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驱动电路、逆变器和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210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压驱动电路、逆变器和光伏系统。该负压驱动电路包括限流电路、充放电电容和稳压二极管;限流电路的第一端用于接入驱动控制信号,第二端连接充放电电容的第一端,限流电路用于在驱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对充放电电容进行充电,并在驱动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对充放电电容进行放电;其中,限流电路对充放电电容放电的时长大于驱动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的时长;充放电电容的第二端用于连接IGBT管的第一极;IGBT管的第二极用于接入直流电压,第三极接地,IGBT管在第一极的电压小于零时处于关断状态;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充放电电容的第一端,阳极连接充放电电容的第二端。该负压驱动电路结构简易,能有效实现负压关断,控制IGBT管可靠地工作。控制IGBT管可靠地工作。控制IGBT管可靠地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驱动电路、逆变器和光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供电控制
,特别是一种负压驱动电路、逆变器和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驱动电路的工作任务,就是将信息电子电路传来的信号按照其控制目标的要求,转换为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可以使其开通或关断的信号。对半控型器件只需提供开通控制信号,对全控型器件则既要提供开通控制信号,又要提供关断控制信号,以保证器件按要求可靠导通或关断。
[0003]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型三极管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在关断期间,由于结电容的存在,会出现电流拖尾现象,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器件击穿损坏。为了保证IGBT有效关断,通常采用驱动电路以实现IGBT负压关断,保证IGBT所在电路的安全运行。
[0004]现有的变压器驱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限流电路、充放电电容和稳压二极管;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用于接入驱动控制信号,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放电电容的第一端,所述限流电路用于在所述驱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对所述充放电电容进行充电,并在所述驱动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对所述充放电电容进行放电;其中,所述充放电电容放空电能所需时长大于所述驱动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的时长;所述充放电电容的第二端用于连接IGBT管的第一极;所述IGBT管的第二极用于接入直流电压,所述IGBT管的第三极接地,所述IGBT管在第一极的电压小于零时处于关断状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充放电电容的第一端,阳极连接所述充放电电容的第二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路包括: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用于接入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放电电容的第一端;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第二端;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第一端,阳极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第二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驱动电路还包括:抗干扰电阻,所述抗干扰电阻串接在所述IGBT管的第一极和第三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驱动电路还包括:尖峰电压吸收模块,所述尖峰电压吸收模块串接在所述IGBT管的第二极和第三极之间,所述尖峰电压吸收模块用于吸收所述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乐亿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