挂端22,所述连接端21连接于所述顶面11,所述悬挂端22连接于悬挂体6上,所述罩体1通过所述悬挂件2悬挂于悬挂体6上,悬挂体6可以为水平横置的天花板,也可以为竖直立起的墙体,当连接于天花板等水平面时,所述罩体1保持水平状态,当连接于墙体等竖直面时,所述罩
体1为倾斜状态。所述出光件3和所述光源件4设于所述顶面11上,所述光源件4能够对所述顶面11上方的空间进行照射,以满足用户对氛围营造或增强照明的需求,在没有所述出光件3的情况下,所述光源件4在照射过程中,侧部的光线会照射于所述悬挂件2的侧部,从而使所述悬挂件2在悬挂体6上出现阴影,而所述出光件3能够避免上述情况,所述出光件3设有反射部31或透射部34,所述反射部31或所述透射部34围绕于所述光源件4和所述连接端21的周围,所述光源件4发出的光线会经过所述反射部31或所述透射部34,所述连接端21设于所述反射部31或所述透射部34的中心轴处,经过所述出光件3的处理,当所述光源件4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反射部31,所述反射部31能够形成平行于所述悬挂件2的长度方向的反射光线,由于平行于所述悬挂件2长度方向的光线不会投射到所述悬挂件2的侧部,因此不会使所述悬挂件2产生阴影,当所述光源件4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透射部34,所述透射部34能够形成朝着所述悬挂件2的外侧进行散射的散射光线,由于光线向外发散,照射于所述悬挂件2侧部的光线密度减低,从而使所述悬挂件2在悬挂体6上形成的阴影减弱。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影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悬挂件、出光件和光源件,所述罩体的顶部设有顶面,所述悬挂件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与悬挂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顶面,所述悬挂端连接于悬挂体上,所述出光件和所述光源件设于所述顶面上;所述出光件设有反射部或透射部,所述反射部或透射部围绕于所述光源件和所述连接端的周围,所述连接端设于所述反射部或所述透射部的中心轴处;所述反射部能够形成平行于所述悬挂件的长度方向的反射光线;或者所述透射部能够形成朝着所述悬挂件的外侧进行散射的散射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影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件包括反射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设于所述出光件底部并固定于所述顶面上,所述反射端设于所述出光件顶部,所述反射部包括内凹的弧形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从所述固定端的内侧延伸至所述反射端的内侧,所述反射端在所述顶面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固定端在所述顶面的投影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影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件中设有反射槽,所述反射槽的槽口的朝向与所述悬挂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反射面呈连续环面设置并能围成所述反射槽,所述反射面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反射面的曲率从所述顶面朝着远离所述顶面的方向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影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件的数量为多个并均匀围绕于所述连接端的周围,所述光源件与所述连接端均位于所述反射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善越,朱奕光,焦志刚,冯国灿,何光洪,杨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