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56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一端表面为敞口式结构,且盖板活动设在壳体表面的敞口处,所述壳体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壳体内腔设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端部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表面插接有放置筒,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驱动转盘、摆动架和摆动轴,所述摆动架通过摆动轴转动设在壳体内腔,所述驱动转盘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混合机构还包括导向杆和滑套;本新型驱动转盘在转动时,滑套可驱动摆动架以摆动轴为轴心带动放置筒进行摆动,巴氏染色液可跟随放置筒一起晃动,从而可实现对巴氏染色液快速混合,使用更加省力。使用更加省力。使用更加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
,具体为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巴氏染色法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一种应用于细胞病理学的染色方法,该染色法对细胞进行多色性染色,能显示出鳞状上皮细胞不同的分化成熟状态,染色后可反映出鳞状上皮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细胞质透亮鲜丽,细胞核结构清晰,细胞核/质染色对比清晰,利于异常细胞、癌细胞及癌前病变细胞的发现与诊断,特别是在宫颈癌前筛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采集的样品放置进巴氏染色液后需要通过手动的方式对巴氏染色液试剂瓶进行晃动,从而使巴氏染色液与采集样品混合,手动摇晃巴氏染色液试剂瓶不仅劳动强度较大,且巴氏染色液还无法与采集的样品充分的混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驱动转盘在转动时,滑套可驱动摆动架以摆动轴为轴心带动放置筒进行摆动,巴氏染色液可跟随放置筒一起晃动,从而可实现对巴氏染色液快速混合,使用更加省力。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一端表面为敞口式结构,且盖板活动设在壳体表面的敞口处,所述壳体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壳体内腔设有混合机构;
[0008]所述混合机构端部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表面插接有放置筒。
[0009]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驱动转盘、摆动架和摆动轴,所述摆动架通过摆动轴转动设在壳体内腔,所述驱动转盘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还包括导向杆和滑套,所述导向杆位于摆动架靠近壳体内腔的端部,所述滑套转动位于驱动转盘表面,且滑套与导向杆滑动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摆动架远离壳体的一端表面转动设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一端活动插接有螺纹杆,所述放置筒腔壁顶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螺纹杆与定位孔螺纹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摆动架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卡合部,且卡合部与放置筒表面相适配。
[0013]优选的,所述放置筒顶部活动插接有胶塞。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表面设有橡胶垫,所述盖板表面贯穿开设有移动槽。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1、本技术,控制驱动电机进行工作,驱动电机带动混合机构中的驱动转盘进行转动,驱动转盘表面转动连接有滑套,滑套与导向杆滑动相连,从而驱动转盘在转动时,
滑套可驱动摆动架以摆动轴为轴心带动放置筒进行摆动,巴氏染色液可跟随放置筒一起晃动,从而可实现对巴氏染色液快速混合,使用更加省力,且混合时混合机构中的部件不与巴氏染色液接触,以减少对巴氏染色液污染。
[0017]2、本技术,放置筒底部的插接座与限位座相插接,通过旋转螺纹杆,螺纹杆与定位孔分离,并对旋转架进行旋转,从而可对放置筒进行快速的拆卸,从而可根据巴氏染色液试剂瓶的尺寸对放置筒进行快速的更换,使用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混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放置筒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壳体;2、盖板;3、移动槽;4、橡胶垫;5、驱动电机;6、混合机构;61、驱动转盘;62、摆动架;63、摆动轴;64、导向杆;65、滑套;7、限位座;8、旋转架;9、螺纹杆;10、放置筒;11、定位孔;12、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包括壳体1和盖板2,所述壳体1一端表面为敞口式结构,且盖板2活动设在壳体1表面的敞口处,所述壳体1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壳体1内腔设有混合机构6;
[0026]所述混合机构6端部设有限位座7,所述限位座7表面插接有放置筒10,所述混合机构6包括驱动转盘61、摆动架62和摆动轴63,所述摆动架62通过摆动轴63转动设在壳体1内腔,所述驱动转盘61与驱动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混合机构6还包括导向杆64和滑套65,所述导向杆64位于摆动架62靠近壳体1内腔的端部,所述滑套65转动位于驱动转盘61表面,且滑套65与导向杆64滑动相连。
[0027]需要说明的是,将巴氏染色液试剂瓶放置进放置筒10内,放置筒10顶部通过胶塞12进行封闭,且胶塞12抵在巴氏染色液试剂瓶顶部,可防止巴氏染色液试剂瓶在放置筒10内晃动,控制驱动电机5进行工作,驱动电机5带动混合机构6中的驱动转盘61进行转动,驱动转盘61表面转动连接有滑套65,滑套65与导向杆64滑动相连,从而驱动转盘61在转动时,滑套65可驱动摆动架62以摆动轴63为轴心带动放置筒10进行摆动,巴氏染色液可跟随放置筒10一起晃动,从而可实现对巴氏染色液快速混合,使用更加省力,且混合时混合机构6中的部件不与巴氏染色液接触,以减少对巴氏染色液污染。
[0028]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摆动架62远离壳体1的一端表面转动设有旋转架8,所述旋转架8一端活动插接有螺纹杆9,所述放置筒10腔壁顶部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螺纹杆9与定
位孔11螺纹相连。
[0029]需要说明的是,放置筒10底部的插接座与限位座7相插接,通过旋转螺纹杆9,螺纹杆9与定位孔11分离,并对旋转架8进行旋转,从而可对放置筒10进行快速的拆卸,从而可根据巴氏染色液试剂瓶的尺寸对放置筒10进行快速的更换,使用更加的便捷。
[0030]如图1所示,所述摆动架62远离壳体1的一端设有卡合部,且卡合部与放置筒10表面相适配。
[003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卡合部与放置筒10表面相卡合,可提升对放置筒10安装的稳定性。
[0032]如图1所示,所述放置筒10顶部活动插接有胶塞12,所述壳体1底部表面设有橡胶垫4,所述盖板2表面贯穿开设有移动槽3。
[0033]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底部表面通过橡胶垫4与桌面结构,可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壳体1上的振动传递到桌面上,摆动架62一端从移动槽3内穿过。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控制驱动电机5进行工作,驱动电机5带动混合机构6中的驱动转盘61进行转动,驱动转盘61表面转动连接有滑套65,滑套65与导向杆64滑动相连,从而驱动转盘61在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包括壳体(1)和盖板(2),所述壳体(1)一端表面为敞口式结构,且盖板(2)活动设在壳体(1)表面的敞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壳体(1)内腔设有混合机构(6);所述混合机构(6)端部设有限位座(7),所述限位座(7)表面插接有放置筒(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6)包括驱动转盘(61)、摆动架(62)和摆动轴(63),所述摆动架(62)通过摆动轴(63)转动设在壳体(1)内腔,所述驱动转盘(61)与驱动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传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巴氏染色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6)还包括导向杆(64)和滑套(65),所述导向杆(64)位于摆动架(62)靠近壳体(1)内腔的端部,所述滑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