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现有采用两个开口扳手相互配合拧出活门不便于操作,且易将活门上的螺纹扭伤变形,导致活门报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组件分解工装和装置。分解工装包括安装座本体和内套;安装座本体包括上下设置的套筒和底座;套筒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内套;底座的侧壁上设置用于实现其与工作台相连的第一螺孔;内套为胶木制成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用于装入活塞组件中的活门且与其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组件分解工装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塞组件分解工装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器的核心部分,而燃油泵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它的正常工作与否直接影响着航空发动机的各项性能和指标。在燃油泵修理过程中需要将其活塞组件中的活门分解出,而在分解时需通过拧出活门至活门与活塞分离。传统的活门分解方法是采用两个开口扳手相互配合拧出活门,不便于操作,且易将活门上的螺纹扭伤变形,导致活门报废。而燃油泵中的活门是精密偶件,其配合间隙精密至千分之几,因此在活门分解过程中对其加以保护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采用两个开口扳手相互配合拧出活门不便于操作,且易将活门上的螺纹扭伤变形,导致活门报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组件分解工装和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活塞组件分解工装,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安装座本体和内套;
[0006]安装座本体包括上下设置的套筒和底座;套筒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所述内套;底座的侧壁上设置用于实现其与工作台相连的第一螺孔;
[0007]所述内套为采用胶木制成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用于装入活塞组件中的活门且与其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
‑
0.01mm;
[0008]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板与活塞组件中活门的尾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活塞组件中活门的尾部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键槽和第二螺孔;所述键槽用于与活塞组件中活门的尾部过盈配合连接,过盈量为0
‑
0.01mm;所述第二螺孔用于实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的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板的凹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本体采用硬铝合金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孔有两个,其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互成90度。
[00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活塞组件分解装置,包括开口扳手;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上述的活塞组件分解工装;所述活塞组件分解工装用于在所述开口扳手分解活塞组件时,固定活塞组件的活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分解工装能够可靠固定活塞组件中的活门,且不会对其造成损伤,利用本技术的分解工装固定住活门后,使用开口扳手旋拧活塞即可进行分解,保证了活门分解的可靠性,不但极大地减少了手工分解时易将活门扭伤变形造成的产品损伤甚至报废的情况发生,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活门的分解效率。
[0015]2.本技术的分解工装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不局限于某种特定工作场所,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对象即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
[0022]100
‑
安装座;101
‑
套筒;102
‑
底座;103
‑
第一螺孔;104
‑
通孔;200
‑
内套;300
‑
第二螺钉;400
‑
连接板;401
‑
键槽;402
‑
第二螺孔;500
‑
第一螺钉;600
‑
活塞组件;601
‑
活门;602
‑
活塞;603
‑
活门的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分解对象即活塞组件包括活门601和设置在活门601外且与其螺纹连接的活塞602。
[0025]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塞组件分解工装,包括安装座本体100、内套200和连接板400。
[0026]如图3所示,安装座本体100包括上下设置的套筒101和底座102;套筒101的中部开设有自上至下贯通的通孔104;底座102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互成90度的第一螺孔103,在该第一螺孔103处旋入第一螺钉500,可将底座102通过第一螺钉500固定在工作台上;底座102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板400的凹槽,底座102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用于活塞组件的尾部603穿过的通孔;本实施例中,安装座本体100采用硬铝合金制成。
[0027]如图3、4所示,内套20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内套200设置在套筒101的通孔104中;分解时,将活塞组件头部朝上置于内套200内,且活塞组件中的活门601与内套200之间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
‑
0.1mm,以将活门601固定且易装配;内套200采用胶木制成,用于在分解过程中对套筒101内的活门601进行保护,防止活门分解时造成损伤。
[0028]如图5所示,连接板400的端面上开设有键槽401和两个第二螺孔402;活塞组件中活门的尾部603依次穿过内套200和底座102上的通孔后,插入连接板400上的键槽401内,连接板400通过键槽401与活门的尾部603过盈配合连接,过盈量为0
‑
0.1mm,通过在第二螺孔402处旋入第二螺钉300将连接板400与安装座本体100中的底座102连接,从而通过连接板400实现活门的尾部603与底座102的连接。
[0029]分解时,将活塞组件从内套200的上端装入,活门601的中部由内套200固定,活门601的尾部由连接板400固定,再将开口扳手放置到活塞组件中活塞602上旋拧使其与活门601分解,最后将活门601从内套200中取出,即实现活塞组件600安全高效地分解。
[003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活塞组件分解工装,包括开口扳手和上述分解工装。分
解时,利用分解工装固定活塞组件中的活门,利用开口扳手旋拧活塞组件中的活塞,即可实现活塞组件的可靠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组件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本体和内套;安装座本体包括上下设置的套筒和底座;套筒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所述内套;底座的侧壁上设置用于实现其与工作台相连的第一螺孔;所述内套为采用胶木制成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用于装入活塞组件中的活门且与其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
‑
0.01mm;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板与活塞组件中活门的尾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活塞组件中活门的尾部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键槽和第二螺孔;所述键槽用于与活塞组件中活门的尾部过盈配合连接,过盈量为0
‑
0.01mm;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洁,缑庆,蒋一博,简欣,杜康,上洋,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四达机械制造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