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子宫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包括:壳体、引导部、移动内芯、采集器、密封体和滑动部,壳体包括适合用手握持的控制手柄和与控制手柄连接的套筒,套筒的前端设置有开口,套筒的末端设置有流体接入口,控制手柄的端部设置有流体输出口;引导部位于壳体的前端,插设于壳体内,引导部包括防护套管和定位块;移动内芯位于防护套管内,移动内芯包括毛刷腔体、缓冲杆和杆体;采集器分别位于防护套管上和毛刷腔体内,采集器包括第一位置采集毛刷和第二位置采集毛刷;密封体位于防护套管上,密封体包括密封塞和固定轨道;滑动部包括滑块和滑块固定片。滑块和滑块固定片。滑块和滑块固定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子宫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子宫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子宫内膜癌在中国发达地区已取代宫颈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癌症。目前,子宫内膜癌仅依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即进行有创的病理诊断的诊断方式(刮宫或宫腔镜活检),不仅敏感性低,亦造成过度诊疗和医疗资源浪费,内膜活检的有创操作不适合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而且由于刮宫或宫腔镜取材的有限,这一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因此,研究者现将来源于子宫内膜的宫腔脱落细胞作为另一种标本类型,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与风险评估。由于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子宫角部位,解剖因素所带来的取材困难,仅依靠目前采用的毛刷,难以全面有效的收集宫腔脱落细胞。若采用一种同时具备宫腔冲洗和全面刷取功能的装置,一方面能够通过无创方法有效全面获取宫腔脱落细胞,另一方面通过对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或分子检测,对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与风险分层,将会大大降低直接有创病理活检所带来的过度诊疗和漏诊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花费。
[0003]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0366287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腔式子宫腔吸刮管,包括吸刮管管身、吸刮管管腔、吸刮口,吸刮管管腔内贴管壁设有进气管腔,进气管腔的出气口设在靠近弧形管头,接近吸刮口,进气口设在靠近弧形管尾并伸出吸刮管管壁。术中将吸刮头伸入宫腔时用食指压堵进气管腔后端开口,当增加负压后放开放其开口,气体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宫腔,而宫腔组织在负压作用下顺利吸出。该吸刮管解决了在较小的负压下,顺利吸出宫腔组织,降低并发病的发生,但具有采集效率低,采集范围有限的问题。
[0004]再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01227323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子宫腔检查注水器,包括中空的注水导管和气囊,其中,注水导管的外侧套接有气体导管,气囊的两个端口分别固定到注水导管和气体导管的下端部外侧,气体导管与注水导管之间设置有固定到注水导管上的橡胶活塞。气体导管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套接到注水导管上。注水导管的上端设置有推拉把手。推拉把手与注水导管螺纹连接。该注水器使用气囊解决了注入子宫腔内的水从宫颈口流出的问题,但具有操作繁琐,无法实时监测宫腔内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子宫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
[0006]所述细胞采集装置包括:壳体、引导部、移动内芯、采集器、密封体和滑动部,其中,壳体包括适合用手握持的控制手柄和与控制手柄连接的套筒,套筒的前端设置有开口,套筒的末端设置有流体接入口,套筒的外周面上端开设有弧形观察窗,套筒的外周面下部设
置有刻度条,刻度条的初始点位置与滑块位置一一对应,控制手柄的下端部设置与开口连通的流体输出口;引导部位于壳体的前端,引导部插设于壳体内,引导部包括防护套管、定位块、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防护套管的前端外置于壳体外部,防护套管的末端插入套管腔内,防护套管内的前部设置有第一空腔和与第一空腔后端连通的第二空腔,定位块滑设于第一空腔内,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上下对称的分别设置于防护套管的上管壁与下管壁内,进水通道的输入端与流体接入口的输出端连通,进水通道的输出端为开放状态,出水通道的吸入端为开放状态,出水通道的排放端与流体输出口的输入端连通;移动内芯位于防护套管内,移动内芯包括毛刷腔体、缓冲杆和杆体,毛刷腔体为空腔结构设置于第一空腔内,缓冲杆位于毛刷腔体和杆体之间,缓冲杆的末端与杆体的前端固定连接,缓冲杆能够在毛刷腔体内滑动,杆体贯穿设置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内,杆体的后端部卡合固定于第二空腔的后端部;采集器分别位于防护套管上和毛刷腔体内,采集器包括第一位置采集毛刷和第二位置采集毛刷,第一位置采集毛刷固定于缓冲杆的前端表面上,第二位置采集毛刷覆盖设置于防护套管的前端外周面;密封体包括密封塞和固定轨道,固定轨道套设于防护套管的中部,固定轨道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密封塞套设于固定轨道上,密封塞与固定轨道均采用橡胶材料制造,密封塞与固定轨道之间通过摩擦力进行精确卡位;滑动部包括滑块和滑块固定片,滑块能够在第二空腔内往复滑动,滑块内设有杆体穿过的通孔,滑块固定片根据滑块沿第二空腔内往复滑动的距离插设于滑块的末端,以调节第一位置采集毛刷的展开幅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细胞采集装置还包括功能块,功能块包括水压计和针孔摄像头,水压计设置于流体接入口上,水压计由压力探头和电子压力表组成,水压计通过压力探头监测流过流体接入口的水压力并显示在电子压力表上,针孔摄像头位于毛刷腔体内,针孔摄像头与第一位置采集毛刷捆绑设置,实时传输采集环境内视频影像。
