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1718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中心设置有与外壳体同轴的环形围板,所述环形围板中心形成预处理槽,所述环形围板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四个隔板,四个隔板将环形围板与外壳体之间的环形区域依次分隔为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以及沉淀槽,所述预处理槽与厌氧槽之间、厌氧槽与缺氧槽之间、缺氧槽与好氧槽之间以及好氧槽与沉淀槽之间分别通过溢流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外壳体、外壳体中心的环形围板以及若干个隔板即可形成预处理槽、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和沉淀槽,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而且整套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有限,便于建设和推广。便于建设和推广。便于建设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村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水量逐年提高,同时增加了农村污水的排放量。农村污水一般来说分布比较分散且水量较小,难以并入管网,因此往往需要就地处理,而申请号为CN201820988880.1的技术专利中虽然公开了一种农村污水脱氮除磷处理池,可以用于农村污水的就地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槽具有占用耕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的缺点,不利于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系统,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中心设置有与外壳体同轴的环形围板,所述环形围板中心形成预处理槽,所述环形围板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四个隔板,四个隔板将环形围板与外壳体之间的环形区域依次分隔为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以及沉淀槽,所述预处理槽与厌氧槽之间、厌氧槽与缺氧槽之间、缺氧槽与好氧槽之间以及好氧槽与沉淀槽之间分别通过溢流口连通。
[0005]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槽与厌氧槽之间的环形围板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厌氧槽与缺氧槽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缺氧槽与好氧槽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三溢流口,所述好氧槽与沉淀槽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第四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三溢流口以及第四溢流口的高度依次递减。
[0006]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槽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与外壳体外的气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包括若干个同轴设置的环形管路,相邻的环形管路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每个环形管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曝气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槽内设置有半软性纤维填料,所述好氧槽内设置有移动式悬浮载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槽与缺氧槽之间设置有内回流系统,所述缺氧槽与好氧槽之间设置有硝化液回流系统,所述内回流系统与硝化液回流系统均包括回流管路以及回流泵。
[0010]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槽的上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沉淀槽的下部设置有排污泥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中通过外壳体、外壳体中心的环形围板以及若干个隔板即可形成预处理槽、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和沉淀槽,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而且整套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有限,便于建设和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1‑
外壳体、2

环形围板、3

隔板、4

预处理槽、5

厌氧槽、6

缺氧槽、7

好氧槽、8

沉淀槽、9

曝气管、10

半软性纤维填料、11

移动式悬浮载体、12

内回流系统、13

硝化液回流系统、14

排水管、15

排污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参照图1

2,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系统,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中心设置有与外壳体1同轴的环形围板2,所述环形围板2中心形成预处理槽4,所述环形围板2与外壳体1之间设置有四个隔板3,四个隔板3将环形围板2与外壳体1之间的环形区域依次分隔为厌氧槽5、缺氧槽6、好氧槽7以及沉淀槽8,所述预处理槽4与厌氧槽5之间、厌氧槽5与缺氧槽6之间、缺氧槽6与好氧槽7之间以及好氧槽7与沉淀槽8之间分别通过溢流口连通。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槽4与厌氧槽5之间的环形围板2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厌氧槽5与缺氧槽6之间的隔板3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缺氧槽6与好氧槽7之间的隔板3上设置有第三溢流口,所述好氧槽7与沉淀槽8之间的隔板3上设置有第四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三溢流口以及第四溢流口的高度依次递减,从而使得污水可以依次流过预处理槽4、厌氧槽5、缺氧槽6、好氧槽7以及沉淀槽8,并最终得到净化。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槽7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9,所述曝气管9与外壳体1外的气泵连接,可以为好氧槽7源源不断的补充氧气。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9包括若干个同轴设置的环形管路,相邻的环形管路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每个环形管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曝气口,以上设置可以有效增加曝气量和提高曝气效果。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厌氧槽5内设置有半软性纤维填料10,所述好氧槽7内设置有移动式悬浮载体11,移动式悬浮载体11的设置可以便于硝化菌的附着,从而提高硝化效率。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厌氧槽5与缺氧槽6之间设置有内回流系统12,在内回流系统12的作用下,将缺氧槽6内的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液回流至厌氧槽5,使反硝化除磷菌在厌氧与缺氧环境的交替作用下,实现反硝化除磷功能,同时还可以减少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对厌氧释磷反应的抑制作用,所述缺氧槽6与好氧槽7之间设置有硝化液回流系统13,将硝化过程所产生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回流至缺氧槽6,为反硝化除磷作用提供更多的电子受体,同时,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亦可吸收污水中的磷,实现除磷作用,所述内回流系统12与硝化液回流系统13均包括回流管路以及回流泵。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槽8的上部设置有排水管14,用于排放处理过后的水,所述沉淀槽8的下部设置有排污泥管15,用于排出沉淀池内的污泥,排污泥管15也可以通过污泥回流系统与缺氧槽6连接,从而提供更多的生物量。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中心设置有与外壳体同轴的环形围板,所述环形围板中心形成预处理槽,所述环形围板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四个隔板,四个隔板将环形围板与外壳体之间的环形区域依次分隔为厌氧槽、缺氧槽、好氧槽以及沉淀槽,所述预处理槽与厌氧槽之间、厌氧槽与缺氧槽之间、缺氧槽与好氧槽之间以及好氧槽与沉淀槽之间分别通过溢流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槽与厌氧槽之间的环形围板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厌氧槽与缺氧槽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缺氧槽与好氧槽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三溢流口,所述好氧槽与沉淀槽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第四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三溢流口以及第四溢流口的高度依次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峰许先国王家伟王在谦林松谭燕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