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子宫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子宫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子宫内膜癌在中国发达地区已取代宫颈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癌症。目前,子宫内膜癌仅依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即进行有创的病理诊断的诊断方式(刮宫或宫腔镜活检),不仅敏感性低,亦造成过度诊疗和医疗资源浪费,内膜活检的有创操作不适合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而且由于刮宫或宫腔镜取材的有限,这一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因此,研究者现将来源于子宫内膜的宫腔脱落细胞作为另一种标本类型,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与风险评估。由于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子宫角部位,解剖因素所带来的取材困难,仅依靠目前采用的毛刷,难以全面有效的收集宫腔脱落细胞。若采用一种同时具备宫腔冲洗和全面刷取功能的装置,一方面能够通过无创方法有效全面获取宫腔脱落细胞,另一方面通过对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或分子检测,对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与风险分层,将会大大降低直接有创病理活检所带来的过度诊疗和漏诊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花费。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宫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采集装置包括:壳体、引导部、移动内芯、采集器、密封体和滑动部,所述壳体包括适合用手握持的控制手柄和与所述控制手柄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前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套筒的末端设置有流体接入口,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端开设有弧形观察窗,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下部设置有刻度条,所述刻度条的初始点位置与滑块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控制手柄的下端部设置与所述开口连通的流体输出口;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引导部插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引导部包括防护套管、定位块、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防护套管的前端外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防护套管的末端插入套管腔内,所述防护套管内的前部设置有第一空腔和与所述第一空腔后端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定位块滑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上下对称的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套管的上管壁与下管壁内,所述进水通道的输入端与所述流体接入口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水通道的输出端为开放状态,所述出水通道的吸入端为开放状态,所述出水通道的排放端与所述流体输出口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移动内芯位于所述防护套管内,所述移动内芯包括毛刷腔体、缓冲杆和杆体,所述毛刷腔体为空腔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缓冲杆位于所述毛刷腔体和所述杆体之间,所述缓冲杆的末端与所述杆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能够在所述毛刷腔体内滑动,所述杆体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内,所述杆体的后端部卡合固定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后端部;所述采集器分别位于所述防护套管上和所述毛刷腔体内,所述采集器包括第一位置采集毛刷和第二位置采集毛刷,所述第一位置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劲蔚,徐春玉,张宇博,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