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热管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储能技术及相应的系统产品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且随着市场日益扩大,对于储能产品尤其是储能电池模组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其中稳定可靠运行、高效经济的散热已经成为衡量系统可靠性最关键的指标性能之一。合理的热设计可以保证电池模组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合适的工作温度可以保障电池模组在寿命周期内可靠工作输出。
[0003]电池模组装于储能柜内,电池模组是通过内部的侧边进行散热,且于储能柜的内壁间隔较小的空间,目前储能电池系统的热设计主要依托风冷技术进行结构设计且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储能模组的散热方面尚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
[0004]一是缺少系统性的风道结构,即电池模组的风道结构大多只关注制冷设备的冷风进入电池模组后如何散热,大量冷风集聚在模组所在空间的一侧而无法有效均匀的送至模组内部,达不到理想的散热效果。二是在一些采用散热方式中,简单的风道设计仅能使气流按要求行进而无法起到风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电池模组A装载于储能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风道包括前部引流组件(1)和侧部均流组件(2),所述前部引流组件(1)的一面开设引流进风口(101)与制冷设备B连接,另一面的两侧分别开设与引流进风口(101)连通的引流出风口(102),所述侧部均流组件(2)为扁平条状的腔体结构,分别在两个引流出风口(102)处平行延伸设置,所述侧部均流组件(2)的一侧开设均流进风口(201)与引流出风口(102)对接,另一侧为均流出风口(202),向电池模组和储能箱之间两侧的间隙延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进风口(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全,杜戴宁,丁文,尚效周,段薇,林元华,邓平安,严代智,周桂生,姚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