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95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属于旋塞阀技术领域,包括旋塞阀体,在所述旋塞阀体上开设有第一孔,且在第一孔的内部设置有旋塞阀杆,在所述旋塞阀体上且与第一孔呈中轴线对称的位置开设有与第一孔同尺寸的第二孔,在所述第二孔的内部设置有与旋塞阀杆相配合的阻尼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碟簧使耐磨片与转套紧密贴合,使阀球开启及关闭具有较大的力矩,能够承受钻井过程中的高振击作业,避免阀球在钻井作业中自动关闭,保证钻井作业的正常运行,适合推广应用。适合推广应用。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


[0001]本技术属于旋塞阀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

技术介绍

[0002]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地质原因,特别是浅层钻井,钻机振动很大,其振击力完全抵御波簧提供给阀球的预紧力,导致阀球随振击的频率上下跳动,阀球出现高频共振,阀球与阀座会短暂分离失去波簧的预紧力,随振幅阀球出现微小的位移。该微小位移会打破阀球的受力平衡,阀球随工况的振击频率出现位移逐步自动关闭,导致蹩泵,产生钻井事故。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给阀球的关闭提供较大的阻力,为此提出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
[0003]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解决了在钻井中由于钻机的振动,阀球随环境输入振击频率上下跳动,阀球与阀座会短暂分离失去波簧的预紧力,阀球随共振频率出现位移逐步自动关闭,导致蹩泵,产生钻井事故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包括旋塞阀体,在所述旋塞阀体上开设有第一孔,且在第一孔的内部设置有旋塞阀杆,在所述旋塞阀体上且与第一孔呈中轴线对称的位置开设有与第一孔同尺寸的第二孔,在所述第二孔的内部设置有与旋塞阀杆相配合的阻尼器。
[0007]进一步,所述阻尼器包括定位套、固定座、转套、碟簧、螺母、阻尼阀杆。
[0008]再进一步,所述定位套固定连接在第二孔的内部,所述定位套的内部为中部贯穿的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定位套的底部,所述固定座的表面设置有向定位套内部延伸的凸起部,且在凸起部的表面为螺纹结构,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凸起部上,所述转套设置在固定座的凸起部外侧,所述转套的顶部开设有向内部延伸的凹槽,所述碟簧设置在凹槽的内部,且碟簧套设在凸起部上,所述阻尼阀杆的一端设置在定位套的内部与转套相连,阻尼阀杆的一端延伸出定位套与旋塞阀杆相配合。
[0009]再进一步,所述碟簧与转套之间设置有耐磨垫。
[0010]进一步,所述螺母的表面开设有销孔,且在销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母的固定销。
[0011]进一步,所述碟簧与螺母相配合,且碟簧位于螺母的下方。
[0012]进一步,所述阻尼器转动扭矩值为25

30N.m。
[0013]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通过碟簧使耐磨片与转套紧密贴合,使阀球开启及关闭具有较大的力矩,能够承受钻井过程中的高振击作业,避免阀球在钻
井作业中自动关闭,保证钻井作业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所提出的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提出的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的阻尼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旋塞阀体;2、旋塞阀杆;3、阻尼器;4、定位套;5、固定座;6、转套;7、碟簧;8、耐磨垫;9、螺母;10、固定销;11、阻尼阀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能够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0]请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包括旋塞阀体1,在旋塞阀体1上开设有第一孔,与现有旋塞阀的结构相同用于安装旋塞阀杆2,且在第一孔的内部设置有旋塞阀杆2,用于控制旋塞阀体1的开启与关闭,在旋塞阀体1上且与第一孔呈中轴线对称的位置开设有与第一孔同尺寸的第二孔,用于安装阻尼器3,在第二孔的内部设置有与旋塞阀杆2相配合的阻尼器3,提供阀球开启与关闭的阻力,避免阀球在作业中发生自动关闭的情况。
[0021]阻尼器3包括定位套4、固定座5、转套6、碟簧7、螺母9、阻尼阀杆11,定位套4固定连接在第二孔的内部,定位套4为阻尼器3的外壳体,定位套4的内部为中部贯穿的中空结构,作为阻尼部件的组装空间,固定座5固定连接在定位套4的底部,固定座5的表面设置有向定位套4内部延伸的凸起部,与螺母9相配合,且在凸起部的表面为螺纹结构,螺母9螺纹连接在凸起部上,通过螺母9的旋紧动作,对碟簧7施加压力,从而实现增加阻力的效果,螺母9的表面开设有销孔,且在销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母9的固定销10,能够防止螺母9松动,转套6设置在固定座5的凸起部外侧,转套6的顶部开设有向内部延伸的凹槽,提供碟簧7的安装场所,碟簧7设置在凹槽的内部,且碟簧7套设在凸起部上,对碟簧7具有一定的限位效果,阻尼阀杆11的一端设置在定位套4的内部与转套6相连,转套6与阻尼阀杆11配合随阀球、旋塞阀杆2转动,阻尼阀杆11的一端延伸出定位套4与旋塞阀杆2相配合,碟簧7与转套6之间设置有耐磨垫8,通过对耐磨垫8施加压力,进而使其与转套6之间形成摩擦力,进而产生所需的力矩,碟簧7与螺母9相配合,且碟簧7位于螺母9的下方,便于通过螺母9的动作,实现碟簧7的压缩控制。
[0022]按图2零件逐件装配,完成后通过旋紧螺帽9调整阻尼器的扭矩值,并用扭矩仪测试,当阻尼器的扭矩达到要求的扭矩时,用固定销10锁定螺帽9。
[0023]将达到扭矩值的阻尼器按图1位置装配入位。装配完成后的旋塞阀通过扭矩仪测
试达到要求值,即完成。
[0024]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旋塞阀体,在所述旋塞阀体上开设有第一孔,且在第一孔的内部设置有旋塞阀杆,在所述旋塞阀体上且与第一孔呈中轴线对称的位置开设有与第一孔同尺寸的第二孔,在所述第二孔的内部设置有与旋塞阀杆相配合的阻尼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定位套、固定座、转套、碟簧、螺母、阻尼阀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载高转矩顶驱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固定连接在第二孔的内部,所述定位套的内部为中部贯穿的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定位套的底部,所述固定座的表面设置有向定位套内部延伸的凸起部,且在凸起部的表面为螺纹结构,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凸起部上,所述转套设置在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凯夫张国田蒋德平罗玉斌王宇鹏张洪霖赵晨范楷模郭晨徐琴张红军楚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