[0008]进一步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直径均为1mm。
[0009]进一步的,第一空腔的直径为3mm。
[0010]进一步的,第一位置采集毛刷的刷毛长度小于第二位置采集毛刷的刷毛长度。
[0011]进一步的,定位块为内部呈中空状态的方形壳体。
[0012]进一步的,移动内芯依次穿过定位块和滑块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轴线方向移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的优越效果:
[0014]1,本技术所述细胞采集装置将子宫腔灌洗和刷取融为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细胞采集效率,实现细胞采集过程中无创无痛。
[0015]2,本技术所述细胞采集装置整体的外观设计科学、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采集器进入子宫腔方式更加简便,采集方法更加便利,采集范围广且更精确。
[0016]3,本技术所述细胞采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子宫内膜癌发现率,降低子宫腔病变诊断的漏诊率,利用采集的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或分子检测,改善传统诊断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宫腔有创操作,实现患者合理分流,节省医疗费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细胞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述细胞采集装置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所述细胞采集装置的第一位置采集毛刷呈收缩状态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所述细胞采集装置的第一位置采集毛刷呈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壳体,1.1
‑
控制手柄,1.1.1
‑
流体输出口,1.2
‑
套筒,1.2.1
‑
开口,1.2.2
‑
流体接入口,1.2.3
‑
观察窗,1.2.4
‑
刻度条;2
‑
引导部,2.1
‑
防护套管,2.1.1
‑
第一空腔,2.1.2
‑
第二空腔,2.2
‑
定位块,2.3
‑
进水通道,2.4
‑
出水通道;3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宫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采集装置包括:壳体、引导部、移动内芯、采集器、密封体和滑动部,所述壳体包括适合用手握持的控制手柄和与所述控制手柄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前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套筒的末端设置有流体接入口,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端开设有弧形观察窗,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下部设置有刻度条,所述刻度条的初始点位置与滑块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控制手柄的下端部设置与所述开口连通的流体输出口;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引导部插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引导部包括防护套管、定位块、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防护套管的前端外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防护套管的末端插入套管腔内,所述防护套管内的前部设置有第一空腔和与所述第一空腔后端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定位块滑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上下对称的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套管的上管壁与下管壁内,所述进水通道的输入端与所述流体接入口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水通道的输出端为开放状态,所述出水通道的吸入端为开放状态,所述出水通道的排放端与所述流体输出口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移动内芯位于所述防护套管内,所述移动内芯包括毛刷腔体、缓冲杆和杆体,所述毛刷腔体为空腔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缓冲杆位于所述毛刷腔体和所述杆体之间,所述缓冲杆的末端与所述杆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能够在所述毛刷腔体内滑动,所述杆体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内,所述杆体的后端部卡合固定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后端部;所述采集器分别位于所述防护套管上和所述毛刷腔体内,所述采集器包括第一位置采集毛刷和第二位置采集毛刷,所述第一位置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劲蔚,徐春玉,张宇博,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