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12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麻醉面罩无法与无牙颌患者面部有效贴合的问题。该麻醉面罩包括通气接口、罩体和密封条;罩体为能够形成麻醉腔室的敞口弧面腔体结构,通气接口与罩体的腔室连通,密封条围设于罩体敞口端的边缘处;密封条中嵌入硬质颊部支撑部和硬质颏部支撑部,且两者均相对于密封条下表面突出设置;硬质颏部支撑部赋型于密封条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硬质颊部支撑部和硬质颏部支撑部能够能够支撑起无牙颌佩戴者因缺少牙齿而塌陷的双侧脸颊部及颏部,从而便于打开气道,更增加了与佩戴者颊部以及颏部有效贴合,能够避免麻醉面罩出现边缘漏气的现象,提高整体通气效果。高整体通气效果。高整体通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

技术介绍

[0002]在各项手术中,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的应用十分常见,而麻醉面罩便是不可缺少的麻醉医疗用品。不管是麻醉诱导过程中,麻醉医生用手扣住面罩加压通气给氧去氮,还是直接吸入挥发性麻醉药进行麻醉诱导,都需要尽可能保障面罩的密闭性。
[0003]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医疗机构使用的都是气囊式麻醉面罩,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选用合适型号,通气操作手法规范,可以实现的理想的面罩通气效果。
[0004]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群众膳食结构的改变,使用全口活动义齿的人越来越多。进入手术间之前,出于安全考虑,患者需要除去全身所有可除去的物品,包括义齿,这也就意味着,在接受全身麻醉时,他们是无牙颌的状态。当麻醉诱导给予肌松药后,患者全身骨骼肌松弛,上颌骨与下颌骨之间缺少牙齿的支撑,此时当麻醉医生提起其下颌时,通常会形成以嘴部为中心的塌陷,从而难以有效打开气道,并且难以与面罩贴合,易出现漏气。这给密闭管路下的通气带来了困难。同时,若继续通过加压的方式扣紧面罩,由于患者缺乏牙齿的保护,上下牙龈间互相摩擦挤压,易造成粘膜损伤等不良事件。
[0005]现在各大医院常规用的麻醉面罩为气囊式边缘平滑的面罩,无牙颌患者麻醉诱导后,由于上颌骨与下颌骨之间缺少牙齿的支撑,麻醉医生口面罩时不易提起患者下颌,无法有效打开气道,麻醉面罩无法与无牙颌患者面部有效贴合,通气效果远不如普通患者,常出现边缘漏气的现象,导致有效潮气量不足,气道压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麻醉面罩无法与无牙颌患者面部有效贴合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包括通气接口、罩体和密封条;所述罩体为能够形成麻醉腔室的敞口弧面腔体结构,包括遮口腔体与遮鼻腔体,两个腔体连通设置用于遮住口鼻;所述通气接口设置于所述罩体的封闭端,并与所述罩体的腔室连通,所述密封条围设于所述罩体敞口端的边缘处;所述密封条包括硬质颊部支撑部和硬质颏部支撑部;所述硬质颊部支撑部和硬质颏部支撑部均相对于所述密封条下表面突出设置;所述硬质颊部支撑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硬质颊部支撑部镜像对称设置于所述密封条的边侧,所述硬质颏部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密封条的后端,且与所述罩体的后端赋形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还包括软性鼻根贴合部、软性鼻面沟贴合部、软性上颌贴合部和软性下颌贴合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软性鼻根贴合部、软性鼻面沟贴合部、软性上颌贴合部和软性下颌
贴合部形成所述密封条的平滑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软性鼻根贴合部、软性鼻面沟贴合部、软性上颌贴合部、硬质颊部支撑部、软性下颌贴合部和硬质颏部支撑部从所述密封条的前端到后端依次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硬质颊部支撑部呈倒金子塔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硬质颊部支撑部包括第一贴合侧和第二贴合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贴合侧为朝向所述罩体外侧的一侧,用于咬肌前缘贴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贴合侧为朝向所述罩体内侧的一侧,用于与口角贴合。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可调节束带,所述可调节束带设置有多个。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束带包括调节扣和弹性束带。
[0018]本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9](1)本技术的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的密封条围设于罩体敞口端的边缘处,密封条中嵌入硬质颊部支撑部以及硬质颏部支撑部;硬质颊部支撑部设置有两个,两个硬质颊部支撑部对称设置于密封条的边侧,与患者脸颊位置相对应。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硬质颊部支撑部以及硬质颏部支撑部均相对于密封条平滑面突出设置,使得硬质颊部支撑部和硬质颏部支撑部能够分别与无牙颌的麻醉面罩佩戴者的颊部以及颏部有效贴合,避免麻醉面罩出现边缘漏气的现象,提高整体通气效果。
[0020](2)本技术的可调节束带设置有两个,一个设置于软性鼻面沟贴合部对应的罩体上,另一个设置于硬质颊部支撑部对应的罩体上,使得硬质颊部支撑部能够与无牙颌患者的颊部凹陷有效贴合。
[0021]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实施例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3]图1为本技术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的局部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的后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图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的仰视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
通气接口;2

罩体;
[0029]3‑
密封条;31软性鼻根贴合部;32

软性鼻面沟贴合部;33

软性上颌贴合部;34硬质颊部支撑部;341

第一贴合侧;342

第二贴合侧;35

软性下颌贴合部;36

硬质颏部支撑部;
[0030]4‑
可调节束带;41

调节扣;42

弹性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2]为了方便描述,将本技术的图1麻醉面罩朝向左侧的一端称为前端,朝向右侧的一端称为后端。
[0033]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包括通气接口1、罩体2和密封条3,罩体2为能够形成麻醉腔室的敞口弧面腔体结构,包括遮口腔体与遮鼻腔体,两个腔体连通用于遮住口鼻。通气接口1为标准通气接口,通气接口1设置在罩体2的封闭端,并与罩体2的腔室连通,密封条3围设于罩体2敞口端的边缘处。
[003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条3从前端到后端依次包括软性鼻根贴合部31、软性鼻面沟贴合部32、软性上颌贴合部33、硬质颊部支撑部34、软性下颌贴合部35、硬质颏部支撑部36。其中,软性鼻根贴合部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接口(1)、罩体(2)和密封条(3);所述罩体(2)为能够形成麻醉腔室的敞口弧面腔体结构,包括遮口腔体与遮鼻腔体,两个腔体连通设置用于遮住口鼻;所述通气接口(1)设置于所述罩体(2)的弧面封闭端,并与所述罩体(2)的腔室连通,所述密封条(3)围设于所述罩体(2)敞口端的边缘处;所述密封条(3)包括硬质颊部支撑部(34)和硬质颏部支撑部(36);所述硬质颊部支撑部(34)和硬质颏部支撑部(36)均相对于所述密封条(3)的平滑面突出设置;所述硬质颊部支撑部(3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硬质颊部支撑部(34)以所述密封条(3)的轴线为基准镜像对称设置于所述密封条(3)的边侧,所述硬质颏部支撑部(36)设置于所述密封条(3)的后端,且与所述罩体(2)的后端赋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3)还包括软性鼻根贴合部(31)、软性鼻面沟贴合部(32)、软性上颌贴合部(33)和软性下颌贴合部(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无牙颌患者的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鼻根贴合部(31)、软性鼻面沟贴合部(32)、软性上颌贴合部(33)和软性下颌贴合部(35)形成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然容晓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