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可伸缩活捡针,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在所述可伸缩活检针进入人体后驱动所述伸缩活检针沿目标组织向前伸长,用于在到达目标位置后驱动所述可伸缩活捡针进行活检取样,及用于在完成取样后驱动所述可伸缩活检针携带目标组织向后缩短复位到初始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手术操作空间狭窄的核磁共振成像、PET影像引导活检穿刺手术中,可以在成像装置内部进行活检而使医生可以实时观察到穿刺的过程,解决了活检穿刺操作与成像操作在时间与空间上需要分离的问题。要分离的问题。要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检,即活体组织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技术,通常使用活检针对人体目标组织进行取样并进行病理学诊断。医学成像技术如超声和CT成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辅助病灶组织定位和实时指引穿刺针穿刺方向。然而,超声成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都较差,难以确认病灶组织的位置,活检的成功极大依赖于放射科医生的丰富经验。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等成像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医学影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使用这些新兴成像技术的辅助穿刺活检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与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然而,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的结构导致手术操作空间狭窄,传统的活检方式如空心针与实心针插入病灶后抽出实心针的方法难以实现。在病人处于成像装置内部时医生难以进行穿刺工作,而对于机器人引导自动穿刺技术则面临传统活检针或活检枪工作空间不足,活检针穿刺姿态无法达到预期的问题。因此,实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在穿刺活检中的应用,缩短活检针在成像装置内的操作长度至关重要,而活检功能的实现又要求活检针长度可达病灶组织。另外,狭窄的操作空间不利于医生进行穿刺活检,穿刺装置应具备自动伸缩穿刺与组织取样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适用于手术操作空间狭窄的核磁共振成像、PET影像引导活检穿刺手术中,可以在成像装置内部进行活检而使医生可以实时观察到穿刺的过程,解决了活检穿刺操作与成像操作在时间与空间上需要分离的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可伸缩活捡针,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在所述可伸缩活检针进入人体后驱动所述伸缩活检针沿目标组织向前伸长,用于在到达目标位置后驱动所述可伸缩活捡针进行活检取样,及用于在完成取样后驱动所述可伸缩活检针携带样品向后缩短复位到初始长度。
[0005]也就是说,所述可伸缩活检针进入人体后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能够自动向前伸长到到达目标位置,然后能够自动完成活捡取样,取样完成后,能够携带样品向后缩短复位到初始长度,从而完成活检。整个活检流程仅需要一个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不需要引入额外的自由度。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适用于手术操作空间狭窄的核磁共振成像、PET影像引导活检穿刺手术中,可以在成像装置内部进行活检而使医生可以实时观察到穿刺的过程,解决了活检穿刺操作与成像操作在时间与空间上需要分离的问题。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活捡针包括针套、针轴和针头;所述针套和所述针轴均为N个;N个所述针套由外向内依次同轴嵌套,两两相邻的所述针套之间沿轴向滑动配合
但沿周向不能相对转动,使得N个所述针套构成轴向可伸缩针套,第N个所述针套上设有取样口;N个所述针轴同轴螺纹连接,使得N个所述针轴构成轴向可伸缩针轴,所述轴向可伸缩针轴设置在所述轴向可伸缩针套中且N个所述针轴相对于N个所述针套一一对应可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地同轴相连,第一个所述针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第N个所述针轴上设有取样槽;所述针头的一端设置在第N个所述针套中且另一端向前伸出第N个所述针套,所述针头与第N个所述针轴螺纹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两相邻的所述针套中的一个所述针套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槽,两两相邻的所述针套中的另一个所述针套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导向槽中。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针轴的前端外周上设有外螺纹,除第一个所述针轴外以外的其余所述针轴及所述针头内均设有内螺纹,两两相邻的所述针轴之间以及第N个所述针轴与所述针头之间均通过对应的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针套的前端敞开且后端设有带有中心孔的端板,每个所述针轴的后端外周上均设有环形卡槽,每个所述中心孔的周边部卡入对应的所述环形卡槽中。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套和所述针轴各为三个。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壳,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第一个所述针套的后端穿过所述外壳。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握持手柄。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后端多自由度位姿调整模块,所述外壳可拆卸地支撑在所述后端多自由度位姿调整模块上。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卡固在所述后端多自由度位姿调整模块上。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针装置的可伸缩活检针模块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针装置中的活检针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针装置中的第N个针套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针装置中的第N个针轴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针装置中的N个针套同轴嵌套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2中I处放大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针装置中的活检针伸长后旋转切割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针装置中的活检针伸长后旋转切割的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针装置中的活检针伸长后旋转切割完成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针装置的示意图;
[0028]图11为图10中的后端多自由度位姿调整模块的示意图;
[0029]图12为图11中II处的连接卡扣与外壳的装配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驱动电机1;可伸缩活检针2;针套201;取样口2011;导向槽2012;凸起2013;端板2014;针轴202;取样槽2021;环形卡槽2022;针头203;外螺纹M;内螺纹N;外壳3;握持手柄301;可伸缩活检针模块A;后端多自由度位姿调整模块4;连接槽401;连接卡扣4011;限位块402。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下面结合图1至图12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驱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和可伸缩活捡针,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在所述可伸缩活检针进入人体后驱动所述伸缩活检针沿目标组织向前伸长,用于在到达目标位置后驱动所述可伸缩活捡针进行活检取样,及用于在完成取样后驱动所述可伸缩活检针携带样品向后缩短复位到初始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活捡针包括针套、针轴和针头;所述针套和所述针轴均为N个;N个所述针套由外向内依次同轴嵌套,两两相邻的所述针套之间沿轴向滑动配合但沿周向不能相对转动,使得N个所述针套构成轴向可伸缩针套,第N个所述针套上设有取样口;N个所述针轴同轴螺纹连接,使得N个所述针轴构成轴向可伸缩针轴,所述轴向可伸缩针轴设置在所述轴向可伸缩针套中且N个所述针轴相对于N个所述针套一一对应可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地同轴相连,第一个所述针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第N个所述针轴上设有取样槽;所述针头的一端设置在第N个所述针套中且另一端向前伸出第N个所述针套,所述针头与第N个所述针轴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可伸缩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所述针套中的一个所述针套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槽,两两相邻的所述针套中的另一个所述针套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洪恩,康敬宜,王杰,马龙飞,张欣然,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